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6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79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681篇
基础医学   245篇
临床医学   525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6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43篇
综合类   1393篇
预防医学   8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29篇
  7篇
中国医学   24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60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焦虑、抑郁的方法.方法 将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72例女性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 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医生、护士及心理咨询师通过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中社会关系、身心关系及耐受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微信平台干预可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妊娠的诊治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IVF-ET周期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妊娠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超声表现、治疗方式及妊娠结局等。结果(1)本研究50例患者中10例(20.0%)无明显症状,16例(32.0%)表现阴道流血,13例(26.0%)出现下腹痛或腹胀,11例(22.0%)出现阴道流血伴下腹痛或腹胀。(2)治疗探查发现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2例,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壶腹部妊娠34例,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峡部妊娠4例。(3)50例患者均通过阴道超声初步诊断,异位妊娠超声表现包括1例妊娠囊、5例卵黄囊、6例胚芽、16例心管搏动、22例附件区混合性包块。(4)39例腹腔镜手术中31例宫内妊娠存活,随访妊娠结局为2例早产,24例足月活产,5例继续妊娠;8例终止妊娠(7例流产、1例畸形引产)。7例开腹手术中3例宫内妊娠足月活产,4例流产。4例介入治疗后宫内妊娠1例早产、2例足月活产、1例流产。治疗后宫内妊娠总存活率为74.0%(37/50)。随访足月及早产婴儿健康状况良好,未发现先天畸形。(5)比较不同输卵管部位(间质部组、壶腹部组、峡部组)异位妊娠治疗后的宫内妊娠结局,3组间宫内妊娠存活率、早产率、终止妊娠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6)除1例因胎儿畸形引产外,将剩余患者根据治疗后是否流产分为流产组(n=12)与宫内妊娠存活组(n=37),分析两组妊娠结局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显示,超声表现、治疗时孕周与妊娠结局有统计学相关(P<0.05),而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孕次、产次、盆腔病变史、输卵管手术史、移植胚胎类型、临床症状、宫外包块平均直径、异位妊娠部位及治疗方式并不显著影响妊娠结局(P>0.05)。结论阴道超声对宫内妊娠合并输卵管妊娠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孕早期尽早检查可以排除合并的异位妊娠对宫内妊娠的影响,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3.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生殖医学领域已不再单纯追求临床妊娠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选择性单胚胎移植(eSET)既不影响整体成功率,又可以显著降低多胎妊娠。应用eSET已成为全球的发展趋势,但仍有诸多阻碍如患者偏好、胚胎筛选、经济因素等。本文将对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推动其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对IVF/ICSI鲜胚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生殖中心初次接受IVF/ICSI助孕治疗的2110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鲜胚移植后是否使用间苯三酚,分为间苯三酚组(n=474)和对照组(n=1636);各入组患者再根据鲜胚移植的胚胎类型不同,分为卵裂期胚胎移植组和囊胚期移植组2个亚组。比较各组患者IVF/ICSI鲜胚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多胎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及胎儿畸形率等。结果间苯三酚组多胎妊娠率及活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早期流产率及晚期流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种植率以及异位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卵裂期胚胎移植间苯三酚组多胎妊娠率及活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囊胚移植间苯三酚组的种植率及活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卵裂胚胎移植中正常对照组新生儿畸形率为0.31%(2/637),而间苯三酚组中未发现新生儿畸形(P<0.05)。结论IVF/ICSI鲜胚移植周期使用间苯三酚能显著降低流产率、增加活产率,且未发现胎儿致畸作用,能明显改善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分析中医药多途径介入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后拟再次接受IVF-ET拮抗剂方案低预后(肾阴虚肝郁血瘀证)患者卵巢功能、中医证候及自然受孕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拟再次接受IVF-ET拮抗剂方案助孕且符合纳入标准的肾阴虚肝郁血瘀证低预后患者128例,按随机对照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64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脱氢表雄酮(DHEA)治疗,观察组采用多途径中医药(口服中药汤剂+耳穴贴压+补肾活血方导法)治疗。经过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后,收集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评估相关指标,中医证候评分和自然受孕情况。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基础卵泡刺激素/基础黄体生成激素(bFSH/bLH)值、基础雌二醇(bE2)、窦卵泡数(AFC)、获卵数、正常受精数、优胚数、中医证候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对照组患者bFSH/bLH、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bFSH、bE2、AFC值、获卵数、正常受精数、优胚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FSH、bFSH/bLH、bE2、AFC、正常受精数、优胚数、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而获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自然受孕3人,而对照组无自然受孕者。结论 对于IVF-ET失败后,拟再次接受IVF-ET拮抗剂方案的肾阴虚肝郁血瘀证低预后患者,通过多途径的中医药干预,可以降低bFSH、bFSH/bLH值、改善bE2水平,增加AFC、获卵数、正常受精数和优胚数,改善卵巢功能、月经状况和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使部分患者在再次进周前自然受孕,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既往剖宫产史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分娩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6月第901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拮抗剂方案行IVF-ET助孕女性共641个取卵周期(337个新鲜单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既往剖宫产史或阴道分娩史分为两组,顺产组:331取卵周期(166个新鲜单胚胎移植周期);剖宫产组:310个取卵周期(171个新鲜单胚胎移植周期)。分析两组基本资料、临床结局和围产期结局。结果 两组新鲜移植对象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基础促卵泡生成素(FSH)、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基础雌二醇激素(E2)、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窦卵泡数(AFC)、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分娩孕周、早产率、胎儿出生体质量及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每取卵周期累计妊娠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剖宫产组新鲜周期因宫腔积液原因取消移植的比例高于顺产组(8.63%比1.82%,P<0.05)。结论 剖宫产史对IVF-ET助孕女性单胚胎移植后的临床...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总结卵巢过度刺激征(OHSS)临床表现及相应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10例OHS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OHSS大多数发生在超促排卵治疗后,表现为腹胀、腹水、尿少、血液浓缩、低蛋白血症、血浆高雌激素水平,经严密监护、对症及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及黄体囊肿穿刺抽液术等治疗后治愈。结论 对OHSS的治疗应是预防为主,及早给予相应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并治愈。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治疗不育症的胚胎结局。方法:对我中心1999年1月对2001年3月进行的291个ICSI治疗周期(实验组)和352个常规体外受精(IVF)周期(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受精率分别为75.7%和73.2%,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的卵溶解率分别为10.6%和7.9%。实验组稍高,但差异不显著(P=0.238)。(2)实验组和对照组超过20%碎片的胚胎率分别为41.2%和35.6%,两组的差异不显著(P=0.137);两组的囊胚形成率分别为41.3%和55.8%,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3)实验组的临床妊娠率为34.7%,略低于对照组39.9%的结果,但差异不具显著性(P=1.744),实验组的宫内胚胎停育和自然流产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亦不具显著性(8.9%vs13.4%,P=0.079)。结论:实验组可获得较稳定的临床妊娠,是治疗男性不育症等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评估 ICSI与 IVF后的卵子受精和胚胎发育,了解不明原因不孕的病人在同一治疗周期中,通过 ICSI受精的胚胎是否较 IVF更好。方法 将 30例不明原因不孕的病人同一周期的卵子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 ICSI和 IVF授精,比较各组间卵子的受精和胚胎质量。结果 不明原因不孕中 IVF授精后发生受精障碍 3例,占 10% (3/30),而 ICSI授精后无受精障碍发生; ICSI授精组与 IVF授精组比较,卵子受精率无明显差异,而 a类胚胎率差异显著 (P  相似文献   
70.
目的 为临床治疗不孕症建立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动物模型。方法和结果  1995年 11月开始对小鼠受精卵进行体外培养 ,至 1998年 6月成功地建立了动物模式。结论 根据小鼠受精卵的发育来检测培养液的质量 ,了解仪器设备、周围环境是否适合胚胎的生长 ,将此作为IVF -ET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