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2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52篇
预防医学   12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新疆农村村级医疗卫生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与分析新疆农村村级医疗卫生现状,提出加快村医培养的建议和对策。方法:通过对新疆村卫生室的基本情况和村卫生室人员结构和现状的调查,了解新疆村卫生室现状,探讨加快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培养的建议和对策。结果:新疆目前有乡村医生15000人,其中11000人没有学历,在职的乡村医生尤其村医数量少,能力低,不能满足广大农牧民基本的医疗需求,不能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困难。结论: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保证质量、坚持标准基础上,应采取以下原则加快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培养:培养和引进相结合,脱产学习和半脱产学习相结合,集中面授和自学相结合,集中理论辅导、技能训练和考核与业余借助电化教学自学学习相结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42.
本文从系统观的角度出发,研究并说明新疆细羊毛业质量安全预警系统构建的必要性及其结构的设计要素和特点,从理论上设计了预警系统的结构图,为今后的实际建模做了前期性思考.  相似文献   
743.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与中耳胆脂瘤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其与民族、中耳炎分型等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08年4月新疆地区151例不同民族的住院及门诊中耳炎患者进行中耳分泌物微生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获取细菌分离率的排序、病原菌种类等。结果本组164耳中,中耳胆脂瘤58耳(35.37%),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06耳(64.63%);病原菌分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37.04%)、变形杆菌属(21.30%)、铜绿假单胞菌(17.5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81%)为主。不同民族患者病原菌的检出率有所不同,维吾尔族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40.79%),其次是变形杆菌属(25.00%);汉族各类病原菌均有检出;哈萨克族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多(35.30%),变形杆菌属很少(5.88%),未发现真菌感染(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株数在中耳炎分型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在中耳胆脂瘤患者中的检出率18.96%明显高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者的0.00%(χ2=20.812,P<0.01);其他病原菌在中耳胆脂瘤中的检出率15.52%明显低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43.40%(χ2=13.072,P<0.01)。结论新疆不同民族中耳炎病原菌的主次顺序与国内外不同;中耳炎分型不同,病原菌的种类与分布也不同。真菌感染常见于胆脂瘤型中耳炎。  相似文献   
744.
目的:研究新疆青杞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高效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对新疆青杞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阐明。结果:从乙酸乙酯部位发现21个化合物,包括3个酰胺,7个酚酸,1个香豆素及10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N-反式香豆酰基酪胺(1),N-3-羟基-4-甲氧基苯乙基反式阿魏酸酰胺(2),对羟基苯甲酸(3),藜芦酸(4),原儿茶酸(5),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6),邻羟基苯甲酸(7),对羟基苯甲酸乙酯(8),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9),七叶内酯(10),甘草素(11),橙皮素(12),柚皮素(13),木犀草素(14),芹菜素(15),柯伊利素(16),5,7-二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17),香叶木素(18),大豆苷元(19),染料木素(20),N-反式阿魏酰基酪胺(21)。结论:化合物1~20为首次从青杞中发现,化合物3~12,14~17为首次从茄属植物中发现。经文献调研发现,分离得到的酚酸及黄酮类化合物具良好抗炎、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开展新疆青杞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45.
5株新疆出血热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从分子水平揭示中国新疆出血热(XHF)病毒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寻找传播途径及流行原因。方法 对分离自新疆的5株XHF病毒进行S基因片段的克隆和测序,与其他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的S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5株病毒S基因全长均为1672个核苷酸,开放阅读框均为1449个核苷酸,编码一个含482个氨基酸的蛋白,新疆分离毒株的S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93.0%-99.5%)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分离毒株的S基因核苷酸序列。系统发生树状图显示新疆毒株在一个分支之下形成独立的群体,明显区别于来自其他地区的CCHF病毒并且又进一步分为三组。结论 不同毒株的S基因序列差异不完全取决于病毒分离的宿主,地域和时间。  相似文献   
746.
新疆41例鼠疫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证实1949年以后,新疆共发生人间鼠疫11起,确诊鼠疫患者41例。在北天山发生鼠疫10起,确诊鼠疫患者14例;洛浦县农业区发生鼠疫1起,确诊鼠疫患者27例。在41例患者中,腺型25例,肺型9例,败血症型7例。其中3名患者治疗情况不详,12名患者因误诊或未经治疗而死亡。接受鼠疫治疗的26名患者中,19名治愈,治愈率为73%。首发病例中,除1起是由于剥食自毙狍鹿染疫外,其余10起的首发患者皆与接触、捕猎或剥食旱獭有关。  相似文献   
747.
作者报道了33种药用植物的染色体观察结果。对其中10种做了核型分析,有11种染色体结果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48.
749.
 目的 分析新疆地区不同民族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初治的538例食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不同民族食管癌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首次住院前病程、病变部位、病变长度和病理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有29.9 %和36.6 %的患者接受了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为主或根治性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而15.5 %的患者确诊后未进行治疗,全部病例中,近1/4的病例在确诊后未接受积极抗肿瘤治疗。结论 新疆地区不同民族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无明显差异;确诊后有近2/3(66.5 %)的患者得到积极治疗,而有近1/4(24.5 %)的患者没有得到积极治疗,反应了新疆地区食管癌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750.
新疆地产侧柏叶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新疆地产侧柏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侧柏叶中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别,采用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了33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3.87%。结论为新疆产侧柏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