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95篇
  免费   4373篇
  国内免费   2319篇
耳鼻咽喉   2602篇
儿科学   376篇
妇产科学   1439篇
基础医学   3657篇
口腔科学   1514篇
临床医学   6744篇
内科学   5120篇
皮肤病学   276篇
神经病学   1757篇
特种医学   12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942篇
综合类   15883篇
预防医学   7671篇
眼科学   472篇
药学   8874篇
  46篇
中国医学   12795篇
肿瘤学   2221篇
  2024年   672篇
  2023年   2110篇
  2022年   1366篇
  2021年   1806篇
  2020年   1822篇
  2019年   2198篇
  2018年   1273篇
  2017年   2188篇
  2016年   2423篇
  2015年   2606篇
  2014年   3127篇
  2013年   3002篇
  2012年   4481篇
  2011年   4208篇
  2010年   2826篇
  2009年   4377篇
  2008年   5312篇
  2007年   4662篇
  2006年   4172篇
  2005年   2842篇
  2004年   2826篇
  2003年   1639篇
  2002年   1701篇
  2001年   1472篇
  2000年   1278篇
  1999年   1241篇
  1998年   850篇
  1997年   693篇
  1996年   540篇
  1995年   435篇
  1994年   472篇
  1993年   725篇
  1992年   640篇
  1991年   628篇
  1990年   548篇
  1989年   475篇
  1988年   390篇
  1987年   267篇
  1986年   180篇
  1985年   122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应用地高辛标记的P ̄(53)、c-myccDNA探针对21例胆囊癌石腊切片上的mRNA进行原泣杂交。结果表明c-myc和P ̄(53)mRNA的表达均位于细胞核内。c-myc和P ̄(53)mRNA在胆囊癌的表达率分别为66.6%和57.1%,在癌周正常组织中没有c-myc、P ̄(53)mRNA的表达。c-myc、P ̄(53)mRNA表达的强度和胆囊癌的原发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分期越晚,表达率越高。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 ̄(53)mRNA表达的阳性率和胆囊癌的分化程度无关;而c-mycmRNA的表达和分化程度有关,分化越差,表达率越高。  相似文献   
992.
兴山五味子;;襄五脂素;;主要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993.
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质子泵抑制剂 (protonpumpinhibitors,PPIs)是近十几年来临床广泛应用、抑酸作用最强的一类药物。已被公认为是治疗胃酸相关性疾病的最有效的药物 ,且近几年进展较快。为叙述方便本文将PPIs分为第一代和新一代。第一代的第一个PPI[1 ] 为奥美拉唑 (Omeprazole ,Ome ,商品名 :洛赛克 ) ,1988年在瑞士上市 ;不久兰索拉唑 (Lansoprazole,Lan ,商品名 :达克普龙 ) ,1992年在日本上市 ;泮托拉唑 (Pantoprazole,Pan ,商品名 :泰美尼克 ) 1995年在德国上市。新一代PPIs有雷贝拉唑(Rabeprazole ,Rab,商品名 :波利特 ) 1998年在日本上市 ;埃…  相似文献   
994.
存储区域网(SAN)目前主要应用在一些大型组织中,在中国医疗系统特别是医院中的应用为数极少。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像SAN这样的高端存储系统太昂贵和复杂,难于管理。目前SAN对于比较小的医院来说并非一个可行的选择,但大中型医院还是可以把SAN作为另一种可行选择的。虽然SAN的实现通常是量身定制的,而且费用很高,但仍然可以合理的成本去利用SAN所带来的益处。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以下几点:  1.什么是SAN?  2.为何要实现SAN?  3.何时实现SAN?  4. SAN能为医院带来哪些好处?  5.如何检查供应商所提供的集成SAN打包解决方案成本是否合理?  目前,在医疗系统中能最快、最广泛实现存储区域网(SAN)这样的高端存储系统的极有可能是在卫生城域网中。  SAN在妇幼保健工作中的应用前景也比较乐观,基于妇幼保健工作的特点,其医院间的数据交换应较HIS系统更为要多,因此数据整合集中管理和区域间的互联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SAN在医疗系统的应用前景仍然是颇为乐观的。  目的 探讨存储区域网(SAN)在医疗系统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5.
1个虚寒家系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深层次地探索虚寒证的先天 (遗传 )背景。方法 用 4 0项虚寒证量表调查 1个 3代 15人的虚寒证家系和 10例正常人 ,将积分分为 4类分析 ,评定典型虚寒证、虚寒证体质和非虚寒证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得到第 1张虚寒证家族图谱 ,典型虚寒证患者与家系内、外正常人在虚寒证证候定性、定量 ;虚寒证主症定性、定量积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族性虚寒证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拟有多基因遗传类似显性寒冷表型的趋势 ,为深入虚寒证的基因组研究开拓了新路  相似文献   
996.
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及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微波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提取技术 ,在生物、环境样品及天然产物提取中已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微波萃取技术具有快速 ,效率高 ,耗能少以及有利于环保等特点 ,是一种提取中药及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有效方法。如果能应用于生产 ,将极大地推动中药制药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7.
高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四个方面 ,即 :同型半胱氨酸及其代谢、高Hcy血症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的预防与治疗等论述了高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血管的相关研究。同型半胱胺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 ,是蛋氨酸和半胱胺酸代谢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中间产物。同型半胱胺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 ,应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 (Triptolide,TL)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内ICAM - 1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为研究对象 ,应用免疫组化及HE染色技术 ,观察缺血前后应用TL(0 .2 - 0 .4mg/kg)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侧ICAM - 1表达、微血管内附壁中性粒细胞数、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结果 :与损伤模型组比较 ,TL两治疗组大脑中动脉闭塞侧脑组织微血管内皮ICAM - 1免疫阳性表达量、微血管内附壁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减少。结论 :结果提示TL具有明显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内ICAM - 1表达和微血管内中性粒细胞粘附的作用。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已证实 ,中性粒细胞在缺血梗死灶周围脑组织的浸润对脑组织的损害起着重要作用 ;而脑组织内中性粒细胞的浸润需要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经ICAM - 1等粘附分子介导和炎细胞相互作用才能完成附壁游出和浸润。抑制和阻断粘附分子的作用有助于减轻脑缺血损害 ,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9.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的灰色预测模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灰色 GM( 1,1)模型预测大庆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和病死率 ,并对模型精度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 ,发病率GM( 1,1)模型为 :x( k+1) =-12 1.0 449e- 0 .2 859k+181.0 0 42 ,预测平均残差为 :e=-0 .10 963,后验差的比值 C=0 .0 742 <0 .35 ,则 P>0 .95 ,拟合精度高  相似文献   
1000.
核桃提取物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核桃提取物对动物的毒性安全性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大鼠急性毒性实验 ,大鼠亚急性毒性实验 ,Am es试验以及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 ,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小鼠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对其毒性安全性进行实验和评价。结果 急性毒性实验中 ,核桃提取物经口半数致死量 ( L D50 ) >10 g/ kg体重 ;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 :各项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而且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各组脏体比及体重增长差异无显著性 ;Am es试验结果显示 :自发回变组与各剂量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而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显示 :阴性对照组与各剂量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及各剂量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小鼠睾丸染色体试验与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结果和微核试验相一致。结论 核桃提取物在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及遗传毒性试验中均未显示有毒性作用 ,符合《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GB15 193 .1- 94的要求 ,初步认为用于人体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