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0篇
  免费   366篇
  国内免费   249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92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670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612篇
内科学   620篇
皮肤病学   108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26篇
综合类   1257篇
预防医学   225篇
眼科学   505篇
药学   369篇
  6篇
中国医学   243篇
肿瘤学   240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447篇
  2011年   503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高祥  郭涛  黄婧  刘钊  骆晨  罗诗樵 《免疫学杂志》2015,(4):308-312,317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对NK细胞肿瘤杀伤力的影响及Treg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的机制;初步探讨过继输注NK细胞逆转Treg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的作用。方法免疫磁珠分离法(MACS)分离得小鼠脾脏Treg细胞及NK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纯度。以CD3/CD28单克隆抗体磁珠和重组小鼠白介素2(rm IL-2)联合刺激体外扩增Treg细胞,重组小鼠白介素15(rm IL-15)、rm IL-2以及氢化可的松联合刺激体外扩增NK细胞。将扩增后Treg细胞及NK细胞按不同比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TT比色法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将B16-F10小鼠黑色瘤细胞输注至Balb/c小鼠体内建立肺移植瘤模型[1],将荷瘤小鼠分为4组:A组单独接种B16-F10小鼠黑色瘤细胞;B组接种Treg细胞+B16-F10黑色素瘤细胞;C组接种B16-F10黑色素瘤细胞+NK细胞;D组接种Treg细胞+B16-F10黑色素瘤细胞+NK细胞。MTT比色法测定各实验组小鼠脾脏NK细胞的杀伤活性,并比较不同处理组小鼠肺部肿瘤结节数目。结果体外扩增后的Treg细胞对新鲜分选及扩增后的NK细胞活性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A组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低于正常小鼠,且B组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较A组进一步降低(P0.05);D组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高于A组和B组荷瘤小鼠,但仍低于正常小鼠组(P0.05)。B组荷瘤小鼠肺部移植瘤数目(105.33±10.97)较A组明显增多(17±4.58)(P0.01);C组荷瘤小鼠肺部移植瘤数目(2.00±1.00)较A组(17±4.58)明显减少(P=0.037);D组荷瘤小鼠肺移植瘤数目(79.00±8.54)较B组明显降低(105.33±10.97)(P=0.030),但仍高于A组荷瘤小鼠(17±4.58)(P0.001)。结论体内种植肿瘤会抑制机体NK细胞活性;输注体外扩增Treg细胞能够通过抑制NK细胞发挥抗肿瘤免疫抑制;过继输注体外扩增NK细胞能够部分逆转Treg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92.
天然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CD4+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重要功能亚群,其主要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对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具有重要意义。新近研究显示,胸腺微环境中多种分子和相关信号途径在天然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不仅促进了人们对天然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认识,而且对于机体免疫耐受机制的探讨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其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观察正常甲状腺及Graves病(GD)患者甲状腺组织中免疫调节T淋巴细胞的比例.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20例正常甲状腺及9例GD患者甲状腺中Treg细胞、Th1细胞、Th2细胞比例,并与外周血进行对比.结果 外周血、正常甲状腺、GD甲状腺中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1.79±0.43%、17.07±10.16%、20.87±13.26%,Th1细胞比例分别为14.45±2.46%、17.28±3.02%、8.62±1.88%,Th2细胞比例分别为1.44±0.31%、1.78±0.55%、6.87±3.27%.与外周血相比,正常甲状腺及GD甲状腺中Treg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1),与正常甲状腺相比,GD甲状腺中Th1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Th2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1).结论 甲状腺组织局部存在着数量明显增多的Treg细胞,GD患者的甲状腺中存在Th1/Th2细胞失衡.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梅毒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本院皮肤性病科收治的67例确诊梅毒患者作为病例组,30名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BS-ELISA)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清IL-10的水平差异.结果 病例组患者的CD4+ CD25+ (12.64 ±3.86)%、CD8+ (28.27±1.86)%,显著的高于健康组(P<0.05);病例组患者的CD4+ (31.25±6.14)%、CD4+/CD8+ (1.11 ±0.36)%,显著低于健康组患者(P<0.05).病例组患者的IL-10 4.89±0.41pg/mL显著的高于健康组(P<0.05).血清固定梅毒患者的CD4+CD25+、CD8+显著的高于Ⅰ期梅毒、Ⅱ期梅毒、潜伏期梅毒患者(P<0.05),血清固定梅毒患者的CD4+、CD4+/CD8+显著低于Ⅰ期梅毒、Ⅱ期梅毒、潜伏期梅毒患者(P<0.05).血清固定型患者的血清IL-10 5.02±0.40pg/mL显著的高于Ⅰ期梅毒、Ⅱ期梅毒(P<0.05).结论 梅毒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IL-10水平显著升高,同时血清固定患者的升高最显著,这可能与患者的免疫抑制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5.
Graves病(GD)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涉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但具体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近年的研究热点集中在T细胞免疫表型、各亚群功能及NK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等方面,有些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临床。CD4/CD8、Th1/Th2比例失衡可导致免疫紊乱;Th17细胞数量及分泌的细胞因子影响GD的发展,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滤泡辅助性T细胞通过分泌IL-21,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或功能改变,与GD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关;NK细胞杀伤及分泌活性减弱参与GD的发生、发展。以上免疫机制均与GD发病相关,本文将分别对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在GD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6.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探讨该类患者免疫功能状况。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对照组(n=2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初发患者(n=31)及完全缓解期患者(n=31)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TCRγδ+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CD16+CD56+NK细胞比例;通过细胞杀伤实验分析NK细胞和γδT细胞的杀伤活性以及与Treg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初发白血病患者和完全缓解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但CD4+CD25+Treg比例明显增高,TCRγδ+T细胞和CD16+CD56+NK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初发病患者NK细胞和γδT细胞具有杀伤活性,但Treg能明显抑制其杀伤活性。结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γδT和NK细胞虽具有杀伤功能,但比例明显下降,Treg对其杀伤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7.
迄今发现至少有6种调节性T细胞(Treg)。过敏性疾病发生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是Treg功能缺失或受到抑制而导致机体对过敏原的免疫耐受力降低,从而促使幼稚型CD4+T细胞向Th2类细胞分化,引起过敏。因此,旨在抑制Th2细胞因子产生、促进耐受机制产生、促进Treg和抑制性细胞因子产生的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已成为过敏性疾病最具有竞争力的治疗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Treg的分类及其在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Th17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脾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及与气道重塑的关系。方法将SPF级雌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哮喘组,利用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混悬液致敏及雾化吸入OVA激发制备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替代。两组分别在雾化2周、4周及8周后的24 h内随机处死8只小鼠,左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肺气道重塑程度;流式细胞仪测定脾组织中Th17、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结果随着激发时间的延长,哮喘组支气管总管壁面积(Wat/Pbm)及支气管平滑肌面积(Wam/Pbm)逐渐增厚(P0.01);脾组织细胞悬液中Th17细胞水平逐渐升高,与气道重塑的程度呈正相关(P0.01),而CD4+CD25+Treg细胞水平逐渐降低,与气道重塑程度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激发的时间越长,气道重塑越严重,Th17细胞表达越高,CD4+CD25+Treg细胞表达越低,两者间免疫失衡可能是哮喘气道重塑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Thl7细胞)的比率及其相应特异转录因子Foxp3、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Treg/Thl7平衡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6例MM患者分为初发组(n=20)、平台期组(n=16)、复发/难治组(n=10),以健康体检者(n=20)为正常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及骨髓中Treg细胞、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率及Treg/Th17比值的变化;RT-PCR检测转录因子Foxp3及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患者血清IL-6及CRP水平变化。结果:初发组及复发/难治组患者外周血和骨髓Treg细胞比率较正常对照组及平台期组患者升高(P0.05);初发组及复发/难治组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Th17细胞比率与正常对照组及平台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初发组及复发/难治组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Treg/Thl7比值高于平台期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各组外周血及骨髓中Foxp3和RORγt mRNA的变化趋势与Treg/Thl7一致。MM患者血清中IL-6、CRP水平与外周血及骨髓中Treg/Thl7比值变化一致。结论:MM患者活动期外周血及骨髓中Treg/Thl7平衡向Treg倾斜,Foxp3表达水平升高;血清中IL-6、CRP水平与Treg/Th17比值变化趋势一致,可用于预测MM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Foxp3基因转染的Teff淋巴细胞在抗高危角膜移植排斥中的作用。方法将Foxp3基因转染Teff淋巴细胞与Teff淋巴细胞进行混合培养,观察其对Teff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角膜缝线法诱导Balb/c小鼠产生角膜新生血管,角膜缝线1周后以Balb/c小鼠为受体,以C57/BL6小鼠为供体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前1 d尾静脉输入Foxp3基因转染的Teff淋巴细胞。术后,每天观察角膜植片排斥情况;每两周尾静脉取血观察淋巴细胞分型。结果体外实验显示Foxp3基因转染的Teff淋巴细胞对Teff淋巴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在高危角膜移植小鼠,Foxp3基因转染的Teff淋巴细胞可适当延长植片存活时间(19.71±4.19)d,Treg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19.28±4.46)d,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角膜存活时间(15.57±2.22),与Foxp3基因转染的Teff细胞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学检查显示:Fox P3转染的淋巴细胞可延缓CD4+T淋巴细胞与CD8+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转染Foxp3基因的Teff细胞具有抗移植排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