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33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86篇
  1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31.
二苯甲酰甲烷(DBM)是姜黄素的结构类似物,该成分及其合成衍生物在体外对多种化学致癌物的诱变性及其与核酸的结合有抑制作用。作者研究了DBM对烹调食品中的7种杂环胺类诱变剂的抗诱变作用。7种杂环胺类诱变剂分别为2-氨基-3-甲基咪唑[4,5-f]喹啉(IQ)、  相似文献   
32.
2,3,4-三氟苯胺经与EMME缩合、环合、氟乙基化、与N-甲基哌嗪缩合和水解反应制得氟罗沙星,前4步反应可被离子溶剂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促进,如环合反应温度由300℃降至200℃,总收率61%.  相似文献   
33.
3,4-二氟苯胺在三乙胺存在下与二硫化碳生成芳基取代的二硫代氨基甲酸后与氯甲酸乙酯反应得到3,4-二氟苯基异硫氰酸酯,先后与由丙二酸二乙酯在无机碱中成的盐和氯甲基甲醚反应后加热环合,得到氟喹诺酮类抗菌剂普卢利沙星的中间体6,7-二氟-4-羟基-2-甲氧甲硫基-3-喹啉羧酸乙酯,总收率85.7%.  相似文献   
34.
6-氨基-3,4-二氢-2(1H)-喹啉酮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苯胺用3-氯丙酰氯酰化得到N-苯基-3-氯丙酰胺,在AlCl3作用下闭环得到3,4-二氢-2(1H)-喹啉酮后,经HNO3/H2SO4硝化、Pd-C/H2还原反应得到6-氨基-3,4-二氢-2(1H)-喹啉酮,总收率79%(按实际反应的苯胺计).  相似文献   
35.
目的设计合成含有喹啉环的二酮酸类化合物,并探讨此类化合物抗HIV-1活性的构效关系。方法以已上市的HIV-1整合酶抑制剂elvitegravir(埃替格韦)和RDS-1997为先导化合物,改造喹啉酮苯环上的取代基,设计各种不同的酰胺取代物。首先,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与2-乙氧亚甲基乙酰乙酸乙酯缩合得到喹啉酮环化合物;然后,经取代、水解和缩合得到酰胺取代的喹啉酮化合物;最后,与草酸二乙酯反应,水解后得到目标化合物。测定目标化合物对HIV-1假病毒的抑制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1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确证;体外细胞活性评价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在质量浓度10μg·m L-1时对HIV-1假病毒细胞有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7d、7f和7i的抑制率大于或等于95%。  相似文献   
36.
《河北中医》2012,34(3)
目的 观察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对照组45倒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组均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NDS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78.72%,对照组总有效率55.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7.
目的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宜性和社会效益五个维度评估贝达喹啉的临床价值, 以期为医疗和医保相关决策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武汉市肺科医院、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西省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耐多药结核患者共计792例为研究对象, 基于病例资料回顾性调查, 以利奈唑胺为参照药, 采用析因分析或卡方检验的方法对贝达喹啉各评价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效性方面, 贝达喹啉能显著提高23.9%(95%CI:4.8%~43.0%)的治疗成功率, 显著减少64 d(95%CI:18~109 d)治疗时间;安全性方面, 贝达喹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停药率(5.11%、4.55%)显著低于利奈唑胺(22.49%、15.2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50, P<0.001;χ2=14.09, P<0.001);经济性方面, 使用贝达喹啉治疗的患者抗结核药物疗程费用明显增加48 209.4元(95%CI:28 336.0~68 082.8元);适宜性方面, 在2020年观测样本中, 患者初次治疗方案中贝达喹啉的使用比例低于利奈唑胺(16.7%比86.5...  相似文献   
38.
<正>2014年10月10日美国FDA批准Helsinn公司研制的奈妥吡坦(netupitant)和帕洛诺司琼(palonosetron)的复方药在美国上市,用于防止癌症患者化疗时出现恶心和呕吐。该药为胶囊剂,商品名为Akynzeo[1]。是由奈妥吡坦(300 mg)和帕洛诺司琼(0.50 mg)组成。奈妥吡坦的中文化学名称:2-[3,5-二(三氟甲基)苯  相似文献   
39.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而其中的耐多药结核已成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巨大挑战之一。贝达喹啉(bedaquiline)作为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的首个治疗耐多药结核病药物,必将在结核病防治领域发挥巨大作用。本文依据最新文献报道,从作用机制、临床研究、安全性等方面综述了新药贝达喹啉在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方面的优缺点,对其合成路线进行了评述,最后对该药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0.
目的优化3-氨基-6-甲氧基噻吩并[2,3-b]喹啉-2-羧酸甲酯的合成工艺。方法以对甲氧基乙酰苯胺为原料,经过构建喹啉环、氰基化、硫化、构建噻吩环4步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并优化各步反应条件。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13C-NMR和ESI-MS谱确证,总收率为67.3%(以对甲氧基乙酰苯胺计),优化后的工艺路线具有收率高、操作简单、污染低、适合大量制备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