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53篇
  免费   2992篇
  国内免费   2890篇
耳鼻咽喉   223篇
儿科学   541篇
妇产科学   454篇
基础医学   3853篇
口腔科学   624篇
临床医学   5048篇
内科学   5637篇
皮肤病学   388篇
神经病学   1524篇
特种医学   8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1763篇
综合类   11833篇
预防医学   3517篇
眼科学   474篇
药学   3789篇
  42篇
中国医学   872篇
肿瘤学   1604篇
  2024年   194篇
  2023年   861篇
  2022年   835篇
  2021年   902篇
  2020年   971篇
  2019年   1145篇
  2018年   683篇
  2017年   963篇
  2016年   1111篇
  2015年   1277篇
  2014年   1878篇
  2013年   1973篇
  2012年   2585篇
  2011年   2831篇
  2010年   2813篇
  2009年   2517篇
  2008年   3077篇
  2007年   2287篇
  2006年   2178篇
  2005年   2151篇
  2004年   1719篇
  2003年   1505篇
  2002年   1084篇
  2001年   1031篇
  2000年   728篇
  1999年   491篇
  1998年   500篇
  1997年   373篇
  1996年   862篇
  1995年   594篇
  1994年   515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目的 通过观察加味升降散对免疫球蛋白(Ig)A肾病大鼠血清及肾组织中微小RNA-148b(miRNA-148b)、白细胞介素-6(IL-6)、核心1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C1GALT1)、分子伴侣Cosmc(core1β3-Gal-T特异性分子伴侣,C1GALT1C1)、半乳糖缺乏IgA1(Gd-IgA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加味升降散治疗IgA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42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8只、造模组34只,将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采用联合牛血清白蛋白(BSA)灌胃+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蓖麻油的免疫复合的方法建立实验性IgA肾病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随机选取2只大鼠取材,检测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组、中药低剂量(加味升降散,6.27 g·kg-1)组、中药高剂量(加味升降散,12.54 g·kg-1)组、贝那普利(10 mg·kg-1)组各8只,进行药物灌胃,1次/d,治疗4周。于实验第1周末、第9周末、第13周末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第14周各组大鼠麻醉后取材,股动脉取血后离心取上清检测白蛋白(AL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IL-6、Gd-IgA1表达水平变化;苏木素-伊红(HE)/马松(Masson)/碘酸六胺银(PASM)法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IL-6、C1GALT1、C1GALT1C1表达情况;免疫荧光观察肾小球系膜区;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观察miRNA-148b、IL-6、C1GALT1、C1GALT1C1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IL-6、C1GALT1、C1GALT1C1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UTP、SCr、ALT、IL-6、Gd-IgA1含量水平明显升高(P<0.05),ALB含量水平明显降低(P<0.05);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区增厚、足细胞足突融合,大量颗粒状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IL-6在系膜区、足细胞表达增强,C1GALT1、C1GALT1C1在系膜区、足细胞表达减弱;IL-6 mRNA、miRNA-148b表达增强(P<0.01),C1GALT1 mRNA、C1GALT1C1 mRNA表达减弱(P<0.01);IL-6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C1GALT1、C1GALT1C1蛋白表达显著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升降散干预后,24 h-UTP、SCr、ALT、IL-6、Gd-IgA1含量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LB含量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损害减轻;基底膜IgA免疫复合物沉积明显减少;IL-6在大鼠肾小球系膜区、足细胞的表达减弱,C1GALT1、C1GALT1C1在系膜区、足细胞表达增强;IL-6 mRNA、miRNA-148b表达减少(P<0.01),C1GALT1 mRNA、C1GALT1C1 mRNA表达增加(P<0.01);IL-6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P<0.01),C1GALT1、C1GALT1C1蛋白表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药组表现出明显的量效趋势。结论 加味升降散可能通过降低IgA肾病大鼠血清及肾组织中miRNA-148b、IL-6表达,使C1GALT1、C1GALT1C1表达恢复,减少Gd-IgA1的生成,从而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减少蛋白尿,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并且随剂量增加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992.
栾岚 《伤残医学杂志》2013,(11):200-201
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临床特点及方法。方法:对临床2012年收治的心绞痛患者66例药物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治疗有效率90%以上。疗效显效24例,有效40例,无效2例。结论: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的耗氧,同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病因。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血清CEA、NSE、CYFR21-1水平在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02例肺癌患者、52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EA、NSE、CYFR21-1水平.结果 血清CEA、NSE、CYFR21-1水平与病理类型有关,CEA水平升高以肺腺癌为主,敏感性为53.49%;CYFR21-1水平升高以肺鳞癌为主,敏感性为62.85%;NSE升高以小细胞肺癌为主,敏感性为77.27%.结论 CEA联合NSE、CYFR21-1检测可提高对肺腺癌的敏感性,CYFR21-1单项或联合NSE检测可用于肺鳞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单纯NSE检测即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长度关系和外展偏心距在术中的恢复方式。[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于本院骨科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按照是否重建股骨偏心距分为重建组和未重建组,重建组45例,未重建组15例。所有患者于术前及术后行骨盆正位X线片检查,测量双下肢长度及股骨外展偏心距,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长度差与术中重建股骨外展偏心距的关系。[结果]重建组术后双下肢的等长率明显高于未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股骨偏心距的差值与双下肢长度差明显相关(r=0.751,P<0.05);股骨偏心距差值较小的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值明显小于股骨偏心距差值较大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及术后根据影像学资料测量双侧股骨偏心距差值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差值大小决定是否于术中重建股骨偏心距以及术后对重建股骨偏心距差值不理想的患者及时作出调整可降低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5.
<正>阴茎部分切除术和阴茎全切除术是阴茎癌主要的治疗方式,这两种手术可完整切除肿瘤,但却严重破坏阴茎完整性,使患者丧失性功能。近年来,国内学者报道了保留阴茎头手术在浅表性阴茎癌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1-3])。但其不适用于癌组织侵犯较大面积阴茎头时,这类患者临床上往往采取阴茎部分切除。我们应用保留阴茎海绵体的阴茎头切除术治疗浅表性阴茎癌患者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护理本科生在线微课程中的学习投入特征对其深度学习的影响,为护理在线教学建设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将内蒙古医科大学已开展在线微课程教学的80名护理本科生纳入研究,采用学习投入特征量表、网络深度学习量表等研究工具进行调查,分析在线微课程学习期间护生的学习投入、网络深度学习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本次研究中,本科护生在线微课程学习期间学习投入量表总分为(46.70±6.98)分,网络深度学习量表总分为(49.20±5.39)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本科护生在线微课程学习期间学习投入对其网络深度学习有正向预测作用(r=0.267,P<0.01)。结论 护理本科生在线微课程中的学习投入特征对其深度学习的影响具有显著价值,在当前网络时代背景在线学习开展的趋势下,医学院校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应重视对本科护生的学习投入引导,从而有益于其网络深度学习能力及绩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997.
刘磊 《安徽医药》2022,26(12):2389-2394
目的探讨白头翁皂苷 B4(AB4)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该研究起止时间为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10月。体外培养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 GES-1与胃癌细胞 HGC-27,采用不同浓度( 25、50、100 μmol/L)的 AB4处理 24 h,通过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筛选 AB4适宜浓度用于后续研究。 Transwell实验检测 HGC-27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 AB4对 HGC-27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AB4对 HGC-27细胞中去乙酰化酶 6(SIRT6)蛋白表达的影响;干扰 SIRT6表达联合 AB4处理后,采用上述检测方法检测 HGC-2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放射敏感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 DNA激活蛋白激酶催化亚基( DNA-PKcs)、 DNA双链修复蛋白 Rad51、DNA修复酶 Ku80、基质金属蛋白酶 -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 NC组相比, AB4处理后 HGC-27细胞存活率[( 100.01±9.57)%比( 86.57±6.58)%、(65.45±8.45)%、(49.58±7.96)%]显著降低( P<0.05),迁移细胞数[( 98.47±8.79)个比(43.57±6.53)个]与侵袭细胞数[(88.42±9.32)个比( 45.56±5.13)个]显著减少( P<0.05)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SIRT6蛋白表达水平(0.42±0.03比 1.03±0.15)显著升高( P<0.05);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显示 AB4可降低 HGC-27细胞存活分数( P<0.05)增加增敏比,降低 Rad51、DNA-PKcs、Ku80的表达水平( P<0.05);干扰 SIRT6表达联合 AB4处理后,迁移细胞数[(44.25±5.52)个,比( 86.47±11.16)个]与侵袭细胞数[(48.56±6.29)个比( 90.17±12.13)个]显著增多( P<0.05),MMP-2、MMP-9 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 P<0.05)细胞存活分数显著升高( P<0.05)Rad51、DNA-PKcs、Ku8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0.05)。结论促进 SIRT6的表达进而发挥抑癌细胞 HGC-27增殖、迁移及侵袭的作用,并增加胃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98.
<正>1990年Parodi首次经股动脉将金属支架-人工血管复合装置导入5例腹主动脉瘤用来隔绝瘤腔以防止其破裂,1991年发表论文[1],成为大动脉外科从传统开放技术走向腔内技术的里程碑事件。该技术后来逐渐约定俗成被命名为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1994年美国Stanford大学的Dake医师首次报道将该技术用于胸主动脉病变,涉及了胸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治疗[2],后统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  相似文献   
99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6):3076-3077
根据术中输血策略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术中输血治疗的11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1例),观察组实施术中限制性输血,对照组实施术中开放性输血,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1)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t=1.1911,P=0.2363)、术后拆线时间(t=1.0267,P=0.306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术中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73,P=0.0006)。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07)。术中限制性输血可加强临床合理用血,节约珍贵的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3(IL-23)、IL-23受体(IL-23R)基因rs1120903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关系。方法选取五邑地区汉族人群AS患者132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102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3的表达水平,采用Taq Man探针对IL-23R基因rs11209032位点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型。结果 AS患者外周血IL-2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五邑地区汉族人群中,AA,AG,GG基因型频率在AS中分别为5.3%,91.7%,3.0%,与对照组分布(20.6%,65.7%,13.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3,P<0.05),AS患者和对照组中rs11209032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51.1%,53.4%)和G等位基因频率(48.5%,46.6%)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3,P>0.05);其各个基因型组的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23R单核苷酸多态性rs11209032与本地人群AS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