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15篇
  免费   666篇
  国内免费   463篇
耳鼻咽喉   148篇
儿科学   128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39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85篇
内科学   3785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105篇
特种医学   5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480篇
综合类   5161篇
预防医学   603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2118篇
  25篇
中国医学   973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322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405篇
  2014年   656篇
  2013年   623篇
  2012年   810篇
  2011年   986篇
  2010年   908篇
  2009年   852篇
  2008年   1038篇
  2007年   966篇
  2006年   998篇
  2005年   1053篇
  2004年   785篇
  2003年   813篇
  2002年   678篇
  2001年   669篇
  2000年   533篇
  1999年   460篇
  1998年   326篇
  1997年   292篇
  1996年   283篇
  1995年   227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31.
左心室巨大室壁瘤不同左心室成形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左心室巨大室壁瘤的左心室成形方法,对改进的左心室心内膜环缩技术和传统的线性缝合技术进行近、远期疗效对比。方法自1992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148例左心室巨大室壁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照手术中左心室成形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传统术式组:89例,采用传统的线性缝合成形技术;改良术式组:59例,采用改良的心内膜环缩成形技术,旷置梗死的心肌组织,再缝合环缩后的切口。采用多次信访、电话随访和门诊复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的近、远期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手术死亡5例(3.4%),其中传统术式组4例,改良术式组1例(P=0.320)。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血量和心室颤动。随访134例(93.7%),随访时间51.4±27.0月。远期死亡21例,术后早期心功能Ⅲ级以上是影响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00)。改良术式组5年和8年生存率明显优于传统术式组(91.6%vs.76.3%,P=0.040;91.6%vs.61.4%,P=0.000)。两组心功能分级(NYHA)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早期和随访期间较术前改善和升高(P<0.05),改良术式组改善更明显。两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术后早期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P=0.000),但随访30个月时有重新增大的趋势(P=0.046)。传统术式组随访30个月时LVEDD扩大比率明显高于改良术式组(38.8%vs.16.7%,P=0.030)。结论左心室巨大室壁瘤的手术近、远期疗效满意,保持适当的左心室形态和容积是手术的关键。心内膜环缩法进行左心室成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段,其远期结果优于线性缝合法。  相似文献   
32.
科素亚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是高血压最常损害的靶器官之一,主要表现为左室肥厚(LVH),它是引起心血管患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往往在收缩功能减退之前已经出现,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降压药物来逆转甚至预防LVH及改善其舒张功能,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目的。2000年3月-2002年2月,本院采用科素亚治疗高血压患者60例,  相似文献   
33.
袁志敏  杜静平 《新医学》2005,36(3):139-139
1153例重度心力衰竭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小于0.30,心功能为纽约心脏协会Ⅲ~Ⅳ级,病因包括缺血和非缺血性。随机分为接受他汀类药物的治疗组134例(12%),或未用药对照组(88%)。人均随访1.3年,观察两组病死率的差异。结果,随访期内两组共有413例不幸死亡(29%/年)。校正年龄、性别  相似文献   
34.
食管癌术后迟发膈疝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立阳  姜达志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9):3301-3301
患者男,70岁:因发热伴胸闷憋喘1周于2008年2月3日收入院3年前曾行食管癌根治术:查体:体温38.2℃.呼吸25次/min,心率110次/min.血压138/84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呼吸略促。左胸部可见一陈旧性手术壤痕气管右移,左肺呼吸音弱。B超示左侧胸腔积液。胸部CT示左侧胸腔胃.左胸包裹性积液.钡透见吻合口宽约1.5cm钡过通畅,胸腔胃无异常,幽门排卒迟缓,左胸包裹性积液,胸膜肥厚粘连.血常规,WBC13.61×10^9L,N90.8%、入院后给抗生素、对症及支持治疗,左侧胸腔闭式引流  相似文献   
35.
心内膜荷包环缩法行巨大室壁瘤左心室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心室室壁瘤是冠心病病人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严重合并症之一。室壁瘤切除传统术式包括线性缝合和补片左心室成形。1996年至2004年,我们对59例室壁瘤体积大于左心室容积50%的巨大左心室室壁瘤病人进行了术式的改进,采取了左心室心内膜环缩法进行左心室成形,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6.
37.
血管紧张素Ⅱ在左心室肥厚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近研究发现,左心室肥厚可见于高血压的极早期,甚至少数高血压患者在血压升高前就存在室壁肥厚.这些资料表明左心室肥厚可由独立于血压之外的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左心室肥厚和神经体液内分泌因素密切相关.左心室肥厚作为心肌对心肌损伤及心脏超负荷的一种反应,反映了体内生长促进因子[如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等]和生长抑制因子(如心钠素、缓激肽、前列腺素及NO等)之间效应的失衡.前者直接调节和促进心肌细胞生长,后者则可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增加胶元降解,对抗AngⅡ等生长促进因子的作用.本文综述AngⅡ在左心室肥厚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王国飞  耿曙光  鲍勇 《心脏杂志》2007,19(6):745-745
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全身动脉硬化的窗口与全身动脉硬化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和危险因素。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增加,预示着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颈动脉超声的检测无创伤易于重复。本文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1对象和方法2002~2005年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294(男207,女87)例,发现高血压病程不超过一年,且未经规律治疗的患者,年龄40~82(67±8)岁。以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高血压病诊断分级标准为依据,所有入选患者均记录病史,体格检查,空腹12h行血液生化检查,测定血脂、血糖。相继行颈动脉超声、…  相似文献   
39.
近来研究发现心肌能量产生不当可能是心肌肥厚发生及向心力衰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实验观察左室肥厚心肌线粒体氧化呼吸功能的改变及卡维地洛的作用,探讨卡维地洛对压力超负荷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机制。  相似文献   
40.
收缩压(即通常说的上压)小于120mmHg,即被认为是正常的血压,如果血压大于140mmHg,就是高血压。当血压过高时,心脏的负荷也增大,长期的高血压会使心肌肥厚、重构,最后可引起心功能衰竭。所以医生们会认为,心功能衰竭的病人低血压是个好的征兆。这个想法不一定正确,近日有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