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9篇
  免费   811篇
  国内免费   333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173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189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1664篇
内科学   845篇
皮肤病学   233篇
神经病学   200篇
特种医学   2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355篇
综合类   3946篇
预防医学   654篇
眼科学   150篇
药学   4617篇
  47篇
中国医学   769篇
肿瘤学   757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408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575篇
  2020年   520篇
  2019年   552篇
  2018年   277篇
  2017年   442篇
  2016年   504篇
  2015年   555篇
  2014年   808篇
  2013年   818篇
  2012年   909篇
  2011年   987篇
  2010年   832篇
  2009年   694篇
  2008年   712篇
  2007年   618篇
  2006年   582篇
  2005年   581篇
  2004年   507篇
  2003年   474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370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1 毫秒
991.
992.
目的:为减轻妥布霉素的肾毒性.应用川芎嗪进行预防其肾毒性的实验研究。方法:实验大鼠分三组:Ⅰ组正常对照组、Ⅱ组中毒模型组、Ⅲ组川芎嗪预防组。给大鼠腹腔注射妥布霉紊制成中毒模型。注射川芎嗪预防肾毒性。用药前、后检测大鼠的肾功能、尿酶等指标,实验结束后进行肾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模型组尿NAG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比正常组增高.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低于正常组.血中的尿素氮(BUN)及肌酐(Cr)含量均比正常组增高。形态学检查可见模型组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广泛性坏死。川芎嗪预防组各项功能指标有所改善.形态学检查变性情况减轻。结论:川芎嗪对妥布霉素的肾毒性有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周彤  耿松梅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0,(收录汇总):789-793
近年大疱性类天疱疮(BP)新的治疗靶点不断出现,针对BP的致病性抗体、补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2)及Th17轴细胞因子的新型生物制剂也陆续进入临床试验,其中靶向CD20的利妥昔单抗及靶向IgE的奥马珠单抗等已在临床中应用,并使部分难治性BP患者受益。本文综述BP生物制剂治疗策略相关的文献及临床试验,分析并讨论新型生物制剂在BP中的临床应用,为难治性BP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地洛他定浓度,并研究地洛他定在中国男性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LC/MS/MS(APCI源)测定地洛他定的血浆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地洛他定的定量限为0.2μg.L-1,该法的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准确度(RE)在±3%范围内.20名中国男性健康受试者口服单剂量20mg地洛他定片后,主要药供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为(2.2±0.7)h,t1/2为(16.1±4.6)h,Cmax为(15.1±6.7)μg.L-1,AUC0-4sh为(176.4±70.2)μg.h.L-1,Ke 为(0.046±0.011)h-.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成功用于测定血浆中地洛他定浓度;并首次报道了地洛他定在中国男性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硫喷妥钠对CpG DNA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核因子-κB(NF-κB)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释放的影响.方法 采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分离hPBMC.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硫喷妥钠后(0.2~1.0 mg/ml),ELISA测定hPBMC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6浓度,确定硫喷妥钠对CpG DNA刺激细胞分泌TNF-α及IL-6的抑制作用及其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hPBMC胞核NF-κB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硫喷妥钠(0.2~1.0mg/ml)显著抑制CpG DNA诱导hPBMC NF-κB P65表达和TNF-α、IL-6释放(P<0.05或P<0.01).提前1~4 h给予硫喷妥钠或同时给予硫喷妥钠和CpG DNA(0 h),其拮抗CpG DNA诱导细胞因子释放的作用非常显著(P<0.01),且硫喷妥钠在刺激物CpG DNA给予后1 h再加入,也能观察到显著拮抗作用(P<0.05).结论 硫喷妥钠可通过下调CpG DNA诱导hPBMC NF-κB P65表达,从而降低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  相似文献   
996.
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品种不少,但疗效高、副作用轻的口服抗菌药物并不多。可乐必妥[Crauit,即左旋氧氟沙星(Leuofloxacin)]是新近上市的喹诺酮类药物。笔者选西力欣[Zinacef,即头孢呋(Cefuraxine)]作对照药物,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试图评价可乐必妥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入选62例,随机分组。其中试验组(可乐必妥)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61~74岁,平均(66.4±14.3)岁。对照组(西力欣)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60~76岁,平均(67.2±14.3)岁。62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诊断均为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并且18 h内未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无心、肝、肾、造血系统等并发症。对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过敏,或有惊厥,癫痫史者不列为观察对象。1.2 药品、剂量、给药方法与疗程采用常用口服剂量。试验组可乐必妥片(日本第一制药株式会社生产,北京优你特药业有限公司分装,每片含左旋氧氟沙星0.1 g,每日口服三次,每次二片。对照组西力欣片(英国葛兰素威廉制药集团生产),每片含头孢呋新0.25 g,每日二次,每次二片。二组疗程均为7~14d。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胶囊联合炎琥宁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3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仅给予更昔洛韦胶囊,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胶囊联合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外周血细胞因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3%、92.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03,P=0.027<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干涩不适消失时间、疼痛及畏光缓解时间、角膜损伤愈合时间、荧光素染色转阴时间等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78、3.130、3.124、3.445,P=0.048、0.035、0.036、0.028<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2、IFN-γ显著升高,IL-4、IL-10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92、3.121、3.160、2.810,P=0.049、0.036、0.034、0.048?0.05)。 结论 采用更昔洛韦胶囊联合炎琥宁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8.
非甾体抗炎药美洛昔康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系统检索和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对美洛昔康的特点,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9.
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峰 《淮海医药》2002,20(4):274-275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0例确诊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保肝等对症处理,另外治疗组加用更昔洛韦,7.5mg/kg,q 12h,连用14d。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肝功能,黄疸消退差异有显性(P<0.05);治疗组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治愈率8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性(P<0.01)。结论 更昔洛韦是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00.
自从1985的以来,我们对收入住院的重症肺炎的患儿,在抗炎治疗基础上,尽早应用酚妥拉明与阿拉明,不仅平喘,而对预防脑水肿,纠正心力衰竭均起到明显效果;另外也从根本上消除了腹胀和肠麻痹。从而使重症肺炎得到尽早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