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5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02篇
中国医学   407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研究产自河南的狭苞橐吾Ligularia intermedia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色谱技术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 从狭苞橐吾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β-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 8α-内酯(1)、6β, 8α-二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 8α-内酯(2)、6β, 8α-二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 8β-内酯(3)、eremoligularin(4)、8β-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 8α-内酯(5)、10β-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 8α-内酯(6)、艾里莫芬-1(10)-7(11)-8(9)-三烯-12, 8-内酯(7)、咖啡酸8)、棕榈酸(9)、齐墩果酸(10)、β-谷甾醇(11)、β-胡萝卜苷(12)。结论 化合物15、7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消炎片中绿原酸和咖啡酸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250mmx4.6mm,5μm),以甲醇-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8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35℃.结果 绿原酸和咖啡酸进样质量浓度分别在2.530-30.36μg/mL(r=0.9999,n=7)和1.351-16.22μg/mL(r=1.0000,n=7)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8%(RSD=1.02%,n=6)和99.04%(RSD=0.97%,n=6).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消炎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3.
HPLC法同时测定款冬花中9个主要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玮  杨秀伟 《药物分析杂志》2012,(9):1517-1524,1533
目的: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生药款冬花和蜜炙款冬花中绿原酸、反式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反式阿魏酸、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2,2-二甲基-6-乙酰基苯并二氢吡喃酮、款冬酮和甲基丁酰-3,14-去氢-Z-款冬素酯9个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提取方法,以提取时间、方法、溶剂、溶剂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以9个分析物的总量为评价指标。分析物的色谱分离用Dikma DiamonsilTM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Dikma Easy Guard C18保护柱(20 mm×4.6 mm,5μm);以乙腈(A)-0.03%三氟乙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为25℃。结果:确定最佳提取方法为1.00 g生药样品用20 mL 95%乙醇超声提取1 h。绿原酸、反式咖啡酸、芦丁、金丝桃苷、反式阿魏酸、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2,2-二甲基-6-乙酰基苯并二氢吡喃酮、款冬酮和甲基丁酰-3,14-去氢-Z-款冬素酯9个分析物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2.5~2000μg.mL-1(r=0.9999),2.5~80μg.mL-1(r=0.9994),15.62~500μg.mL-1(r=0.9995),25~800μg.mL-1(r=0.9995),50~1600μg.mL-1(r=0.9992),37.5~1200μg.mL-1(r=0.9994),0.195~12.5μg.mL-1(r=0.9991),15.62~500μg.mL-1(r=0.9991),125~4000μg.mL-1(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5.42%~105.0%范围内,RSD均在0.45%~4.5%范围内。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成本低,可用于款冬花中9个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咖啡酸苯乙酯(CAPE)对大肠癌SW480细胞β-连环蛋白相关通路中β-连环蛋白、c-myc和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不同浓度CAPE作用24、48 h后,细胞β-连环蛋白、c-myc及细胞周期蛋白D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经不同浓度的CAPE作用后,SW480细胞β-连环蛋白、c-myc、细胞周期蛋白D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从1.05±0.26下降到0.67±0.10、0.87±0.09下降到0.51±0.14、0.63±0.09下降到0.32±0.14和204±52下降到52±16、111±11下降到52±16、87±7下降到32±12,与对照组(CAPE浓度为0 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24,6.793,7.026,15.936,14.889,14.162,31.147,28.881,6.322,17.647,9.584,P<0.05),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CAPE可干扰β-连环蛋白相关通路,下调β-连环蛋白及通路靶基因c-myc和细胞周期蛋白D1的转录和表达.CAPE抗肿瘤作用可能与下调β-连环蛋白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咖啡酸苯乙酯(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CAPE)在人神经胶质瘤巾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裸鼠胶质瘤模型,观察CAPE在体内对肿瘤的影响.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CAPE对胶质瘤细胞株U251异常Wnt/β-catenin通路及靶基因c-myc的影响.结果:通过对荷瘤鼠模型的观察,发现口服GAPE可以抑制神经胶质瘤的生长.CAPE可以抑制β-catenin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下游靶基因c-myc的mRNA及蛋白表达也相应降低.结论:CAPE可以抑制神经胶质瘤异常Wnt/β-catenin通路中β-catenin基因及c-myc基因的表达,对神经胶质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考察不同季节对蒲公英有效成分咖啡酸、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标准曲线测定法,对不同季节采撷的蒲公英测定其中咖啡酸、总黄酮的含量,以对照品比较其峰面积(咖啡酸)和制定标准曲线(总黄酮),计算含量。结果:春、秋两季采撷的蒲公英含咖啡酸、总黄酮的量远高于夏季采撷的蒲公英含咖啡酸、总黄酮(符合药典规定的药用要求)的量。结论:夏季(7月~8月)采撷的蒲公英不可供药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总咖啡酸酯(Total Caffeoylquinic Acid Ester,TCaf)对IgA肾病(IgAN)大鼠肾脏系膜CD71与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IgAN大鼠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IgAN组)、总咖啡酸酯组(TCaf组)和对照组.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  相似文献   
88.
咖啡酸对大鼠海马神经元铝盐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氯化铝致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观察咖啡酸对神经元铝盐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新生24h内SD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7d后用免疫组化鉴定纯度;并分成空白对照组(NaCl200μmol.L-1)、铝负荷模型组(AlCl3200μmol.L-1)、铝和不同浓度的5-LO抑制剂咖啡酸(10-6、10-7、10-8mol.L-1)混合处理组。以HE染色,MTT测定,LDH漏出率,SOD活性和MDA含量为观测指标。结果神经元纯度超过95%。铝负荷致神经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神经元突起减少变短,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活力降低,LDH漏出明显增多,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咖啡酸能剂量依赖性地减轻铝盐所致的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损伤,提高神经细胞的活力,减少LDH漏出,明显阻遏铝负荷所致的神经元SOD活性的降低和MDA含量的升高。结论咖啡酸对铝负荷所致的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5-LO活性,进而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新疆软紫草的水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MCL-Gel CHP 20P,Sephadex LH-20和ODS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光谱方法(IR、1H-NMR、13C-NMR、MS)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3个酚酸类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化合物Ⅰ [2-(3′-甲氧基-4′-羟基)-苯基-3-羟甲基-6-甲氧基-5-苯并呋喃甲酸]、化合物Ⅱ(咖啡酸四聚体)和化合物Ⅲ(咖啡酸四聚体同分异构体).结论: 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蒲公英颗粒中咖啡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 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磷酸(100:25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流速为1.2ml/min。结果:咖啡酸在0.0100-0.0900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6%,RSD=1.27%(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蒲公英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