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2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52篇
预防医学   12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81.
目的回顾1996~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内脏利氏曼病的流行情况,为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汇总喀什市1996~2007年的"内脏利氏曼病病人报告表",采用EPI DATA 2.1b和EPI INFO 2002录入和分析。结果1996~2007年喀什市有内脏利氏曼病病人994例。喀什市的8个乡中的6个乡有流行,并主要集中在伯什克然木乡(占74.14%),其余乡呈散发状态;男女患者比例为1∶1.14;0~5岁和6~10岁年龄组人群病例数最多,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8.87%和28.77%,随年龄的增大病例数呈减少趋势;发病人数自1996年起逐年增多,2002年达到最高峰(200例),其后逐年下降。结论喀什市仍然是内脏利氏曼病的高发区。  相似文献   
782.
目的 为证实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是否在新疆境内在阿拉山口口岸形成种群.方法 2004~2006年采用夹日法布夹、布笼、探鼠洞、挖洞、采蚤的方法分别对该地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 在口岸的5个片区30个点的监测中捕获褐家鼠214只,在其体上分别采到印鼠客蚤293只(119 ♂♂、174 ♂♂).平均染蚤率20.6%,蚤指数1.4,并在一褐家鼠洞穴中采到6只印鼠客蚤、2只幼虫和3只蛹.结论 印鼠客蚤自2001年输入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后不仅在该地能生存繁殖,而且已形成种群,对口岸已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783.
新疆维汉两民族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的多态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维汉两民族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用酚氯仿抽提核酸法从凝血块中分离DNA,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维汉两民族124例冠心病患者和70例对照组人群进行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由ε2、ε3和ε4决定的E2/2、E3/3、E4/4、E4/2、E4/3 和 E3/2)HhaI酶切研究.结果 (1)维吾尔族中载脂蛋白E ε2、ε3 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55±0.300、 0.648±0.342 和 0.197±0.246, 与汉族(0.081±0.196、 0.772±0.315 和 0.146±0.237)比较,ε2明显增高(P<0.05), ε3 和ε4虽有减低但无显著差别(P>0.05).(2)载脂蛋白E ε2、ε3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的分布分别为0.060±0.198、 0.758±0.302 和 0.182±0.250, 与对照组(0.193±0.286、0.671±0.370 和 0.136±0.224)比较,ε2明显减低(P<0.01),维吾尔族中更明显(0.050±0.221对0.290±0.336,P<0.05), ε3 和ε4虽有升高但无显著差别(P>0.05).(3)由ε2到ε4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逐渐升高.将等位基因与冠心病其它危险因子一起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ε2缺失(危险比RR=4.38,P<0.05)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之一.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维汉两民族人群中(1)维族和汉族人群中载脂蛋白E基因型分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维族人群中ε2 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汉族.(2)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E ε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降低,其中维族更明显, ε3 和ε4 有所升高;从ε2到ε4,LDL、TG 和TC有升高趋势.(3)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ε2等位基因缺失)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之一,亦即ε2与冠心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84.
Background and aim: Increasing evidence confirms that potassium channels are essential for lymphocyte activation, suggesting an involv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tension. Moreover, chronic inflammation is regarded as a direct or indirect manifestation of hypertension, highlighting the theoretical mechanism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changes in KCa3.1 potassium channel expression in the blood of hypertensive and healthy Kazakh people in north-west China.

Methods: Flow cytometry technology was used for T-lymphocyte subtype analysis. Changes in the messenger 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the KCa3.1 potassium channel in CD4+ T lymphocytes were detected using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western blots, using CD4+ T-cell samples from hypertensive Kazakh patients divided into candesartan and TRAM-34 treatment groups, and healthy case controls. Peripheral blood CD4+ T lymphocytes were activated and proliferated in vitro and then incubated for 0, 24, and 48 h under various treatment conditions. Changes in CD4+ T-lymphocytic proliferation were determined using Cell Counting Kit-8 and electron microscope photography.

Results: Expression of KCa3.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hypertensive patients than in the controls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group, Kazakh hypertensive patients had a reduced proportion of CD4+ T lymphocytes (p < 0.05).Candesartan and TRAM-34 intervention for 24 h and 48 h inhibited the expression of Kv1.3 and KCa3.1 at mRNA and protein level (p < 0.05).

Conclusions: Increase in functional KCa3.1 channels expressed in CD4+ T lymphocytes of Kazakh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as blocked by candesartan, providing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hypertension treatment at the cellular ion channel level. Candesartan may potentially regulate hypertensive inflammatory responses by inhibiting T-lymphocytic proliferation and KCa3.1 potassium channel expression in CD4 + T lymphocytes.  相似文献   

785.
新疆莱姆病的地理分布及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1991-1995年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15个县市调查,从5个县市的全沟硬蜱体检出26株莱姆病螺旋体,血清学检查证实了11个县市人群存在莱姆病感染,感染率为9.5%,全沟硬蜱为传播本病的主要媒介,病原体主要蛋白电泳图谱明显不同于北美菌株,调查表明莱姆病在新疆北疆山地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786.
乌鲁木齐市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基线调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了解进入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吸毒人群的吸毒行为、性行为等特征,为艾滋病防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乌鲁木齐市以社区为基础,2005年8~11月,对进入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129名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人口学、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等情况。结果男性占83.1%,女性占16.2%,平均年龄为33.86±5.39岁,H IV阳性率为19.4%,HCV阳性率为68.5%,注射吸毒者中有39.2%曾与他人共用过注射针具。过去3个月使用他人用过的注射器具吸毒的25人(19.2%),共用过非直接注射器具的16人(12.4%)。过去6个月有商业性行为的8人(32.0%),有新性伙伴的27人(20.9%)。过去1个月与主要和非主要性伙伴每次性交均使用安全套的分别为30.0%(39/86)和13.1%(17/29)。在过去的6个月中,26.4%被公安抓过,22.5%贩卖过毒品;36%(9/25)为了毒品和别人发生过性行为,15.5%为了吸毒而有偷、抢、骗。目前有工作(包括固定、临时)的占48.5%。结论进入维持治疗吸毒者中存在H IV传播的高危性,迫切需要在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同时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787.
目的 监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获得初始耐药、获得性耐药及耐多药资料,评价新疆部分地区的结核病控制工作.方法 采用WHO/IUATLD<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要求的整群抽样方法 及WHO推荐的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由WHO结核参比试验室质控菌株进行质控.结果 和田地区入选病例224例,对4种抗结核药物(INH,RFP,SM,EMB)的耐药性进行了测试.总耐药率为32.6%(73/224),初始耐药率为33.2%(64/193),获得性耐药率为29%(9/31),耐多药率为4%(9/224).结论 新疆的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率依然很高,结核病控制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88.
本文报道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大沙鼠洞、旷野及人房等不同场所内白蛉自然感染利什曼原虫的情况、蛉体内原虫对实验动物的致病特征以及用利什曼原虫McAb的dot-ELISA法对白蛉自然感染的利什曼前鞭毛体的检测结果;并结合4年来对当地白蛉的生态和大沙鼠体内的利什曼原虫对白蛉的感染性等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证实蒙古白蛉和安氏白蛉为克拉玛依大沙鼠体内利什曼原虫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789.
全沟硬蜱在新疆的分布及与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心  叶瑞玉 《地方病通报》1993,8(4):105-108
本文概述了全沟硬蜱的地理分布及与疾病关系。详述了该蜱在新疆天山山脉,阿拉套山、塔尔巴哈台山及阿尔泰山的分布状况。业已证实天山山脉有该蜱分布的18个县中有10个县存在森林脑炎自然疫源地,有4个县存在莱姆病疫源地。后两个山地该蜱的数量及危害程度尚待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790.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467表达特征与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维吾尔族UC患者30例,其中活动期20例,缓解期10例。另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维吾尔族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均于结肠镜检查时,内镜直视下采用统一型号活检钳,取3块肠黏膜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LncRNA LINC00467表达。比较不同分期的UC患者LncRNA LINC00467表达;LncRNA LINC00467表达与U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比较不同预后的UC患者LncRNA LINC00467表达;采用Cox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危险因素。结果LncRNA LINC00467表达比较,活动期组(1.56±0.27)和缓解期组(0.89±0.21)高于对照组(0.34±0.08),活动期组(1.56±0.27)高于缓解期组(0.89±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和病变范围LncRNA LINC00467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ncRNA LINC00467表达比较,中度(1.30±0.25)和重度(1.67±0.24)高于(0.86±0.16)轻度,且重度(1.67±0.24)高于中度(1.3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末,预后良好21例,预后不良9例。预后不良组LncRNA LINC00467表达(2.42±0.48)高于预后良好组(0.63±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疾病活动程度和LncRNA LINC00467表达为影响预后危险因素。结论新疆维吾尔族UC患者LncRNA LINC00467呈高表达,且随着病情加重及预后进展表达越高,及LncRNA LINC00467表达为影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