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32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4篇
  6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苏州市立医院充分发挥医联体资源共享优势,紧密协作,主动作为,建立起以医联体助力三级疫情防控网建设新机制。为切实深化后疫情时代下医联体联动模式,医院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分级诊疗为目标,积极探索“市立医院模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面、连续、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72.
阐述了该院通过开展医联体单位“三基”知识竞赛,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效提升基层医师临床技能水平,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带教能力和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发挥核心医院引领作用、完善配套措施和协调机制等方面,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紧密型医联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我院发挥紧密型医联体作用助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具体做法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在治理体系,政策支持,内涵建设等多方面工作的开展,有效保障和提高了基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能力。结论:紧密型医联体的建设有效促进了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同时在助力基层社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74.
苏北人民医院紧密托管两家基层医院,经过前期调研、签订协议,派驻干部进驻、成立托管管理理事会。运营过程中,通过延伸苏北人民医院管理模式、提高品牌效应、加强经营管理、落实技术帮扶、加快人才培养、推进医联体信息平台建设。本文分析紧密托管模式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对策和建议,探索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同步发展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以期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75.
介绍慢病管理现状,构建医联体慢病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系统架构,阐述系统功能及效果,通过重构慢病服务流程,推行合理有序分级诊疗模式,实现疾病管理与健康管理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76.
为实现卫计委建设医疗区域诊疗中心,逐步实现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公立医院改革要求,通过远程托管医联体的建设实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克拉玛依中心医院的共同进步.分析总结远程科室托管医联体建立两年后,远程托管模式的优缺点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7.
医联体作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医联体,探索以学科一体化为引导的多层面医联体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设方法和思考,希望为我国中医医联体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8.
医联体建设是落实分级诊疗、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有效举措,本文总结徐州市儿童医院组建淮海地区儿童专科医联体相关工作,分析专科医联体建设特殊性。经问卷调查,居民对分级诊疗认知水平不理想,医联体内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做好医联体工作推进分级诊疗,需要政府充分发挥职能,医疗机构及全社会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79.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中央医改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大健康理念盛行?健康中国建设如火如荼之际,分析县级公立医院的定位与发展十分必要和重要?大健康时代背景下县级公立医院要从性质?功能和结构三个方面把握好定位:承担县域公益任务,体现政府意志;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保障基层居民健康;建立县域内县—乡—村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当前县级公立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规划?定位?学科?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成为制约其进一步改革发展的主要障碍,大健康时代背景下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建立县域医联体和健康守门人制度;以能力建设为基础,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县域一体化?连续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方面采取措施,寻求新的发展突破,引领县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