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9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16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96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224篇
内科学   18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822篇
预防医学   229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1056篇
  2篇
中国医学   814篇
肿瘤学   18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72.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复发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9例根治术后复发的直肠癌进行了放射治疗,其中16例同时给予大剂量醛氢叶酸(CF),氟脲嘧啶(5FU)的全身化疗(观察组),13例为单纯放疗(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中局部症状缓解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1.25%、46.16%,有显著性差异(P<0.05),完全缓解分别为18.75%、7.69%。两组放疗引起的局部毒性反应相似。结论CF/5Fu配合放射治疗复发直肠癌可提高近期疗效,尤其对于伴远外转移患者为理想、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3.
HDCF/5-Fu、DDP联合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5-Fu+DDP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对28例晚期NPC患者给予2个以上疗程的HDCF/5-Fu+DDP方案化疗,结果CR2例、PR11例、MR6例、SD4例、PD5例,总有效率为(CR+PR)46.4%,中位缓解期5.4个月(2~16个月)。毒性反应主要有WBC下降、恶心呕吐、口腔粘膜溃烂等。HDCF/5-Fu+DDP方案较传统的单用5-Fu+DDP方案疗效有明显提高,但毒性反应亦较重  相似文献   
74.
采用薄层扫描法对脉炎消注射液中丹参、刺五加、金银花进行了定性鉴别;并应用RP-HPLC法对丹参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标准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草酸铂(L-OHP)与CF/5-FU 48h持续静脉滴注双周疗法治疗晚期直肠癌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55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进入研究钳照组。治疗方案:A组草酸铂(L-OHP)+CF/5-FU;B组CF/5-FU,两组均2周为1个周期。结果 经过2个周期化疗,A组缓解率33.33%(9/27),B组缓解率21.43%(6/28),A组缓解率高于B组。治疗中无疾病进展及治疗相关死亡,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均为轻中度,差异无显著意义。A组周围神经感觉障碍为74.0%(20/27),为轻中度可逆;B组为17.86%(5/28),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x^2=17.5333,P〈0.001)。结论 草酸铂+CF/5.FU 48h持续静脉滴注双周疗法治疗晚期直肠癌疗效高,不良反应轻,有希望成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6.
目的测定不同煎煮条件下丹参和冠心Ⅱ号中丹参素、原儿茶醛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9∶91),磷酸调至pH2.8;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结果丹参素在0.245~5.880μg(r=0.9998)、原儿茶醛在0.011~0.504μg(r=0.9996)范围内呈线性,丹参素和原儿茶醛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9.8ng/mL和2.1ng/mL,回收率分别为97.81%(RSD=1.13%)和94.72%(RSD=1.18%)。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丹参及冠心Ⅱ号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7.
毛茛科植物石龙芮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对毛茛科植物石龙芮Ranunculussceleratus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 :采用溶剂提取和各种色谱法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运用多种波谱技术 (EI-MS ,1H-NMR ,13C-NMR ,DEPT谱 ,NOE差谱 )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4-烯 3,6-二酮 (stigmasta-4- ene 3,6 dione ,Ⅰ )、豆甾醇 (stigmasterol,Ⅱ )、6 羟基 7 甲氧基香豆素 (isoscopoletin ,Ⅲ )、七叶内酯二甲醚 (scoparone,Ⅳ )、原儿茶醛 (protocatechuicaldehyde ,Ⅴ )和原儿茶酸 (protocatechuicacid ,Ⅵ )。结论 :化合物Ⅰ ,Ⅲ ,Ⅳ ,Ⅴ ,Ⅵ为首次从毛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8.
中草药来源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冯长根  张琳霞  刘霞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9):1496-1500
中草药作为天然产物,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来源广泛,以中草药为来源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其不良反应远低于化学合成及微生物来源的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在有效阻止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病变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作者主要综述了中草药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如:槲皮素、水飞蓟素、葛根素、黄芩苷、黄连素等和一些中药复方制剂,如:参丹健胰丸、筋脉通、六味地黄丸等在抑制醛糖还原酶的活性、降低山梨醇含量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的现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9.
交泰丸的配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明侠  王淑美  梁生旺  许闽 《中成药》2005,27(9):i0004-i0006
交泰丸由黄连、肉桂2味中药组成,具有交心肾、安神志之功效,主要用于由胃有积热引起的心肾不交、怔仲惊悸、夜寐不安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连中主要含小檗碱、黄连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等生物碱,其中小檗碱占7%~9%[1].  相似文献   
80.
寒湿透骨片质量标准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伟俊  邢建国  刘萱麟  薛桂蓬 《中成药》2005,27(12):1396-1400
目的:建立寒湿透骨片(制川乌、制草乌、桂枝、苍术、白芥子、木香、甘草)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苍术、白芥子、甘草、制川乌和制草乌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桂皮醛和木香烃内酯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鉴别中均能检出苍术、白芥子、甘草、制川乌和制草乌;桂皮醛在2.104μg·mL-1~52.60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62%,RSD为0.88%(n=9);木香烃内酯在0.036 mg·mL-1~0.54 m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6.10%,RSD为0.15%(n=9).结论:该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控制寒湿透骨片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