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42篇
内科学   91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388篇
预防医学   105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72篇
  1篇
中国医学   192篇
肿瘤学   9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探讨不同针刺部位对痉挛大鼠模型脑和脊髓内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吴氏法制作大鼠痉挛模型,然后予以针刺督脉、患侧和督脉加患侧穴位,每天1次,连续3周.采用毛细管电泳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脑和脊髓内Glu、Asp、Cly、GABA、5-HT、NE含量.结果针刺患侧加督脉能明显升高痉挛大鼠模型脑内Cly、GABA、5-HT含量(P<0.05或0.01),降低Glu含量(P<0.05),对Asp有降低作用趋势;针刺患侧也能升高脑内Cly、GABA含量(P<0.05或0.01),对Glu、Asp有降低作用趋势;针刺督脉对脑内Gly、GABA、Glu、Asp有一定影响,但无统计学差异.三种针刺方法对NE均无明显影响(P>0.05).针刺患侧加督脉能明显升高脊髓内GABA含量,降低Glu含量(P<0.05);针刺督脉或患侧对脊髓内Gly、GABA、Clu、Asp无明显影响(P>0.05);3种针刺方法对脊髓内5-HT和NE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针刺患侧加督脉在改善痉挛大鼠脑和脊髓内与痉挛有关的兴奋性、抑制性和调节性神经递质含量方面优于单纯的针刺患侧或督脉组,选取患侧和督脉穴位进行针刺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2.
吕小华  陈科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F0003-F0004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injection SalViae mihiorrhizae,IsM)联合乌司他丁对大鼠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效果.方法 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P组、复方丹参注射液组(I组)、乌司他丁组(U组)和复方丹参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I U组).AP、I、U和(I u)组大鼠制模,I,U和I U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观察各组血淀粉酶、脂肪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观察胰腺病理改变;测定胰腺湿重干重比.结果 AP组SOD明显下降,其余各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胰腺病理性损伤较重.与AP组比较,I和U组血淀粉酶、脂肪酶、TNF-α、病理学评分均降低,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减轻,胰腺湿重干重比增加,MDA降低,SOD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I U组上述指标改善较I组和U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复万丹参注射液和乌司他丁联用治疗急性胰腺炎时两者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疗效较分别单独使用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亚砷酸钠和香烟烟气溶液联合作用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它们对这2种基因表达的影响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 按照2×2析因设计将大鼠淋巴细胞分为4组:亚砷酸钠单独作用组、香烟烟气溶液单独作用组、两者联合作用组和对照组.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的Bcl-2和Bax表达,利用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同时采用2×2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研究两者的交互作用.结果 亚砷酸钠和香烟烟气溶液单独作用或者联合作用都能够使细胞Bcl-2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增加、凋亡细胞数增加.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种毒物对Bcl-2蛋白表达、Bax蛋白表达、凋亡细胞数均存在交互作用,交互作用方式为协同作用.结论 亚砷酸钠和香烟烟气溶液对大鼠淋巴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交互作用方式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大鼠鞘内阿米洛利及混合可乐定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能。【方法】102只SD大鼠,体质量(250—300g),随机分成17组(n=6):对照组、阿米洛利组、可乐定组、混合药物组、拮抗组等。鞘内置管后7d制作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SNL模型)。建立疼痛模型前(基础值)、建立疼痛模型后1,3,5,7d及鞘内给药后测定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应阈值。计算各药物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及95%的可信区间。使用Isobolographic评价药物的相互作用。【结果】鞘内单独注射阿米洛利(12.5~100μg)或可乐定(0.5~10μg)可产生时间、剂量依赖性的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P〈0.05);鞘内阿米洛利和可乐定混合,可以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鞘内育亨宾(20μg)预处理可以拮抗鞘内阿米洛利、可乐定及阿米洛利混合可乐定的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P〈0.05)。【结论】鞘内单独注射阿米洛利、可乐定可以产生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的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鞘内注射阿米洛利可以增强可乐定的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晚期肝癌新疗法皮下植入中人氟安联合静滴亚砷酸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治疗组33例晚期肝癌和术后或介入术后复发的病例,一次皮下植入中人氟安400mg-480mg;静滴亚砷酸(三氧化二砷)每日10mg,连用14天为一疗程,每4周-6周重复,评价疗效、毒副反应、生存质量(KPS评分)、生存期等情况,与对症治疗组46例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33例病例均能耐受,其中完成3疗程7例(21.21%),2疗程14例(42.42%),1疗程12例(36.36%);出现胃肠道反应(腹胀或加重,或伴恶心、呕吐)12例(36.36%);肝功能异常或黄疸加重10例(30.30%);Ⅰ°-Ⅱ°骨髓抑制9例(27.27%);植入区皮肤非感染性皮炎22例(66.67%),其中并感染4例(12.12%),KPS提高17例(51.52%),稳定7例(21.21%),下降9例 (27.27%);CT或MRI评价:CR 0例,PR 8例(24.24%),NC 13例(39.39%),PD 12例(36.36%),临床获益(显效)(CR PR NC)21例(63.36%),中位生存期6.7月,比对照组的3.4月长,P<0.01.结论:初步临床研究表明,皮下植入中人氟安联合静滴亚砷酸治疗晚期肝癌有63%显效率,平均延长寿命3月余,两药有协同作用,毒副反应轻,能耐受,值得进一步扩大临床研究和加强机理探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Fhit、Survivin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hit,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从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鳞癌中,Fhit失表达率和Survivin表达均递增,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Fhit失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肿瘤病理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P>0.05).Survivin表达与宫颈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宫颈鳞癌中Fhit的失表达和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Fhit 失表达发生在CIN期,可为宫颈癌早期诊断方法之一.Survivin则参与了宫颈癌发生、侵袭和转移的过程.Fhit与 Survivn的表达异常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镇肝熄风汤处方组成的特点和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综合治疗法,在西医基础治疗上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法。结果:镇肝熄风汤与西医常规治疗有协同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68.
脑胶质瘤传统的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以放化疗,但疗效及预后很不乐观。由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应用,加上近年来神经导航、影像学特别是脑功能成像、神经电生理监测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最大范围切除肿瘤而又能最大程度的保护脑功能已成为现实。但由于大部分胶质瘤具有浸润生长及恶性变的特性,术后复发在所难免目前多采用神经导航、荧光引导下手术技术,术中辅以基因治疗、光动力学治疗、间质内放、化疗以及术后放、化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协同作用,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9.
李成存  张栋  李敏 《肿瘤》2008,28(2):136-138
目的:检测CD44V6、β-catenin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人骨肉瘤细胞侵袭及转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骨肉瘤、15例骨软骨瘤、15例正常骨组织中CD 44V6、β-catenin的表达。结果:骨肉瘤组织中CD 44V6、β-catenin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骨软骨瘤及正常骨组织(P〈0.01);两者的表达分别与骨肉瘤临床分期、肿瘤转移及2年内死亡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术前化疗无关(P〉0.05);两者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CD 44V6、β-catenin在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可能在骨肉瘤细胞侵袭、转移的过程中起协同作用;联合检测CD 44V6、β-catenin可以作为骨肉瘤诊断及其转移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70.
环氧化酶-2和糖蛋白P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OX-2和P-gp在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及P-gp在70例B-NHL和25例良性淋巴结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COX-2蛋白及P-gp在B-NH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9%(30/70)和34.3%(24/70),在对照组的阳性率表达率分别为8%(2/25)和4%(1/2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NHL患者COX-2和P-gp的表达呈正相关(r=0.758,P<0.05).COX-2和P-gp均阴性表达的B-NHL患者化疗疗效及5年生存率均高于两者阳性表达患者.COX-2和P-gp共同表达为独立于IPI的独立预后因素,与患者的生存期呈负相关(χ2=13.363, P<0.0001). 结论 COX-2和P-gp在B-NHL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且两者阳性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