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490篇
  免费   6948篇
  国内免费   4455篇
耳鼻咽喉   217篇
儿科学   148篇
妇产科学   242篇
基础医学   1533篇
口腔科学   271篇
临床医学   17280篇
内科学   3184篇
皮肤病学   1040篇
神经病学   345篇
特种医学   16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2431篇
综合类   40365篇
预防医学   12363篇
眼科学   297篇
药学   26441篇
  188篇
中国医学   79945篇
肿瘤学   903篇
  2024年   782篇
  2023年   2555篇
  2022年   1972篇
  2021年   2869篇
  2020年   2989篇
  2019年   3063篇
  2018年   1336篇
  2017年   3106篇
  2016年   3504篇
  2015年   4178篇
  2014年   8924篇
  2013年   7857篇
  2012年   10081篇
  2011年   11095篇
  2010年   9908篇
  2009年   9459篇
  2008年   10252篇
  2007年   9006篇
  2006年   8296篇
  2005年   9364篇
  2004年   9539篇
  2003年   10762篇
  2002年   9270篇
  2001年   8527篇
  2000年   6228篇
  1999年   4464篇
  1998年   3478篇
  1997年   3205篇
  1996年   2740篇
  1995年   2468篇
  1994年   1632篇
  1993年   982篇
  1992年   1021篇
  1991年   1059篇
  1990年   1117篇
  1989年   1094篇
  1988年   194篇
  1987年   149篇
  1986年   106篇
  1985年   83篇
  1984年   66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马齿苋是一种药食同源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的功效,为常见中药,作为药物安全性高。马齿苋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为了充分开发利用马齿苋,加快马齿苋研究的现代化进程,综述马齿苋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其"成分-活性-中药功效-疾病"进行关联分析,为马齿苋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3.
姚伟擎 《海峡药学》2016,(5):144-145
目的 本文就中药火疗和护理在社区内神经性皮炎患者中应用进行观察,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方法 对16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回顾分析.将160例神经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80例,采用醋酸曲炎松尿素软膏治疗;干预组80例,采用中药火疗和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法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干预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火疗和护理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神经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并且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强患者对于治疗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84.
肖燕  徐雪梅  袁玲 《四川中医》2020,38(6):205-209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调欲法结合中药熏洗对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搔抓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01月~2019年07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医情志调欲法结合中药熏洗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中医症候积分、瘙痒程度评分、瘙痒频率、累及部位、血清炎症因子[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磷(P)、β_2-微球蛋白(β_2-MG)]、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指数(DLQI)。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瘙痒程度评分及累及部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PTH、P、β_2-M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SDS及DL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调欲法结合中药熏洗可减少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搔抓行为,缓解不良情绪,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贴敷疗法对中风后呃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合并呃逆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穴位疗法及穴位中药敷贴法。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3. 33%,高于对照组为73. 33%,相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治疗3 d、5 d、7 d后的呃逆症状评分分别为(3. 67±0. 76)分、(1. 53±0. 51)分、(0. 40±0. 49)分,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 0. 01);研究组不良作用发生率为3. 33%,低于对照组20. 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44)。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敷贴方案操作简便,疗效快,副作用小,经济方便,患者接受度高,可显著改善中风后患者的呃逆症状。  相似文献   
86.
《中国药房》2019,(7):1004-1008
目的:综述天然药物基于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为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NF-κB""天然药物""中药""民族药""类风湿性关节炎""Natural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thnomedicine""Rheumatoid arthriti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13年1月-2018年11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Elservier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从组方制剂、单味药材提取物、中药活性成分三个方面总结天然药物基于NF-κB信号通路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45篇,其中有效文献54篇。组方制剂如双藤痹痛酊、仙方活命饮、二妙散、桂枝芍药知母汤、龙钻通痹方、金乌健骨汤,单味药材如龙须藤、类叶牡丹、黑骨藤、天麻,中药活性成分如雷公藤红素、青藤碱、姜黄素、黄芩苷、芍药苷等均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如NF-κB蛋白、NF-κB抑制蛋白(IκB)]和酶[如IκB激酶(IKK)]的表达,阻断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等多种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改善炎症反应,进而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由于天然药物成分复杂,其药理活性一般是多种活性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建议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进一步通过实验明确天然药物基于NF-κB信号通路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药效基础,为研发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新型药物提供新的思路与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7.
目的本文将对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提升临床治疗糖尿病效果。方法将我院2107年3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41例糖尿病患者与同期41例无糖尿病健康体检人群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对两组人员进行生化检验,从而分析生化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10.78±0.24)、餐后2 h血糖(12.87±0.24)、TC(3.48±0.12)、TG(10.86±0.26)、葡萄糖耐量(10.86±0.36)各项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5.44±0.24)、餐后2 h血糖(6.43±0.34)、TC(1.25±0.15)、TG(5.35±0.27)、葡萄糖耐量(15.37±0.42)水平,两组患者数据存在差异较大(P <0.05),结论临床在诊断糖尿病患者中,采用生化检验具有重要的价值,具有较高的确诊率,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并且保证患者能够及时接受治疗,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8.
中药汤剂(也称煎剂)是中医师最常用的中药复方剂型,也是中药历史上应用最久和最广的制剂。药材是饮片的原料,饮片是制备提取物、构成中医处方和中药制剂的原料,更体现了传承发展中药的重要性。基于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科学认识汤剂质量,提高药典饮片和中成药质量评价研究理论和方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策略。开展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临床应用为基础的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研究,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和研究方法探讨饮片和煎煮工艺的影响,形成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体系,既有利于确保中医处方用药的安全和疗效,也有利于认识标准汤剂在"药材-饮片-中成药"的质量及其标准的差异和价值,提升国家对中药饮片监管水平,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和有效;还有利于认识标准汤剂在中药饮片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及经典名方的传承研发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体检及门诊纳入的400例绝经后妇女,并自愿进行TCT与HPV检测,将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TCT检测在绝经后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TCT检测结果发现,正常与炎症组采取HPV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其他组(P 0.05)。我院经过病理检验,显示CIN I级及以上共37例,TCT与HPV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TCT及HPV(P 0.05)。结论 TCT检测在绝经后妇女宫颈癌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若能够联合HPV效果更好,提高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避免漏诊误诊,为治疗及预后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821-4822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0月就诊我院妇科门诊并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的病例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治疗组使用中药熏洗,每日2次,每次30min。经期停用改为静滴新型广谱抗生素及替硝唑7d,3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月经期静滴新型广谱抗生素及替硝唑7d,3个月以后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两组相比较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熏洗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理想的中药外治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局部治疗与全身用药相结合,有效缩短了疗程,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