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68篇
  免费   868篇
  国内免费   271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75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323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2218篇
内科学   646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935篇
特种医学   3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096篇
综合类   6453篇
预防医学   1060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5861篇
  71篇
中国医学   970篇
肿瘤学   96篇
  2024年   218篇
  2023年   660篇
  2022年   496篇
  2021年   704篇
  2020年   672篇
  2019年   724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641篇
  2016年   674篇
  2015年   779篇
  2014年   1268篇
  2013年   1314篇
  2012年   1556篇
  2011年   1561篇
  2010年   1443篇
  2009年   1298篇
  2008年   1181篇
  2007年   1007篇
  2006年   861篇
  2005年   650篇
  2004年   521篇
  2003年   406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快效、静脉麻醉药 ,镇静及催眠作用迅速 ,但镇痛作用弱。而氯胺酮麻醉后神志完全消失 ,镇痛效果好 ,体表镇痛尤为明显 ,阈下剂量 (<1.0mg/kg)氯胺酮即有较强的镇痛作用。辅以哌替啶、氟哌利多合剂 (下称哌氟合剂 ) ,镇痛镇静作用将更加完善。我们自 1998年将异丙酚用于烧伤削痂植皮手术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 ,烧伤面积 3 %~ 85 %的手术病人 92例 ,男 71例 ,女 2 1例 ,年龄 2~ 61岁 ,平均 2 6.6岁。随机将病人分为异丙酚 氯胺酮哌氟组 (下简称PKP组 …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索阿立哌唑与奋乃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55例服用阿立哌唑、55例服用奋乃静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选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定,对出院随访一年后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统计学处理后比较。结果:阿立哌唑组社会功能优于奋乃静组,而经济条件差、社会活动参与少、与他人关系紧张及PANSS分高的患者社会功能较差。结论:应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社会功能的改善明显好于用奋乃静者。  相似文献   
93.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全身麻醉耐受能力(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88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两组术后分别复合0.2%罗哌卡因行硬膜外PCA,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16、32小时的静息、咳嗽、活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实际镇痛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舒芬太尼组术后16、32小时的静息、咳嗽、活动时的VAS评分与芬太尼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镇痛不良反应中,芬太尼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17.8%,舒芬太尼组发生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实际镇痛时间:舒芬太尼组为(46.51±1.32)小时,芬太尼组为(36.24±2.28)小时,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术后硬膜外PCA较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4.
镇静-遗忘治疗在危重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危重病治疗过程中有许多不良刺激会导致患者一系列不良后果,维持患者舒适和安全是医师普遍追求的目标。镇静-遗忘治疗(sedation—amnesia treatment)是消除不良记忆、保护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简便有效方法。目前,ICU最常用的镇静药物为苯二氮革类咪达唑仑(midazolam)和丙泊酚(propofol),但是两者均没达到理想镇静药的要求,因此有学者提出联合用药可能比单一用药效果理想。本文对危重病人的镇静一遗忘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5.
精神分裂症病人61例随机双盲分为哌泊塞嗓组(男性25例,女性6例,年龄40±s9a,每4wkim1次,平均剂量11±35mg/4wk,共6次)和氟哌啶醇组(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38±9a,每4wkim1次,平均剂量120±28mg/4wk共6次)。结果:BPRS减分率、总显效率、生效时间2组差别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96.
咳快好又名苯丙哌林,是一种新型非麻醉性镇咳药,具有双重镇咳作用,既作用于咳嗽中枢,又直接作用于气管粘膜,肺泡膜传导神经,镇咳作用较可待因效果好,镇咳作用在服药后15~20 min内发生。咳快好中毒少有报道。我科于2000年3月成功抢救了一名咳快好中毒患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7.
硬膜外麻醉时 ,部分病人常发生寒战。剧烈的寒战可使患者极度不适 ,影响手术操作和临床监测 ,而且机体耗氧量大为增加 ,增大手术不安全因素。本文探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寒战发生率 ,并与利多卡因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成年ASAⅠ~Ⅱ级患者 6 0例 ,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 ,其中阑尾切除手术 2 0例 ,下肢手术 2 0例 ,剖宫产 2 0例。男2 7例 ,女 33例 ;年龄 36± 1 1岁 ,体重6 1± 5kg。术前无肥胖、发热、低血容量 ,亦无心、肺、肝、肾重要脏器疾患。硬膜外穿刺间隙T1 1 ~L4,头向置管3c…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0.25%、0.375%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上肢手术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用0.25%、0.375%罗哌卡因和0.25%的布比卡因30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并分别对感觉和运动进行评价。结果:随着浓度增加罗哌卡因的麻醉强度依次增加,30ml的0.25%罗哌卡因麻醉强度明显低于0.25%布比卡因,麻醉满意率仅为85%。将罗哌卡因的浓度提高到0.375%,麻醉强度和0.25%布比卡因相同满意率100%。结论:0.375%罗哌卡因起效快,作用完善,副作用少,可用作长时间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99.
持续静脉滴注咪达唑仑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发现咪达唑仑具有抗惊厥作用。2002年7月~2003年3月,我们总结分析了持续静脉滴注咪达唑仑(midazolam)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55例,以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比较硬膜外不同浓度布比卡因、氟哌利多、新斯的明和小剂量吗啡协同用药以减少吗啡传统用药引起的副作用。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并使用不同剂量吗啡和不同浓度布比卡因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协同用药各组副作用发生率远较吗啡传统用药低,差异有显著性;0.2%布比卡因协同组与0.375%布比卡因协同组镇痛与副作用相似,组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低浓度(0.2%)布比卡因与氟哌利多、新斯的明协同小剂量吗啡(1.0mg)用于术后镇痛为更优良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