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31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567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214篇
妇产科学   106篇
基础医学   824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1396篇
内科学   2086篇
皮肤病学   79篇
神经病学   297篇
特种医学   4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658篇
综合类   3941篇
预防医学   384篇
眼科学   89篇
药学   1487篇
  3篇
中国医学   1462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480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592篇
  2008年   560篇
  2007年   644篇
  2006年   727篇
  2005年   758篇
  2004年   742篇
  2003年   770篇
  2002年   806篇
  2001年   801篇
  2000年   832篇
  1999年   783篇
  1998年   729篇
  1997年   619篇
  1996年   506篇
  1995年   272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检测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48例不稳定型绞痛(UAP)、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及26例健康人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前列环素(PGI2)的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浓度,分析各组间差异。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浆ET增高的同时,血NO、6-keto-PGF1α下降,尤以AMI第1天和UAP患者为明显。认为冠心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其分泌的ET与NO、PGI2失衡,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促发了UAP和AMI的发生。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时肾脏自分泌内皮素 (ET)的变化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结扎胆总管(BDL)制备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 ,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鼠仅行假手术。分别于术后 5、1 0及 1 5d ,两组各取 1 0只大鼠检测其肾脏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 (CPAH)、菊粉清除率 (CIN)和钠排泄分数 (FENa+) ,并用鲎试剂法测定血浆内毒素 (EX)水平 ,放射免疫法测定肾动、静脉血浆及肾组织中ET 1含量。结果 ①实验组术后 5d仅FENa+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 ,术后 1 0d起 ,CPAH、CIN及FENa+呈进行性下降 ,术后 1 5dFENa+已较对照组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②实验组术后血浆EX水平呈进行性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③实验组术后肾动脉血浆ET 1水平呈持续性降低 ,而肾静脉血浆及肾组织中ET 1含量呈持续性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④血浆EX水平与肾组织ET 1含量呈正相关 (r =0 .762 4 ,P<0 .0 1 ) ,肾组织ET 1含量与CPAH和CIN呈负相关 (r=- 0 .883 2 ,P<0 .0 1 ;r =- 0 .945 2 ,P<0 .0 1 )、与FENa+呈正相关 (r=0 .873 4 ,P<0 .0 1 )。结论 内毒素血症及其诱导的肾内ET分泌增加在阻塞性黄疸所致大鼠肾损害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3.
头皮针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头皮针对脑缺血模型大鼠内皮素 - 1 ( ET- 1 )的影响 ,并与电针组比较。方法 :Wistar大鼠 5 0只 ,随机分正常、假手术、模型、电针、头皮针五组 ,每组 1 0只 ,后四组均于造模后 72小时、1 0天、1 5天取血测 ET- 1 ,并与手术后 6小时测定值进行比较 ;前三组不治疗 ,后两组造模后分别用电针与头皮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 ET- 1测定值。结果 :神经功能评分 ,术后 1 0天与 1 5天 ,治疗组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0 .0 1 ) ,电针组与头皮针组 ET- 1测定值无明显差异。对ET- 1的影响 ,术后 72小时及 1 0天时 ,治疗组 ET- 1明显低于模型组 ( P<0 .0 5 ) ,头皮针组明显低于电针组 ( P<0 .0 5 )。结论 :头皮针可在脑缺血早期就明显降低血浆 ET- 1含量 ,这可能是头皮针减轻脑缺血损伤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4.
脑出血患者血TNF-α、ET、NSE水平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研究旨在通过观察脑出血(intracerabral hemorrhage.ICH)患者血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ET(endothelin.ET)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NSE)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5.
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测定4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智  吴红 《重庆医学》2002,31(12):1267-1268
内皮素 (Endothelin ,ET)是一种由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多肽 ,近年来发现是一种效应最强、持续时间最久的血管收缩物质 ,尤其在缺血、缺氧、高凝状态、肾上腺素等因素的作用下其血浆浓度明显升高。初步发现可能是一种内源性致病因素。我们对 4 0例糖尿病患者作血浆内皮素测定 ,观察其与糖尿病脑、眼、心、肾微血管病变的关系。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糖尿病组 4 0例 ,男 16例 ,女 2 4例 ,年龄 30~ 78岁 ,平均年龄 (6 1.75± 10 .2 5 )岁 ,病程 1月~ 2 4年。本组病人均为住院患者 ,其诊断均符合…  相似文献   
66.
肺挫伤致肺水肿患者血浆中E-SLT,IL-8,TNF-α和ET-1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本研究观察胸部外伤所致肺水肿病人血中E-选择素、TNF、白细胞介素-8和内皮素的变化.方法用固相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免技术共测定了24例胸部外伤病人在治疗前后血中E-选择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内皮素浓度.结果临床肺水肿病人血中E-选择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内皮素的浓度在发病时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愈后恢复正常,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E-选择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内皮素在肺水肿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随着这些因子的升高出现肺水肿并逐渐加重,这些因子降低后肺水肿逐步消失.因此对这些因子的检测有助于估计病情和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内皮素A受体mRNA在胃黏膜微循环血管上的表达 ,探讨内皮素及其受体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胃黏膜微循环的调节机制。方法应用mRNA原位杂交确定内皮素A受体的部位 ,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门静脉及外周血浆内皮素水平随门静脉压力升高而降低。胃黏膜内皮素A受体mR NA主要在黏膜基底部的微循环前微动脉和后微静脉血管壁表达 ,其中动脉表达明显强于静脉。其表达与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 (r =0 86 9,P <0 0 5 ) ,与门静脉及外周血内皮素水平呈负相关 (r =-0 797、- 0 74 1,P <0 0 5 )。结论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外周及门静脉血浆内皮素水平进行性降低 ;胃黏膜微循环内皮素A受体mRNA表达量增加 ,呈现上调趋势 ;内皮素及其受体mR NA表达变化可能与胃黏膜微循环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68.
内皮素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皮素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涂响安余明年谢佛龙赵志毅冯家骅何炳辉彭轼平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检测大鼠左肾动脉夹闭60分钟致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ARRI)模型其血浆和肾组织内皮素(ET)水平变化,以探讨ET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  相似文献   
69.
现将不同民族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ET)及动态血压(ABP)水平分析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资料: (一)正常对照组35例(男24,女11)。年龄55.3±7.2岁。均排除了心肺、肝肾、脑血管病的健康体检者。 (二)原发性高血压(EH)组:汉族30例(男20,女10)。年龄56.7±10.5岁。维族30例(男22,女8),年龄55.2±6.7岁。哈族25例(男18,女7),年龄56.6±7.6岁。按WHO1978年拟定的诊断及分期标准确诊。其中EHⅠ期30例,EHⅡ期55例。 二、方法: (-)标本收集:受试者停用降压药物一周,于晨8时空腹取肘静脉血3ml注入含抗凝剂和抑肽酶的试管中离心,取血浆,-20℃贮存待测。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前后血管内皮分泌功能变化及可能的治疗机理。方法 :用PS制剂固尔苏治疗 18例NRDS患儿 ,于治疗前 3 0min ,治疗后 1、 6、 12、 2 4h ,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 (一氧化氮 )、放射免疫法测定ET (内皮素 )、 6 K PGF1α (6 酮前列环素 )。结果 :固尔苏治疗后患儿NO、 6 K PGF1α明显升高 ,ET明显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治疗后 1、 6、 12、 2 4hNO、6 k PGF1α、ET各组间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PS治疗NRDS的机理可能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发挥作用 ,为用外源性NO吸入和静注前列环素辅助治疗NRDS提供可能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