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38篇
中国医学   2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6 毫秒
51.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枫荷中原儿茶酸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TCC18(250mm×4.6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0.1%冰醋酸溶液(pH3.16,10∶9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0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原儿茶酸进样量在0.00776~0.310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7.68%,RSD=1.51%(n=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半枫荷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2.
周琳 《中国药事》2010,24(1):83-85
目的改进炎立消片中原儿茶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UltimateTMXB-C18,流动相:甲醇-异丙醇-四氢呋喃-1.06%醋酸溶液(20∶8∶7∶95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8nm,柱温:25℃。结果原儿茶酸在0.024-0.204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6),平均回收率:98.19%(n=9),RSD=1.38%。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炎立消片中原儿茶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3.
[目的]建立阳春砂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阳春砂颗粒中的香草酸、原儿茶酸和槲皮苷等成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香草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香草酸在0.103~1.645 μg (r=0.999 6)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N=6)为99.8%(sR=0.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有效控制阳春砂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54.
目的测定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及不同部位有机酸含量,探讨炮制对有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Ecosil C18-AQ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5%冰醋酸(15∶85)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测定原儿茶酸的含量,以乙腈∶15 m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盐溶液=3∶97(磷酸调pH=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测定柠檬酸的含量。结果生五味子、酒五味子、醋五味子中原儿茶酸和柠檬酸含量分别为0.009 8%、0.012 4%、0.012 1%和14.829 3%、14.169 4%、14.365 0%;果肉、种仁中原儿茶酸和柠檬酸含量分别为0.012 3%、0.009 0%和22.881 0%、3.899 0%。结论五味子炮制后原儿茶酸含量明显增加,柠檬酸含量变化不大,有下降趋势。果肉中2种有机酸含量均高于种仁。  相似文献   
55.
5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滇桂艾纳香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滇桂艾纳香中原儿茶酸的方法。方法:滇桂艾纳香水提液醋酸乙酯-乙醇(4∶1)提取,薄层色谱分离,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μbondapak 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19∶80∶1),检测波长260 nm。结果:进样量3.31~41.8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8.05%,RSD=1.94%(n=6)。结论:该法为开发利用滇桂艾纳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7.
目的:建立了五灵脂中活性成分原儿茶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水(5:95);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结果:原儿茶酸的线性范围为0.019 9~0.099 5 μg,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其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和回收率均在允许限定范围内.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为五灵脂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8.
目的:优选丁香叶中原儿茶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原儿茶酸为评价指标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叶中原儿茶酸的含量,并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的影响,优化提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0倍量水,1.5h提取2次,70%醇沉24h后乙酸乙酯萃取。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9.
目的建立血尿片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C1 8色谱柱(250 mm×4.6 mm,5 u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检测波长262 nm,理论板数按原儿茶酸峰计算应不低于3500。结果原儿茶酸进样量在0.045μg~0.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55.2465X-0.0444,r=0.9999,回收率为98.6%,RSD为1.6%(n=5)。结论血尿片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可用于血尿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0.
王伟  张雪  褚文静  杜秀芳  许祺  黄喜茹 《中成药》2011,33(2):266-26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同时测定丹参粉针剂中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和迷迭香酸4种水溶性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TM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5%冰醋酸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8nm.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4种水溶性成分可完全分离.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和迷迭香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64 4~2.630μg(r=0.999 9),0.007 420~0.118 7 μg(r=1.000 0),0.008 770~0.140 3μg(r=1.000 0),0.019 44~0.31l 0μg(r=1.000 0).平均回收率丹参素为101.6%(RSD为1.1%),原儿茶酸为102.2%(RSD为1.8%),原儿茶醛为101.3%(RSD为2.0%),迷迭香酸为100.9%(RSD为1.6%).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4组分分离良好,可用于丹参粉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