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10篇
  免费   1480篇
  国内免费   803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141篇
妇产科学   183篇
基础医学   567篇
口腔科学   139篇
临床医学   2841篇
内科学   1821篇
皮肤病学   225篇
神经病学   561篇
特种医学   5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179篇
综合类   7835篇
预防医学   2963篇
眼科学   264篇
药学   9421篇
  119篇
中国医学   2350篇
肿瘤学   586篇
  2024年   321篇
  2023年   1127篇
  2022年   1043篇
  2021年   1545篇
  2020年   1288篇
  2019年   1585篇
  2018年   679篇
  2017年   1500篇
  2016年   1307篇
  2015年   1391篇
  2014年   2146篇
  2013年   1718篇
  2012年   1761篇
  2011年   1569篇
  2010年   1445篇
  2009年   1227篇
  2008年   1681篇
  2007年   1488篇
  2006年   1103篇
  2005年   1300篇
  2004年   1088篇
  2003年   1191篇
  2002年   655篇
  2001年   495篇
  2000年   366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941.
《中国药房》2015,(18):2470-2472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胶丸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替米沙坦片,初始剂量40 mg,qd,最大剂量为80mg,q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骨化三醇胶丸0.25μg,q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Scr、UAER和CRP、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骨化三醇胶丸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DN相比单用替米沙坦片疗效更显著,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有助于延缓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942.
《中国药房》2015,(12):1658-1661
目的:系统评价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比单用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试验组)对比单用辛伐他汀(对照组)治疗高脂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合计2 11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MD=-0.27,95%CI(-0.34,-0.20),P<0.000]、胆固醇水平[MD=-0.46,95%CI(-0.53,-0.39),P<0.000]、甘油三酯水平[MD=-1.37,95%CI(-1.52,-1.23),P<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MD=0.21,95%CI(0.19,0.23),P<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3,95%CI(0.64,1.34),P=0.69]。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比单用辛伐他汀降低血脂水平更有效,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受纳入研究方法学的局限性,该结论有待后续临床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43.
《中国药房》2015,(12):1617-1619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辅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8例脑梗死患者资料,并按用药的不同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控制血压及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4粒,口服,每日3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Rankin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Rankin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944.
《中国药房》2015,(12):1627-162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混合型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降血压治疗,同时停用其他降脂药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晚睡前口服,q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片20 mg,每晚睡前口服,q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达标率,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血脂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LDL-C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血脂症较单用阿托伐他汀钙疗效更显著,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945.
《中国药房》2015,(17):2356-2358
目的:为临床安全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3年4月我院风湿科行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患者共209例,通过门诊和病房随诊以及电话随访的方式记录患者用药过程中及停药后所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成功的166例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患者中总的ADR发生率为19.3%(32/166),位居前3位的ADR类型为过敏反应5.4%(9/166)、皮疹4.8%(8/166)及感染3.6%(6/166),从用药到发生ADR的时间为(20.4±30.2)周(2~122周)。因重度ADR导致停药的占4.2%(7/166),分别为结核感染4例和迟发性过敏3例。结论:英夫利西单抗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认可,ADR大多温和、可耐受,但在用药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患者类型。  相似文献   
946.
《中国药房》2015,(12):1642-1644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和心血管内科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利拉鲁肽,每日1次、皮下注射,起始剂量1.2mg,视情况逐渐加量至1.8 mg并维持。观察组患者给予利拉鲁肽,每日1次、皮下注射,剂量1.2 mg;并每日2次服用二甲双胍,起始剂量500 mg,逐渐加量直至血糖水平达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的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BMI)、C反应蛋白(CR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早期/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的比值(E/A),并记录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BMI、TG、TC、LDL-C、SBP、DBP、CRP、2 h PG、Hb A1c和LVEDD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LVEF和E/A则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观察组TG、TC、LDL-C、CRP、LVEDD、LVEF和E/A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一过性厌食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比单用利拉鲁肽能更有效地降低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风险,且安全性也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947.
《中国药房》2015,(3):314-316
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卧床休息,给予抗心力衰竭药、强心药、利尿药、硝酸酯类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初始剂量2.5 mg、口服、qd,第2周剂量增加至5.0 mg、口服、qd+阿替洛尔片12.5 mg、口服、qd,第2周剂量增加至25 mg、口服、qd。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LVEDD、LVESD、LVEF、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SBP、DBP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阿替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较常规治疗疗效更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48.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 mg,每日2次,早上、睡前30 min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片,每日1次,早上10点口服。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较单用雷贝拉唑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949.
《中国药房》2015,(24):3378-3382
目的:系统评价美罗培南改良输注方式(2~4 h输注或持续24 h输注)对比传统输注方式(0.5~1 h输注)治疗严重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美罗培南改良输注方式(试验组)对比传统输注方式(对照组)治疗严重感染的系列研究,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临床研究,合计1 0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RR=1.25,95%CI(1.10,1.43),P<0.001]和细菌清除率[RR=1.25,95%CI(1.05,1.48),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RR=0.74,95%CI(0.46,1.18),P=0.21]和不良反应发生率[RR=0.81,95%CI(0.48,1.39),P=0.4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输注方式相比,延长或持续输注美罗培南可提高治疗严重感染的疗效,两者安全性相当。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的限制,该结论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50.
《中国药房》2015,(18):2500-2502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药、氨茶碱、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脉络宁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肺功能指标、血浆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肺功能指标、血浆6-keto-PGF1α水平均显著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脉络宁注射液可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