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31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567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214篇
妇产科学   106篇
基础医学   824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1396篇
内科学   2086篇
皮肤病学   79篇
神经病学   297篇
特种医学   4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658篇
综合类   3941篇
预防医学   384篇
眼科学   89篇
药学   1487篇
  3篇
中国医学   1462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480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592篇
  2008年   560篇
  2007年   644篇
  2006年   727篇
  2005年   758篇
  2004年   742篇
  2003年   770篇
  2002年   806篇
  2001年   801篇
  2000年   832篇
  1999年   783篇
  1998年   729篇
  1997年   619篇
  1996年   506篇
  1995年   272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急性胰腺炎与内皮素、一氧化氮和氧自由基关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 (AP)与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和氧自由基关系。方法 急性胰腺炎 71例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ET、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并与健康体检者 15例作对照。结果 急性胰腺炎血浆ET、NO明显升高 ,而SOD明显降低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且重症胰腺炎的ET和NO增高、SOD降低尤为明显 ,与轻症胰腺炎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血浆的ET、NO和SOD异常消长在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高温、噪声及复合因素对大鼠血浆及肺组织中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对80只Wistar大鼠进行检测(每组暴露1h).结果:(1)对照组、高温组、噪声组及复合因素组血浆ET含量分别为821.5±49.3、786.8±46.0、823.6±58.6及703.1±29.6pg/mL,复合因素组血浆ET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2)对照组、高温组、噪声组及复合因素组肺ET含量分别为21.6±7.6、53.6±15.1、45.1±7.1及17.2±2.3pg/mg ww,噪声组肺ET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噪声组肺ET含量明显升高与噪声使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加,肺组织缺氧有关.ET是目前已知最强的支气管收缩剂,故强噪声可引发支气管哮喘.ET对心肌具有剂量依赖性正性肌力作用,可使血浆中加压素,肾上腺素水平增加,复合因素组血浆ET含量下降可能会使心肌收缩力减弱,血压下降,进而出现心慌、头晕、疲乏等症状,使工作耐力下降.  相似文献   
93.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前后血管活性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是心血管系统一种常见病,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其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一直是各国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相继发现了许多参与机体生理、生化代谢的活性物质,而不稳定心绞痛的病理改变可能与多种生物活性肽有关。本研究通过4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前后血浆中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及P物质(SP)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了UAP发生与血管活性肽及神经内分泌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42例…  相似文献   
94.
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大鼠腹主动脉狭窄和高盐摄入引起高血压模型上,观察到口服牛磺酸治疗4周后均明显降低平均动脉压和收缩压,42.2%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并能抑制EH患者和高血压大鼠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II(AII)水平的升高,增加高血压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主动脉组织中的牛磺酸含量.以上结果表明,牛磺酸在降压作用同时伴有缩血管物质的降低和舒血管物质的增加,为以牛磺酸作为降血压辅助药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测定了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并与14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发现: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血浆内皮素升高(P<0.01),而且其浓度与梗塞灶体积大小呈正相关;脑动脉硬化症组血浆内皮素水平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血浆内皮素高于无高血压病史者(P<0.05),说明内皮素可能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并可能作为病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对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我们对 2 4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二重滤过血浆置换 ,观察治疗前、治疗后患者血脂、血浆内皮素 1 (ET 1 )、一氧化氮 (NO) ,并利用高分辨超声血管检测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比。结果 高脂血症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百分比显著小于对照组 [(1 0 .1 8± 6 .1 4 ) %vs(1 5 .6 1 +4.0 8) % ,P <0 .0 1 ],治疗后复查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百分比明显改善 [(1 4 .85± 5 .76 ) %vs(1 0 .1 8+6 .1 4 ) % ,P <0 .0 5 ];高脂血症组血浆ET 1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NO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后血浆ET I明显低于治疗前 ,而NO则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相关分析表明 ,治疗前后ET 1的差值与肱动脉的反应性呈明显正相关 (r=0 .5 7,P <0 .0 1 ) ,舒张压的水平与肱动脉的反应性呈负相关 (r=- 0 .4 6 ,P <0 .0 5 )。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存在内皮功能受损 ,ET 1 /NO的异常产生可能与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血浆置换是一种可明显改善高脂血症内皮功能障碍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7.
本文检测了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结果发现原发性高血压Ⅰ、Ⅱ期组和冠心病心功代偿组血浆ET值与正常对照组无著差异;高血压Ⅲ期组及冠心病心衰组血浆ET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例冠心病心衰患者治疗后血浆ET水平明显降低。提示ET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严重并发症及冠心病心衰的发生和发展。冠心病患者血浆ET浓度与心功不全程度有关;高血压病患者血浆ET浓度与血压高低无关。  相似文献   
98.
99.
研究血内皮素-1(ET-1)的浓度与小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关系。42例小儿室间隔缺损心内直视修术病便,围术期采用免疫法测定血浆ET-1。结果:血浆ET-1明显高于正常,而主动脉血样ET-1略高于肺动脉血样中ET-1。肺动脉高压组术前ET-1明显高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P〈0.01)。逐步回归发现ET-1与肺循环流量和脉动脉压力呈线性相关。动态观察发现体外循环约束时ET-1较转流前升高,术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内皮素(ET-1)、P-选择素、肌钙蛋白I(CTn1)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中的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ET-1,流式细胞术测定P-选择素,Access化学发光测CTn1,共检测23例AMI患、21例UA患及28例健康对照。结果:AMI组的ET-1、P-选择素、CTn1值均显高于对照组(P<0.05-0.005);UA组的ET-1、P-选择素显高于对照组(P<0.05);UA组的CTn1与对照组差异无显性(P>0.05);UA组的P-选择素、CTn1显低于AMI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P-选择与CTn1相关,相关系数r=0.404,P<0.01。结论:ET-1、P-选择素是检测血栓前状态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