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10篇
  免费   1480篇
  国内免费   803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141篇
妇产科学   183篇
基础医学   567篇
口腔科学   139篇
临床医学   2841篇
内科学   1821篇
皮肤病学   225篇
神经病学   561篇
特种医学   5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179篇
综合类   7835篇
预防医学   2963篇
眼科学   264篇
药学   9421篇
  119篇
中国医学   2350篇
肿瘤学   586篇
  2024年   321篇
  2023年   1127篇
  2022年   1043篇
  2021年   1545篇
  2020年   1288篇
  2019年   1585篇
  2018年   679篇
  2017年   1500篇
  2016年   1307篇
  2015年   1391篇
  2014年   2146篇
  2013年   1718篇
  2012年   1761篇
  2011年   1569篇
  2010年   1445篇
  2009年   1227篇
  2008年   1681篇
  2007年   1488篇
  2006年   1103篇
  2005年   1300篇
  2004年   1088篇
  2003年   1191篇
  2002年   655篇
  2001年   495篇
  2000年   366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磷酸泰地唑胺(tedizolid phosphate)为新型第2代唑烷酮类抗生素,美国FDA于2014年6月20日批准其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菌株、甲氧西林敏感菌株)和各种链球菌属和粪肠球菌等革兰阳性细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ABSSSI)。临床研究表明,该药与利奈唑胺相比具有非劣效性,且安全性较好。本文对磷酸泰地唑胺的药理学、药动学、临床评价和安全性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7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5%新型复方氨基酸(19)丙谷二肽注射液(创伤用)在健康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采用剂量逐渐递增的探索性研究方法。将32例健康受试者分为A、B、C、D组各8例,每组男女各半,分别按照500,750,1 000,1 250 m L剂量静脉滴注给予5%新型复方氨基酸(19)丙谷二肽注射液,滴速2.0 m L·min-1,早餐后30 min给药。观察受试者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心电图及不良事件。结果 32例健康受试者均完成试验,发生8例轻度不良事件,表现为血生化、尿常规指标异常和心率下降,未予处理,均自行恢复正常。受试者生命体征、其他实验室指标及心电图均未发生有临床意义的改变。结论中国健康受试者以2.0 m L·min-1单次静脉滴注5%新型复方氨基酸(19)丙谷二肽注射液(创伤用)500~1 250 m L安全、可耐受。  相似文献   
973.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CENTRAL),MEDLINE OVID SP,EMBASE OVID SP,Pubmed,CNKI,万方、维普和Sino Med数据库,对符合要求的随访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8篇队列研究,6篇病例系列研究,共计852例患者。结果显示与对照药(环孢素/环磷酰胺/来氟米特/雷公藤多甙/强的松)相比,他克莫司使膜性肾病患者的部分缓解率[RR=1.43,95%CI(1.06,1.94),P=0.02]显著提高,但对其完全缓解率[RR=1.21,95%CI(0.79,1.87),P=0.38]、血肌酐[MD=0.54,95%CI(-6.63,7.71),P=0.88]及血脂水平[TC:MD=-0.67,95%CI(-1.42,0.08),P=0.08;TG:MD=-0.30,95%CI(-0.60,-0.00),P=0.05]无明显影响;在非膜性肾病患者中,他克莫司可显著改善其完全缓解率[RR=1.17,95%CI(1.01,1.36),P=0.04]和血肌酐水平[MD=-8.29,95%CI(-15.65,-0.92),P=0.03],但对其部分缓解率[RR=1.26,95%CI(0.67,2.37),P=0.48]及血脂水平[TC:MD=0.01,95%CI(-0.39,0.40),P=0.98;TG:MD=-0.07,95%CI(-0.21,0.07),P=0.30]也无明显改善。安全性方面,RCT结果表明他克莫司除糖耐量异常发生率[RR=3.69,95%CI(1.69,8.06),P=0.001]高于对照药外,感染、肾毒性、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及高血压发生率均与对照药相近。队列研究的结果则表明他克莫司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药[RR=0.35,95%CI(0.16,0.76),P=0.008],其余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药相近。结论:现有资料表明他克莫司应用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有效改善膜性肾病患者的部分缓解率与非膜性肾病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及血肌酐水平。与其他免疫抑制剂相比,他克莫司更易引起糖耐量异常,但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甚至低于其余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974.
目的对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选取62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强的松和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均为31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55%同对照组患者的74.19%相比,P<0.05;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疾病临床上低分子肝素具有良好作用,其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75.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1年以来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0%(24/3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3.33%(1/30)与对照组患者6.67%(2/30)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6.
目的探析中医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阶段采用中药医治的患者196例,剖析其不良反应的产生,总结中医药临床用药安全性,探讨提升中医药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办法。结果 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男性组患者发生率为15.0%(15/100),女性组患者发生率为14.6%(14/96),差异较小P>0.05;196例采用中药治疗的患者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8(29/196)。2导致中医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药物用法、用量不当占44.8%、未进行辨证论治占24.1%、中药炮制不合理占13.8%、中西医联合使用不合理10.3%。结论加强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和中西药联合应用,增强药物用法、用量以及中药炮制的合理性,提高中医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7.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术术后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采用介入手术治疗的100例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及术后有无应用替罗非班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无复流发生率4.8%,对照组无复流发生率17.5%,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优势明显;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消化道出血,对症治疗后好转,对照组无出血并发症的出现,术后30 d内对照组新发心血管事件多于观察组。结论在介入术中及术后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能够有效降低无复流发生率,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8.
目的:比较吲达帕胺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9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非洛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吲达帕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达帕胺虽在治疗高血压方面与非洛地平临床效果相当,但其具有不良反应发生少、安全可靠、经济方便和依从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79.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辅助针灸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4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采取帕罗西汀治疗,试验组采用帕罗西汀辅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稍低于对照组的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辅助针灸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可减少患者疾病痛苦、增进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80.
王伟  武斌  谢春 《北方药学》2015,(3):39-40
目的:探讨替硝唑在治疗加重型口腔感染时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140例口腔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患者以替硝唑治疗,参照组患者以甲硝唑治疗,对比两组的近期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是97.14%,高于参照组的84.28%;研究组伤口愈合的时间以及症状消失的时间,明显比参照组所用的时间短;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14%,显著低于参照组的32.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具有发挥药效快、不良反应少、安全系数高等优点,更适用于加重型口腔感染的治疗,有利于患者更好、更快、更安全地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