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18篇
  免费   1085篇
  国内免费   674篇
耳鼻咽喉   89篇
儿科学   116篇
妇产科学   155篇
基础医学   1039篇
口腔科学   114篇
临床医学   3892篇
内科学   2846篇
皮肤病学   88篇
神经病学   291篇
特种医学   9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4206篇
综合类   9313篇
预防医学   1353篇
眼科学   184篇
药学   3935篇
  108篇
中国医学   1749篇
肿瘤学   373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669篇
  2022年   631篇
  2021年   873篇
  2020年   889篇
  2019年   978篇
  2018年   423篇
  2017年   774篇
  2016年   866篇
  2015年   926篇
  2014年   1592篇
  2013年   1509篇
  2012年   1803篇
  2011年   1874篇
  2010年   1568篇
  2009年   1595篇
  2008年   1827篇
  2007年   1637篇
  2006年   1618篇
  2005年   1671篇
  2004年   1136篇
  2003年   1124篇
  2002年   993篇
  2001年   762篇
  2000年   572篇
  1999年   435篇
  1998年   374篇
  1997年   318篇
  1996年   274篇
  1995年   254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应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方法:选择42~80岁年龄组,用巴德补片行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顿疝25例。结果:25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6~24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有良好的手术效果,而且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感,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上胸椎骨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 15例病人按AO分型,A型2例、B型10例、C型3例。均经后路切开复位、脊髓减压、长节段内固定、取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 随访18-24个月,后路长节段固定随访时无一例失败,完全瘫的患者9例中有1例神经功能改善I级.不完全瘫的5例均有Ⅲ级改善,1例无神经损伤。结论 上胸椎骨折损伤严重,后路长节段固定技术是一种合理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伴有对应性ST段压低Q波急性心肌梗死(AM)患者预后。方法:有Q波AMI患者106例,依据有无对应性ST段压低分为两组,伴有对应性ST段压低组52例(A组),不伴有对应性ST段压低组54例(B组),对两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泵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高于B组患者。结论:有对应性ST压低的Q波AMI患者合并症多,死亡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颈段及上胸段食管癌的外科手术指征、方式及效果。方法 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颈段及上胸段食管癌24例,胸骨后通道行颈部食管胃端侧吻合术,同时行空肠造瘘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平均出血量100~200ml,无手术输血。术后未发生气胸及吻合口狭窄,2例发生吻合口瘘,3例术后声音嘶哑。结论 本术式具有创伤小、方法简单安全(特别是心肺功能欠佳的病例)、心肺功能干扰小、手术时间短、术后费用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5.
导航辅助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运用计算机影像导航技术引导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准确性。方法2003年5月-2007年5月,29例患者接受116枚计算机影像导航技术引导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手术治疗,T10-T1250枚胸椎弓根钉,L1-L3 66枚腰椎弓根钉。术中记录椎弓根钉植入所需时间及C-臂透视工作次数,椎弓根钉植入完成后,即行C-臂正侧位摄片并与导航路径进行比较测量。术后CT进行椎弓根层面扫描,根据椎弓根钉与椎弓根皮质问关系分为四级:A=在椎弓根内;B=突破皮质,〈2mm;C=突破皮质,2-4mm;C=突破皮质,〉4mm。结果术后CT椎弓根位置扫描显示:A级101枚(87.07%);B级10枚(8.62%);C级2枚(1.72%);D级3枚(2.59%)。1枚椎弓根钉植入平均所需时间:2.73±0.64min(1.15~4.02min)。下胸椎9枚(7.75%)胸椎弓根钉突破皮质,上腰椎6枚(5.17%)腰椎弓根钉突破皮质,且临床观察未发现与椎弓根钉突破皮质相关的神经血管等并发症。植入的椎弓根钉C-臂正侧位摄片与导航路径吻合比较,进钉点均差2.6mm(最大3.1mm),角度均差3.3°(最大5.4°)。结论计算机影像导航辅助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提供二维、多平面实时显示,保证了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明显减少放射线的暴露强度。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脊柱后路减压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6年3月~2002年6月收治的胸腰段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76例,按不同减压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切除一侧或两侧椎板、椎弓根或部分关节突行侧前方环状减压AF内固定者40例,为直接减压组;体位复位结合AF器械矫正复位36例,为间接减压组。统计学分析,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ASIA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中晚期并发症,根据是否有腰背痛,下肢根性痛、麻木无力,两便功能障碍进行评定。生活能力按FIM评定。结果两组病例获6个月~5年随访,结果表明,术前脊髓完全性损伤,术后均无恢复;术前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中晚期并发症发生,直接减压组高于间接减压组;术后生活自理能力,间接减压组好于直接减压组。结论间接减压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不失为一种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7.
近二十年来,在胸腰椎骨折治疗方面出现许多技术:如:椎管减压加卢格氏棒、CD、DISK技术等。近年来,由邹德威教授研制成功的脊柱三维复位固定系统(tri-axes fixalort-AF),具有三维可调整功能,短节固定,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准确有效,使植入手术大为简化。减少了副损伤的发生,有利于损伤脊髓的恢复,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对采用上胸段硬膜外腔交感神经阻滞(thoracic epidural sympathetic block,TESB)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改善情况予以分析。方法 用TESB治疗扩张型心肌病200例,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超声心动图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经TESB治疗后,心功能改善、心腔缩小、左室射血分数提高。结论采用TESB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效果好,且能缩小心腔、逆转心肌重塑。  相似文献   
89.
PPH术治疗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32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对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手术方法。方法:应用痔环切吻合器(强生PPH03)对32例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施行手术治疗。结果:全部治愈,平均手术时间21min,平均住院时间6d。术后尿潴留15例,术后止痛19例,术后无大出血、感染、肛门失禁及肛门狭窄,无肛缘水肿。结论:PPH术治疗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安全有效,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双梅花针互嵌远端分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初步疗效。方法应用双梅花针互嵌远端分叉内固定临床治疗股骨干中下段骨折23例。结果术后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以上,疗效满意。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结论本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设计合理、术中不接触放射线,固定牢固等优点。本法扩大了髓内钉固定股骨干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