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88篇
  免费   3399篇
  国内免费   2592篇
耳鼻咽喉   102篇
儿科学   318篇
妇产科学   415篇
基础医学   1649篇
口腔科学   369篇
临床医学   6996篇
内科学   4496篇
皮肤病学   307篇
神经病学   685篇
特种医学   13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2109篇
综合类   16754篇
预防医学   5931篇
眼科学   242篇
药学   15233篇
  88篇
中国医学   9064篇
肿瘤学   1667篇
  2024年   514篇
  2023年   1735篇
  2022年   1613篇
  2021年   1870篇
  2020年   1782篇
  2019年   1849篇
  2018年   1005篇
  2017年   1729篇
  2016年   1701篇
  2015年   2113篇
  2014年   3037篇
  2013年   2994篇
  2012年   3831篇
  2011年   3870篇
  2010年   3599篇
  2009年   3597篇
  2008年   4180篇
  2007年   3618篇
  2006年   3438篇
  2005年   3317篇
  2004年   2400篇
  2003年   2259篇
  2002年   1762篇
  2001年   1618篇
  2000年   1271篇
  1999年   987篇
  1998年   841篇
  1997年   754篇
  1996年   768篇
  1995年   655篇
  1994年   574篇
  1993年   446篇
  1992年   394篇
  1991年   373篇
  1990年   325篇
  1989年   317篇
  1988年   164篇
  1987年   163篇
  1986年   118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 (DADS)对人胃癌 MGC803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 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 DADS对 MGC80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 DADS对 MGC803细胞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 30、 60、 90 mg/L DADS分别作用于 MGC803细胞 72 h后,抑制率为( 31.58± 2.20)%、( 53.87± 4.50)%和( 81.58± 1.70)%;随着 DADS浓度的增加, MGC803细胞的 G0/G1期比率下降 ,G2/M期的细胞比率逐渐上升.结论 DADS对 MGC803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能使其细胞周期阻滞于 G2/M期.  相似文献   
82.
沈萍  楼华英 《吉林医学》2006,27(6):613-613
新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极易发生局部感染。有资料表明,在1200例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者占66%-87.5%,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新生儿脐带有二条动脉。一条静脉,周围有胶质样的高蛋白组织,营养丰富,细菌极易繁殖。为避免减少脐部感染,我院自2000年开始实行新生儿二次剪脐,现将我院2003年的新生儿随机抽180例进行二次剪脐的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二甲双胍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生育要求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治疗中,常用克罗米酚(CC)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但此类患者常合并CC抵抗,治疗效果不佳.本文用二甲双胍加CC治疗该类患者,效果观察如下.  相似文献   
84.
百草枯中毒毒理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草枯(paraquat)又称对草快、克芜踪,产品有二氯化物(PP148)和双硫酸甲酯盐(PP910)两种。化学上属联吡啶杂环化合物,它属高效有机杂环类、接触灭生性除草剂,接触土壤后较快失去杀草活性,无残留,不会损害植物根部,也不污染环境,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纯品百草枯为白色结晶,工业品为褐色液体,纯度〉95%,不挥发,易溶于水,微溶于低碳醇,不溶于烃类,约在300℃能分解,酸性条件下稳定,遇碱水解,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肥皂、洗衣粉中的主要成分烷基苯磺酸等)接触,也易失去括性。  相似文献   
85.
黄酮类物质对小鼠血糖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物质作为一种天然药物活性成分,人体内不能合成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依靠从蔬菜、水果、茶等食物中摄取,中医认为该物质具有多种功能,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感染、抗炎症、净化血液、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为黄酮类物质的药源开发,以及在监床方面的应用,进行小鼠血糖的调节作用实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巯基化合物对内毒素诱导大鼠枯否细胞(KC)NF-kB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高纯度大鼠KC,在过夜培养后冲洗两遍(不含血清),加入内毒素(LPS)10ng/ml刺激原代培养的KC,观察不同浓度谷胱甘肽乙基酯(GSHEE)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KCTNF-a释放和KC内谷胱甘肽(GSH)及NF-kB活性的影响。并观察使用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BSO后,对NAC抑制炎症因子的影响,采用凝胶滞留电泳法测NF-kB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GSH水平。结果 LPS诱导KC中GSH水平无变化;GSHEE和NAC可提高KC中GSH水平(P〈0.05),降低NF-kB活性和TNF-a释放(P〈0.05)。NAC与BSO合用时KC中GSH水平无变化,TNF-a释放降低(P〈0.05)。结论 NAC通过抑制KC中NF-kB的激活和TNF-a的释放调节KC功能,但这种抑制作用并非通过增加GSH介导。  相似文献   
87.
腺苷与异丙酚预处理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腺苷与异丙酚预处理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1只杂种犬,雌雄不拘,随机分为3组(n=7):缺血再灌注组(A组)、异丙酚预处理组(B组)、异丙酚与腺苷联合预处理组(C组)。A组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结扎60min后松开结扎,再灌注:120min;B组缺血前30min经静脉以5.6mg·kg-1·h-1速率持续泵注异丙酚30min;C组缺血前10min经主动脉根部一次性注入腺苷(10mmol·L-1,10ml),其余处理同B组。记录心脏血液动力学指标,并行节段性室壁运动评分(RWMS)。结果缺血即刻出现了缺血性心电图的变化。与基础值比较,A组缺血期及再灌注期 LVEDP升高,CO、SV、LVEF、CPP、RPP降低,再灌注期MAP降低,HR减慢,B、C组上述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减弱,A组缺血期及再灌注期RWMS增加,但B、C组缺血期RWMS低于A组(P< 0.05或0.01)。结论异丙酚预处理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腺苷预处理并未增强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8.
我院自1999年10月-2004年10月共收治高位蹄铁形肛瘘100例,笔者采用切开改道开窗、挂线,二期缝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异丙酚和异氟醚对非体外循环搭桥术患者围术期炎性与抗炎性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择期非体外循环搭桥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异丙酚组微量泵输入剂量为4~6mg·kg-·1h-1,异氟醚组吸入浓度为1%~1.5%。检测诱导前、打开心包、旁路血管开放30min,术后2h、24h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2组患者旁路血管开放后IL-6浓度较术前升高(P<0.01),术后2h达高峰;术后2h异氟醚组高于异丙酚组(P<0.05)。IL-10浓度变化趋势与IL-6相似,旁路血管开放后、术后2h和24h异丙酚组高于异氟醚组(P<0.05)。2组患者TNF-α水平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异丙酚麻醉促进IL-10的产生,抑制IL-6的产生,控制术中应激反应异丙酚优于异氟醚。  相似文献   
90.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舟山市近洋船员HBsAg携带者的感染状况,掌握其本底资料,制定相应的乙肝防治对策。方法:对437例HBsAg阳性的舟山籍近洋船员的血清采用乙肝二对半、HBV DNA载量及肝功能相关性检测。结果:共出现7种不同的组合模式,最常见的为1、2、3号模式。其中1号大三阳为强传染性模式,占总模式的24.94%(109/437);与HBV DNA阳性吻合率为97.24%(106/109),肝功能异常吻合率为62.38%(68/109)。而3号小三阳模式为HBV的主要感染模式,占总模式的61.10%(267/437);其与HBV DNA阳性及肝功能异常检出吻合率分别为41.20%(110/267)和23.97%(64/267)。结论:结果表明,近洋船员中1号模式传染性间接指标与传染性直接指标呈高度吻合,与肝功能关系伴随密切;而3号模式HBV DNA阳性率与肝功能异常率虽明显低于1号模式的检出率,但由于HBV突变株的存在,其HBV复制并非完全终止。此外2、4、6号模式携带者,同样是传播HBV的潜在危险传染源。因此,近洋船员HBsAg阳性而HBeAg阴性的携带者,最好增加HBV DNA载量相关性检测,以观察血清HBV DNA动态变化及提供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价,同时建议海事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近洋船员现有传染病的监测项目及对HBV感染者的重点管理,是降低HBV感染率和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