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3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368篇
中国医学   9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目的?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来鉴定广地龙及其混伪品。方法?提取广地龙及其混伪品的DNA。利用通用引物COⅠ序列对广地龙及其混伪品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双向测序。通过比对广地龙及其混伪品的COⅠ序列,找出广地龙的变异位点,设计出广地龙的特异性引物,用于广地龙及其混伪品的鉴定。对PCR反应条件退火温度、循环次数、DNA模板量和Taq酶用量进行适应性考察。结果?COⅠ序列不存在特异性,不同物种、不同品种的动物药均可扩增出750?bp大小的片段,无法鉴定广地龙及其混伪品。通过比对广地龙及其混伪品的COⅠ序列,设计出广地龙的特异性引物PA-f/PA-r。在建立的PCR反应体系中,只有广地龙可以获得574?bp的基因片段,其他混伪品未扩增出相应条带。结论?设计的广地龙特异性引物可以准确、成功鉴别广地龙,与其他混伪品区分,为广地龙的品种鉴别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中国药房》2018,(1):77-80
目的:考察利用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对羚羊角及其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定的可行性。方法:收集4个地区的羊角类整角、不完整角样品,共7个。比较样品骨塞部位和角质层部位DNA的提取效果,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以通用引物LCOⅠ490、HCO2198扩增样品的COⅠ基因,通过凝胶电泳、纯化(取750 bp条带)、测序后,以COⅠ基因作为条形码比对序列,采用NCBI数据库中的Blast软件在线比对,确定收集样品的具体物种。结果:样品以角质层部位进行DNA提取的效果较好(DNA浓度为15.7~22.6 ng/μL,260 nm/280 nm吸光度值为1.73~4.72);在线比对结果显示,所有样品COⅠ基因的相似性均达到99%,其主要来源于赛加羚羊、藏羚羊、普氏原羚、山羊、绵羊等羊类的角。结论:基于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可用于羚羊角及其混伪品的鉴定,该技术为羊角类药材的鉴定提供了一种准确、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为正确鉴别犀牛角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教科书和查找相关资料,整理出犀牛角块的鉴别特征,并用于实践。结果:成功鉴别出一犀牛角块伪品。结论:犀牛角块的鉴别特征在实践中具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目的:鉴别薏苡仁的真伪。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法对薏苡仁和4种伪品草珠子、小麦、大麦、高粱米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结果显示,薏苡仁与小麦、大麦、高粱米在薄层色谱条带上加以区分。薏苡仁和同属的草珠子在薄层色谱鉴别中难以辨别,进一步采用指纹图谱区分。结论:建立的鉴别方法,可准确区分薏苡仁及其常见伪品,为薏苡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冷背药材作为宝贵的药材资源,但因其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导致其鉴别成为中药鉴定中的难题,因此亟需建立冷背药材的鉴别方法。该研究利用DNA特征序列(DSS)标记,建立一种冷背药材木槿皮基原植物木槿及其混伪品的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别方法。方法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分析获得木槿皮的候选DSS标记,使用DNA测序手段对DSS标记进行验证,基于得到的可靠DSS标记设计木槿皮基原植物特异性鉴别引物,对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耐受性和适用性的考察。结果 将扩增产物的测序结果与DSS比对后得到了1个可用于鉴定木槿的DSS标记,揭示了木槿正混伪品的区别特征,根据DSS标记设计出一对木槿正品特异性鉴别引物,使用该引物进行PCR扩增和凝胶电泳后木槿均出现约270 bp的单一明亮条带,而其4种混伪品均无此条带。结论 该研究得到的1个DSS标记可用于木槿的真伪鉴定,基于此DSS标记设计的特异性鉴别引物可准确、简便的鉴别木槿皮的基原植物及其混伪品,为木槿正伪品的分子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76.
运用性状、显微、T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菟丝子及其伪品牌属草籽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77.
巴戟天为常用中药,具有补肾壮阳,强筋骨的功效,来源于茜草科巴戟属植物巴戟天的根。目前,在市场上发现有同科植物羊角藤的根及全株伪充巴戟天使用。为了防止伪品的充用,对两者的形状特征、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及理化鉴定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8.
因麝香的规格较多且货源紧缺价格不菲,掺伪时有所见,所以鉴别麝香的真伪优劣,探究麝香的药理以及合理应用,对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麝香来源于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麝香其性辛温,香气浓烈而特异,主要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  相似文献   
79.
洪俐 《中国药业》2007,16(12):57-57
介绍牵牛子的正品及伪品在性状鉴别、产地分布及成分等方面的区别,为临床鉴别牵牛子真伪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80.
李宏娜 《黑龙江医药》2007,20(4):330-331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中药丹参各成分的结构组成、质量鉴别研究,炮制加工、临床应用等,对其伪品鉴别也有很明确的方法,以便于丹参药用价值进一步研究与开发,为人类所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