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8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83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03篇
  1篇
中国医学   138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陕西中医》2013,(2):213-214
目的:总结高上林老师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方法:跟师临床学习。结果:高老以四逆散为基础方临证加味,认为凡辨证为气机郁滞,脾胃虚弱,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者,均可用本方化裁主治,方证相应,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52.
炙甘草汤、四逆汤、四逆散、真武汤、枳实薤白桂枝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为曾学文治疗心系疾病的常用方。曾学文主任认为其理法方药,阐述了张仲景心系疾病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心系疾病发病多因本虚标实,病位在心,"心动则五脏皆摇",可牵及肺、脾、肝、肾,本虚多以心气、心阳不足为主,可累及心阴,标实多以寒邪、痰饮、水湿、血瘀为主,"气、血、水"乃心脏疾病三步曲。  相似文献   
53.
正围产期是指怀孕28周到产后1周这一分娩前后的重要时期,其间发生的疾病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孕妇的身心健康。因此,做好围产期保健对于保障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四逆散出自仲景《伤寒论》,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各等份组成,具有透邪达表、宣通郁阳的作用,为治疗阳郁厥逆和肝脾不和的常用效方。笔者根据"异病  相似文献   
54.
刘振华 《河南中医》2014,(11):2092-2092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胃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四逆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四逆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5.
罗绪  ;罗丽丹 《四川中医》2013,(8):107-109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肛肠疾病术后便秘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肛肠疾病手术治疗的患者232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6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的术后大便干预,治疗组则在常规大便干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综合干预——中医中药干预。结果:治疗组在肛肠疾病术后便秘改善效果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性综合干预能够减轻肛肠疾病患者术后便秘的发生情况,改善患者疼痛,提高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疏肝解毒类中药组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予拉米夫定片及联苯双酯滴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自拟疏肝解毒汤(柴胡、香附、厚朴、白芍、栀子、石菖蒲、虎杖、白花蛇舌草、茵陈、藿香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7%,对照组为86.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57.
1995年4月~1996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8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34例,女24例;年龄20~66岁,平均40.5岁;病程0.5~12年,平均3.2年。全部病例均经胃镜检查证实有胆汁反流。其中浅表性胃炎38例,糜烂性胃炎10例,萎缩性胃炎6例,浅表性胃炎并十二指肠球炎4例。1.2治疗方法:①内服西药:200g/L甘露醇20ml,饭前卫.5h口服,每天3次;针剂庆大霉素4万U加生理盐水10ml,饭前lh口服,每天3次,眼后常规左侧卧位15min。15d为1个疗程,中间停用Zd,再用下1个疗程…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基于分子网络研究四逆散治疗抑郁症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方法 借助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四逆散的活性成分,筛选条件为口服利用率、药物相似性和血脑屏障透过率,并挖掘四逆散活性成分靶点和抑郁症的治疗靶点。利用韦恩图找到活性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的交集靶点,对应相应成分定义为四逆散抗抑郁的有效成分。利用String在线数据库进行交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预测,并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交集靶点KEGG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最后使用Cytoscape 3.6软件进行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及有效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的构建和拓扑分析。结果 筛选出了四逆散107个有效成分和28个重要的抗抑郁症靶点。四逆散抗抑郁症的重要靶点显著富集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5-羟色胺能突触、多巴胺能突触、逆行内源性大麻素信号传导、钙信号通路等10个信号通路中。结论 本研究从分子网络的角度初步揭示了四逆散治疗抑郁症的潜在作用机制,其主要的生物学机制可能与以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为中心的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9.
四逆散干预焦虑症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磊  李晓宇  黄娜娜  吴成胜  齐晓甜  刘闰平  孙蓉 《中草药》2019,50(21):5154-5161
目的探讨四逆散干预焦虑症的功效作用网络及药效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多个数据库联合分析四逆散和焦虑症的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筛选靶点并对其基因功能和信号通路进行分析,运用Bio GPS数据库对所得靶点进行器官定位。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槲皮素、山柰酚、芍药苷等成分作用于SRC、EGFR、PIK3R1等靶点,通过ERBB2信号通路、EGFRv III信号通路、VEGFA-VEGFR2信号通路等共同发挥作用,器官定位结果表明作用的核心病位为肝。结论四逆散干预焦虑症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60.
正《伤寒论》113方中,以"四逆"为名之方有8首,而其所治之证或名"厥",或以"四逆"称之。自成无己首注《伤寒论》以来,对仲景所论之"厥"与"四逆"即有许多不同认识,其争议一直延续至今,甚至有人竟认为四逆汤并非治疗"四逆"之方。其间之是非曲直,确实需要认真加以思辨。宋代成无己最早提出"四逆"与"厥"之辨,谓"四逆者,四肢不温也。厥者,手足冷也。"[1]成氏之意,"四逆"与"厥"乃两种程度不同之证,在少阴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