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87篇
  免费   5394篇
  国内免费   5657篇
耳鼻咽喉   602篇
儿科学   1164篇
妇产科学   1337篇
基础医学   7335篇
口腔科学   865篇
临床医学   8270篇
内科学   11825篇
皮肤病学   1076篇
神经病学   2470篇
特种医学   20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4篇
外科学   5501篇
综合类   24858篇
预防医学   3702篇
眼科学   799篇
药学   12386篇
  124篇
中国医学   4267篇
肿瘤学   5162篇
  2024年   778篇
  2023年   2498篇
  2022年   2068篇
  2021年   2361篇
  2020年   1927篇
  2019年   2303篇
  2018年   1193篇
  2017年   1980篇
  2016年   2212篇
  2015年   2451篇
  2014年   3428篇
  2013年   3392篇
  2012年   4893篇
  2011年   5141篇
  2010年   4887篇
  2009年   5048篇
  2008年   5433篇
  2007年   5363篇
  2006年   4979篇
  2005年   4781篇
  2004年   4112篇
  2003年   3790篇
  2002年   3022篇
  2001年   2816篇
  2000年   2140篇
  1999年   1824篇
  1998年   1520篇
  1997年   1412篇
  1996年   1283篇
  1995年   1180篇
  1994年   999篇
  1993年   650篇
  1992年   509篇
  1991年   472篇
  1990年   367篇
  1989年   387篇
  1988年   118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儿少卫生     
060357 学龄儿童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变异的分布;0603S8 农村与城市5岁至19岁正常男女心电向量图对比研究;060359 10~12岁正常体重儿童能量代谢的研究;060360 山东省2000年度学生身体发育状况;060361 郑州市初中矮身材学生致矮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02.
研究背景: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有内皮功能障碍,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四氢噻唑产生了多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本研究证实匹格列酮在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非糖尿病病人中提高内皮功能的假设。方法和结果: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交叉设计。入选80 名同时伴有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用定量胰岛素敏感检测指数(QUICK)评价。进一步将患者分为胰岛素敏感和胰岛素抵抗,在每个治疗阶段,患者每天服用匹格列酮45 mg或安慰剂共八周,在每8 周末,进行实验室检查。应用匹格列酮组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QUICK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HDL升高,甘油三酯、自由脂肪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匹格列酮治疗显著提高缓激肽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而不影响对硝普钠的反应。多变量分析显示:只有总胆固醇的变化预示匹格列酮提高内皮活性。结论: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非糖尿病病人中,匹格列酮治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C-反应蛋白,提高内皮血管扩张功能。这些结果并不密切相关,提示匹格列酮对血管的有益作用独立于其对胰岛素敏感性和炎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多态性与儿童佝偻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BsmI多态性分布,以及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关系,探讨其遗传易感性。方法对象为41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和68例健康对照组儿童,均为山西籍汉族儿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 RFLP)等技术测定VDR基因BsmI多态性,比较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并用Hardy 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方法进行基因分布遗传平衡吻合度检验。结果佝偻病患儿组Bb、bb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4.6%和85.4%,健康对照组儿童Bb、bb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9.1%、80.9%。病例组等位基因B、b分布频率分别为7.35%、92.7%,对照组等位基因B、b分布频率分别为9.6%、90.4%,佝偻病组和正常对照组VDR基因型Bb、bb分布频率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间没有显著性差异。BsmI多态性分布极不平衡,bb型最多占80.9%,b位点占90.4%,是优势基因。结论VDR基因BsmI酶切位点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4.
105.
庆大霉素对豚鼠前庭上皮IGF-1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庆大霉素对豚鼠前庭上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其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EGF-1R)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方法,以抗IGF-1及IGF-1R抗体为标记物,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自发修复期IGF-1及IGF-1R的表达变化和分布特点;采用Brdu体内标记和抗Brdu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增殖的变化。结果:IGF-1及IGF-1R在正常成年豚鼠前庭上皮细胞中有低水平表达,庆大霉素损伤后,其表达增多。在1d组IGF-1及IGF-1R表达最强,其后逐渐减少。在正常对照组中无Brdu阳性细胞。各实验组均观察到Brdu阳性细胞,7d组最多。结论:庆大霉素损伤后,豚鼠前庭上皮IGF-1及IGF-1R表达增强,其时程变化与细胞增殖活动密切相关。IGF-1在豚鼠前庭上皮损伤后的细胞增殖中可能起重要信号转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山莨菪碱抗休克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7.
赵志宏  李艳秋 《临床荟萃》1997,12(8):348-350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无禁忌证下,早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氨酰心安片与常规利多卡因预防心律失常比较,发现前者明显减少各种心律失常发生。提出AMI患者不常规静脉点滴利多卡因,应早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以预防心律失常发生,仅在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室上性心运过速时,临时静脉点滴利多卡因,恢复正常后即停用。  相似文献   
108.
心脏手术期间sIL-2R、AAT、PFN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朱兵刘冬妍1宁平1王庆善2谷天祥3张显清3(第二临床学院心脏外科,沈阳110003)关键词心脏手术;心肺转流;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急性期蛋白;α1—抗胰蛋白酶;血浆型纤维连接素开心手术(OH...  相似文献   
109.
110.
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分别测定了正常组、特布他林组、特布他林十曲尼司特组豚鼠的肺组织β受体最大结合力和解离常数,结果显示:给特布他林后豚鼠肺组织β受体发生明显的向下调节.曲尼司特可预防此向下调节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