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177篇
  免费   6669篇
  国内免费   3904篇
耳鼻咽喉   754篇
儿科学   440篇
妇产科学   453篇
基础医学   4390篇
口腔科学   1225篇
临床医学   17388篇
内科学   4973篇
皮肤病学   618篇
神经病学   768篇
特种医学   24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3篇
外科学   5140篇
综合类   38953篇
预防医学   13868篇
眼科学   4471篇
药学   23934篇
  123篇
中国医学   41191篇
肿瘤学   1563篇
  2024年   818篇
  2023年   2630篇
  2022年   2266篇
  2021年   3037篇
  2020年   2839篇
  2019年   3108篇
  2018年   1554篇
  2017年   2988篇
  2016年   3265篇
  2015年   3901篇
  2014年   6524篇
  2013年   6296篇
  2012年   7902篇
  2011年   8651篇
  2010年   7997篇
  2009年   7547篇
  2008年   8639篇
  2007年   8147篇
  2006年   7313篇
  2005年   8465篇
  2004年   7776篇
  2003年   9314篇
  2002年   7212篇
  2001年   5857篇
  2000年   4890篇
  1999年   3762篇
  1998年   3304篇
  1997年   3149篇
  1996年   2571篇
  1995年   2421篇
  1994年   1932篇
  1993年   1219篇
  1992年   1136篇
  1991年   1229篇
  1990年   989篇
  1989年   1150篇
  1988年   290篇
  1987年   201篇
  1986年   169篇
  1985年   128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目的采用三伏贴联合伏针闪罐治疗支气管哮喘,观察该治疗方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秦皇岛市中医医院针灸科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三伏期间收治的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三伏贴联合伏针闪罐疗法,对照组单用三伏贴疗法。三伏期间初伏、中伏和末伏各贴敷1次,共贴敷9次,3年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好转31例,无效2例,治愈率45. 0%(27/60),总有效率96. 6%(58/60);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37例,无效9例,治愈率23. 3%(14/60),总有效率85. 5%(51/60)。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261、4. 904,P均<0. 05)。结论三伏贴联合伏针闪罐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单纯三伏贴治疗,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四联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用电针、刺络拔罐、火攻、外涂阿昔洛韦软膏四联法治疗,对照组静滴阿昔洛韦、外涂阿昔洛韦软膏。结果:愈显率治疗组97.5%、对照组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建立一种全面、综合评价黄连解毒汤质量的方法。方法:前期实验已经建立了黄连解毒汤HPLC指纹图谱,同时记录了紫外吸收及干浸膏得率的数据。客观赋权法(CRITIC法)和主观赋权法(AHP法)相结合,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从而评价黄连解毒汤的质量。结果:7个指标成分在280 nm检测波长下均得到良好的基线分离,综合评分结果稳定性良好。结论:该方法合理、可靠,权重稳定性好,是一种可以尝试的质量评估体系,同时也为中药材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一腓骨肌萎缩症家系的临床表现及不同基因检测方法的特点。方法收集一CMT家系8名成员临床资料,并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双酶切方法及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PMP22基因突变情况,同时选择60名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的健康人做为对照组。结果该家系中患病者以行走不稳、跨阈步态,伴有弓形足为主要临床表现。该家系中5名成员经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双酶切及MLPA方法均检测出PMP22基因重复序列,其中出现临床症状的有4名(Ⅱ3、Ⅱ9、Ⅱ11、Ⅲ7),未出现临床症状但基因检测结果示PMP22基因重复序列的为携带者有1名(Ⅲ5),家系中余3名成员及对照组60名均未见重复序列。结论基因检测在明确CMT诊断中起重要作用,且MLPA法筛查基因时操作更简便、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好。  相似文献   
105.
106.
子宫内膜异位症其异位内膜组织虽然在形态学上呈良性表现,却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中医学一般认为,“正虚伏邪”为恶性肿瘤的病机特点;那么,肾虚血瘀既属于“正虚伏邪”的范畴,又体现了EMs发病学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在“病证相应”的中医治则之下,补肾化瘀法的临床疗效主要表现为:缓解痛经症状、提高受孕率,以及调整月经周期。本文基于EMs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通过分析补肾化瘀法治疗EMs的理论依据及其抑制异位内膜侵袭的调控机制,主要包括解除免疫抑制、阻断局部微血管新生等,旨在阐明其疗效显著的原因,为临床推广提供可靠的基础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通腑导滞敷脐法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菏泽市中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腑导滞敷脐法治疗,连续治疗7 d,对比2组临床疗效、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后单项症状(腹痛、腹胀、恶心、便秘)、胃肠激素指标[胃泌素(GAS)、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0%(40/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1%(31/43)(P<0.05);观察组治疗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腹痛、腹胀、恶心及便秘积分和血清GAS、VI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清MOT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导滞敷脐法能够快速改善急性肠梗阻患者症状,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从而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8.
天麻素是我国名贵中药材天麻中的一种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降血压、抗癫痫、抑制肿瘤、保护神经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随着市场对天麻素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传统获取方法固有的问题,导致急需新的方法来解决天麻素生产实际中面临的各项困难。生物合成法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获取法的新方法,已在天麻素获取上取得了较大进展和成果,故现阶段有必要从天麻素生物合成途径、植物转化法和微生物转化法3个方面,对天麻素生物合成进行系统地阐述,从而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天麻素生产方法,以满足人们对其不断增长的需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了解母乳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状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390份母乳中HCMV-DNA含量,其中236份母乳配对与患儿血液中HCMV-DNA含量作一定分析.结果可疑或确诊HCMV感染患儿母亲母乳HCMV-DNA阳性率达71.28%,HCMV-DNA阳性母乳喂养的婴儿,其血或尿HCM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HCMV-DNA阴性母乳喂养的婴儿.结论HCMV感染母乳是婴儿获得性感染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0.
养阴健脾法系治疗脾阴不足证的一大法则,用于临床常获奇效。现仅援引验案几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