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背景:课题组利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羟基磷灰石表面喷涂钛酸钡制备了压电陶瓷涂层,但其生物相容性尚不清楚。
  目的:检测钛酸钡压电陶瓷涂层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①溶血实验:在兔抗凝血中分别加入受试样品浸提液、生理盐水与蒸馏水,检测溶血率。②短期全身毒性实验:对Wistar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受试样品浸提液与生理盐水,观察动物体质量变化。③热源实验:自新西兰兔耳缘静脉分别注射受试样品浸提液与生理盐水,观察动物体温变化。④致敏实验:将豚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以材料浸提液与完全弗氏佐剂为供试液,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溶液与完全弗氏佐剂为供试液。按照GBT16886.10-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规定,用最大剂量法进行致敏实验。
  结果与结论:受试材料钛酸钡压电陶瓷涂层无溶血作用、无毒性、不致热、无致敏作用,结果表明钛酸钡压电陶瓷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62.
目的 评价3种唾液膜吸附于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HA)表面的厚度和黏弹性,以期为研究唾液在HA表面吸附形成获得性膜的生理特性提供借鉴.方法 利用电泳沉积技术在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的TiO2芯片上形成纳米晶体HA膜.用椭偏仪测量厚度、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元素、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表面形态.原位研究全唾液、腮腺唾液和颌下腺-舌下腺唾液(submandibular/sublingual gland saliva,SMSLS)在HA表面的厚度、剪切弹性和剪切黏度,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 HA膜呈鱼鳞状,Ca/P摩尔比为1.53±0.12,厚度为(19.1±0.9) nm,粗糙度为(6.5±1.6) nm.3种唾液膜厚度由大至小为SMSLS[( 21.84±1.25) nm]、全唾液[(17.91±1.35) nm]、腮腺唾液[(14.30±1.03) nm] (P <0.05);剪切弹性为腮腺唾液[(0.61±0.01) MPa]大于SMSLS[ (0.31±0.09) MPa]和全唾液[(0.25±0.03) MPa] (P<0.05);剪切黏度变化趋势与厚度相反.结论 唾液在HA膜表面吸附的特性显示,SMSLS和全唾液膜较厚,其柔软和多水的特征可提供较强的润滑性以保护口腔避免磨损和脱水.高黏弹性的腮腺唾液膜则与较强的覆盖于口腔组织表面的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63.
目的 :探讨猛性龋儿童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初始粘附能力。方法 :采用唾液包被羟磷灰石 (SHA)及同位素标记方法 ,检测猛性龋、非猛性龋、无龋儿童变链菌 (各 6株 )和远缘链球菌 (猛性龋儿童6株 ,非猛性龋和无龋儿童各 3株 )临床株对SHA的粘附情况。结果 :各组变链菌分离株之间及各组远缘链球菌分离株之间对SHA的粘附率无显著差异 ;在无蔗糖条件下 ,各组远缘链球菌分离株对SHA的粘附百分率均低于各组变链菌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变链菌的初始粘附能力强于远缘链球菌 ;猛性龋儿童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临床株对SHA的初始粘附能力与非猛性龋及无龋儿童无差别。  相似文献   
164.
目的: 观察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不同生物材料表面的生长及成骨分化情况。方法: 采用干铺法制备氧化锆(ZrO2)单层复合羟基磷灰石(HA)及ZrO2梯度复合HA 两种复合材料,观察复合材料表面形貌特征。分离和培养兔MSCs,分别培养于HA/ZrO2单层复合材料、HA/ZrO2梯度复合材料、纯HA及ZrO2材料薄片上,观察细胞贴壁、增殖情况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提取细胞总RNA并检测Ⅰ型胶原、骨钙蛋白和骨桥蛋白mRNA 表达情况。结果: 制备的HA/ZrO2单层复合材料具有不连续的HA表面层,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部分ZrO2基体。而HA/ZrO2梯度复合材料表面较为粗糙,呈多孔状。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经高温烧结后,两种复合材料表面的ZrO2相依旧存在,HA相转变为β-Ca3(PO4)2(β-TCP)、α-Ca3(PO4)2(α-TCP)和CaZrO3相。细胞培养显示,HA/ZrO2梯度复合材料更有利于细胞贴壁。细胞在纯HA上碱性磷酸酶活性较其它组显著升高;细胞在复合材料和纯HA上Ⅰ型胶原、骨钙蛋白和骨桥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Ⅰ型胶原表达升高更为明显。结论: HA/ZrO2梯度复合材料可促进MSCs的增殖,并可促进MSCs的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165.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ALO)和鲑鱼降钙素(CT)两种药物促进假体骨整合作用效果的差异,为临床药物的选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A,B,C,D组),每组10只。切除B、C、D组大鼠卵巢建立骨质疏松(OP)模型(骨密度降幅20%),A组行假手术做为对照。随后在大鼠的胫骨平台植入羟基磷灰石假体,术后C、D组分别给予皮下注射CT(5IU/kg/d)和口服ALO(7mg/kg/w)各12周,A、B组做药物干预的对照组。所有大鼠在处死前,行体内荧光染色。处死后取带假体的胫骨制备成薄片,运用骨组织计量学检测手段,观察假体周围的骨量和测量假体的骨结合率。结果(1)ALO和CT两者均能促进假体周围成骨,增加骨量,显著提高骨-假体界面骨结合率至63.7%和45.7%,较OVX组骨整合比率分别提高近1~2倍,但阿仑膦酸钠促进假体周围成骨与促进骨整合较鲑鱼降钙素作用更为显著(P0.05),骨结合率增加18%;(2)阿仑膦酸钠和鲑鱼降钙素组大鼠腰椎BMD均提高,分别从(0.081±0.009)g/cm2和(0.078±0.009)g/cm2提至(0.116±0.008)g/cm2和(0.109±0.010)g/cm2。而且,阿仑膦酸钠的效果较降钙素更为明显。结论骨质疏松条件下,全身给予阿仑膦酸钠和鲑鱼降钙素均可增强假体周围成骨及骨量,有效促进假体的骨整合,但与鲑鱼降钙素相比,阿仑膦酸钠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6.
骨质疏松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群特别是绝经妇女身心健康的代谢性骨病小,其病理特点是骨密度明显降低,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总量的绝对减少,骨力学性能降低,骨组织结构发生改变等。天然骨由无机物和生物大分子有机结合的复合体。笔者就骨质疏松症与羟基磷灰石及胶原含量的变化关系作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7.
Xu T  Chen XP  Guo YX  Li D  Lu L  Huan GZ  Zhang WG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8):606-609
目的 观察应用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和超液化碘油混悬液栓塞后,兔VX2肿瘤组织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 60只接种VX2肿瘤细胞的荷瘤兔随机分为3组:肿瘤组、超液化碘油组、羟基磷灰石纳米超液化碘油混悬液组.通过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 ml/只)、超液化碘油(0.3 ml/kg)、纳米超液化碘油混悬液(0.3 ml/kg).术后3 d CT检查确认插管成功.两周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三步法(S-P)测定肿瘤组织MT1-MMP的表达定位,以及治疗干预后表达量的改变.RT-PCR检测MT1-MMP mRNA的表达差异,Western blot法分析MT1-MMP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MT1-MMP在肿瘤细胞膜和肿瘤组织间质都有表达.肿瘤组与碘油组、纳米碘油组的阳性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碘油组和纳米碘油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蛋白量的表达也支持此结果.RT-PCR检测3组mRNA表达值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T1-MMP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膜和间质.超液化碘油和(或)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栓塞后,肿瘤组织及间质的MT1-MMP的表达上调,可能是造成栓塞后肿瘤转移复发率高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8.
目的观察运用致密羟基磷灰石(HA)微粒,在颌骨萎缩患者牙槽嵴上行牙槽骨扩展术后行人工种植牙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HA颗粒采用牙槽骨扩展术和粘骨膜下隧道法,对26例颌骨萎缩患者增加牙槽骨骨量后行人工种植牙。结果牙槽骨扩展术后置入HA颗粒不移位不弥散,与基骨牢固相接,人工种植牙时间为术后3.2个月,26例全部成功;粘骨膜下隧道术6例置入HA颗粒都有不同程度移位、弥散,与基骨大多为纤维性包裹及部分新骨长入,人工种植牙时间为术后4.8个月,1例失败。结论运用牙槽骨扩展术大大地扩大了人工种植牙的适应证、缩短疗程和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9.
眶内植入物充填术矫正外伤性眼球内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羟基磷石灰(hydroxyapatites,HA)材料行眶内植入矫正外伤性眼球内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HA植入眶骨折凹陷处16例、HA植入肌肉锥体内6例,使眼球突出1.5mm。结果 用HA矫正外伤性眼球内陷22例,均获满意效果。随访3-12月,平均6.6月,未见植入物脱出或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HA是一种良好的骨替代材料,明显优于自体组织及其它人工材料。  相似文献   
170.
儿童眼眶内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儿童眼眶内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的疗效和特点。方法  2 7例儿童眼球摘除术后进行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 ,并随访 1个月~ 3年 ,就手术时机、材料、方法、眼座规格选择 ,并发症等方面作了讨论。结果  2 7例患儿均一期愈合 ,眼眶凹陷得到满意矫正。随访中发现眼座暴露 2例 ,发生率占 7.4% ,均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眼球摘除术后曾放疗者。结论 儿童期行眼球摘除术后应及时植入义眼座 ,以保证眼眶骨的正常发育 ,而且应首选羟基磷灰石义眼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