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9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3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77篇
预防医学   17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42篇
  7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比较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环丙沙星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90例,分为2组.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组42例,用量3g ivd bid,7~14 d为一疗程;环丙沙星对照组48例,用量200 mg ivd bid,7~14 d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7.60%和72.90%,细菌清除率为90.48%和66.67%,两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2.38%,对照组2.08%.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32.
目的以头孢曲松为对照,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对9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40~80mg·kg-1·d-1静脉滴注,每12小时静脉给药;对照组45例应用头孢哌曲松20~80mg·kg-1·d-1静脉滴注,每天1次静脉给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体温正常天数、咳嗽缓解天数、肺部罗音消失天数、治愈天数分别是(3.61±1.34)与(4.29±1.55)、(4.33±1.45)与(5.13±1.26)、(6.54±1.72)与(7.48±1.43)、(9.36±1.56)与(10.28±1.22),治愈率分别为93.33%与7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优于头孢曲松。  相似文献   
33.
环丙沙星治疗小儿重症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环丙沙星对小儿重症感染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 ICU)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重症感染患儿药敏试验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均敏感者68例,随机分为环丙沙星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头孢哌酮/舒巴坦)38例。治疗组给予环丙沙星10~20m g/(kg.d),b id,iv gtt;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80~120m g/(kg.d),iv gtt,b id。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痊愈率66.67%,总有效率83.33%,与对照组(68.42%,86.8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1/30)、5.26%(2/38),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丙沙星治疗小儿重症感染效果好,未发现明显近期不良反应,而且价格便宜,可作为二线药物备用。  相似文献   
34.
应用头孢哌酮后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1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患者,男,56岁,因右下肺炎住院,静滴头孢哌酮第5天的晚餐后饮白酒2两。5 min即感胸闷、头昏、呼吸困难、心悸、心率154次·min-1。继而出现狂躁、谵妄等意识障碍,血压90/60 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及ST段上斜型下移,立即予吸氧,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肌苷0.6、维生素C 2.0,静脉缓慢滴注,10 min后胸闷有所缓解,心率降到95次/min。继之以5%葡萄糖液500 ml加ATP40 mg,CO- A100U,静滴,2 h后神志清楚,胸闷明显改善,8 h后症状基  相似文献   
35.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是由凝固酶阳性嗜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该菌能分泌一种表皮松解毒素(剥脱毒素),使表皮细胞间桥粒溶解而出现尼氏征阳性,是一种以全身性红斑、松驰样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SSSS多见于1-5周的幼婴,成人亦可发病,且成人发病急骤、预后较差,目前国内少有报道。本院于2003年收治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成人患者,给予大剂量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2例患者均为男性,有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病史,长期给予激素和广谱抗生素治疗。患者入院时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在38~40℃度之间,后又迅速出现皮疹,面部或颈部有大片状红斑,1~2d内又扩散至胸部、背部、腋下及腹部,且部分红斑可见松驰样大疱及表皮层起皱,呈尼氏征阳性,疱液混浊,脓性,且触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脓液培养(-),骨髓培养提示凝固酶( ),药敏实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耐药。因此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扬子江药业生产)6g/d静脉滴注,并给予新鲜红细胞悬液和血浆隔日输入以加强营养支持,并给予甲基强地松龙250mg/d连续...  相似文献   
36.
头孢哌酮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孢哌酮(cefoperazone)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自1981年在国内开始应用以来,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其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多样,其中,变态反应居各型不良反应首位,其次是对血液系统的损害,此外是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1 变态反应1·1 变态反应性休克 李晓燕等[1 ] 报道1例患者因头部外伤静脉点滴头孢哌酮,10min后患者突感心慌、胸闷、气短、四肢厥冷,血压测不出,心音听不到。立即给予抗过敏治疗,症状渐好转。庄婉珠等[1 ] 报道2例患者,其中1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在静滴头孢哌酮过程中突然…  相似文献   
37.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下呼吸道感染60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观察头孢哌酮 舒巴坦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细菌对该药的耐药性。方法 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 6 0例 ,应用头孢哌酮 舒巴坦治疗 ,疗程 7d ,并做药敏试验。结果 有效率为 91.7% ,分离出 32株致病菌 ,药物总敏感率为 87.5 %。结论 头孢哌酮 舒巴坦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好 ,细菌耐药低 ,是一种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的耐酶抗生素  相似文献   
38.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糖尿病并发感染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君  贺配祥  王顺凡 《医药导报》2004,23(9):0664-0665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糖尿病并发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并发感染患者8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2例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2.0~8.0 g·d 1,分2或3次;对照组40例静脉滴注头孢噻肟4.0~9.0 g·d 1,分2或3次,疗程均为5~14 d。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与病原菌清除率分别为90.48%和89.19%;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与病原菌清除率分别为67.50%和65.76%,;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和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糖尿病并发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肺炎的疗效。方法316例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组和头孢哌酮对照组,治疗前后行痰培养。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25%和61.54%、86.84%和58.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治疗肺炎更有效、安全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6例明确下呼吸道感染>70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头孢哌酮/舒巴坦组46例,1.0~2.0 g,静脉滴注2次/d;头孢哌酮组40例,1.0~2.0 g,静脉滴注2次/d,疗程5~14 d作对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分别为4.98%和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适用于治疗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