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2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52篇
预防医学   12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近12年来新疆实行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法律制度保障、参合农牧民报销机制未建立、监督机制缺失及基层医疗资源缺乏等.建议加快地方立法及制度建设;建立合理有效的报销机制;加强基金管理,完善监督机制;加大对基层医疗资源的投入力度,以保证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2.
文题释义: 头面部:头面部形态学特征的形成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营养水平影响着人的头面部发育,饮食成分、营养状况、环境因素会对头面部皮肤、皮下脂肪、弹力纤维的发育产生一定影响,也会影响头面部细胞生理功能。 容貌:头面部各个部位的形态特征的有机组合形成了人的容貌,容貌是进行个人识别的主要依据,而不同民族或种族之间常具有一定的差异。 背景:哈萨克族主要居住在新疆西北部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其中约80%的哈萨克族分布在伊犁、塔城和阿勒泰地区。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哈萨克族的体质特征,在新疆伊犁巩留县吉尔格郎乡对20-86岁之间的哈萨克族进行了活体观察和头面部的测量。 目的:了解新疆伊犁哈萨克族成人头面部形态特征。 方法:按照《人体测量手册》规定的方法,在新疆伊犁巩留县吉尔格郎乡测量了422例(男219例,女203例)哈萨克族成年人31项头面部指标,并计算了12项头面部体质指数。 结果与结论:①哈萨克族人群上眼睑皱褶出现率为92.7%;蒙古褶(内眦褶)现率为9.9%;铲型和平型门齿出现率分别为6.6%和93.4%;凸型、凹型和直型鼻梁出现率分别为7.8%、36.5%和55.7%;斜型、纵型和横型鼻孔出现率分别为69.5%、20.8%和9.7%;凸型和非凸型下颏类型出现率分别为68.2%和31.8%;有耳垂型和无耳垂型出现率分别为96.7%和3.3%;有额头发际和无额头发际的出现率为72%和28%;直发和卷发的出现率分别为99.1%和0.9%。②哈萨克族男性多属于圆头型、特圆头型(81.7%;52.5%)、高头型(93.6%)、狭头型(84%)、特狭鼻型(98.2%)、超阔面型(74%);哈萨克族女性多属于圆头型、特圆头型(76.4%;55.7%)、高头型(97%)、狭头型(84%)、特狭鼻型(98.2%)、超阔面型(74%)。③哈萨克族成人具有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头面部特征。ORCID: 0000-0002-9692-7585(努尔买买提•巴哈夏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青岛市崂山二中新疆班高中学生急性阑尾炎高发病的原因,对实施预防干预及提高群体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设计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青岛地区新疆高中班学生急性阑尾炎发病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2~2005年急性阑尾炎平均年发病率为2.24%(30/1338),明显高于青岛本地班学生(P<0.01);2006~2007平均年发病率为0.67%(5/750),较前几年明显下降(P<0.01)。饮食因素、生活方式、自然地理变迁及种族因素对高发病起到重要作用。结论青岛地区新疆高中班学生急性阑尾炎高发病率是自然地理、社会地理以及医学地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4.
针对新疆地区军事作战行动、反恐维稳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等应急卫生防疫保障的需求,建立应急卫生防疫保障辅助决策系统,为卫生防疫机构管理者在应急状态下实施科学、准确、及时的卫勤组织指挥提供辅助决策依据。笔者从卫生防疫机构管理者的需求出发,基于Windows平台,运用SQL server、Visual Foxpro决策模型等技术,构建应急卫生防疫辅助决策系统。整个系统由1个应急卫生防疫保障基础数据库模块和检索查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疫情预警和卫生防疫保障、专家知识库和系统维护等功能模块构成。基础数据库包含应急处置力量信息、疫情处置地域信息和类似事件处置经验信息以及各类卫生防疫标准等;各功能模块从应用的角度进行设计,能够为卫生防疫机构管理提供信息查询,智能判断、疫情预警、方案生成、专家咨询等功能,每个功能模块即可自成体系,又可互相连接,具有高效实用、可扩充、便于维护等特点。总之,该系统是卫勤管理者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平台,有助于提高卫生防疫指挥者的决策质量和水平,增强新疆地区应急卫生防疫综合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分布规律及其与西北燥证的关系,了解新疆地区人群健康状况构成、体质特点和致病因素。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新疆和田、吐鲁番地区居民进行西北燥证及亚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非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结杲:(1)新疆和田、吐鲁番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的总发生率为71.9%,和田地区居民高于吐鲁番地区居民。非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而不同地区、不同居住环境、不同民族亚健康及疾病的发生状况亦有所不同。(2)西北燥证人群与非西北燥证人群的健康状况分布差异显著,西北燥证人群健康状况差。结论:(1)新疆和田、吐鲁番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不同地区、城乡、民族问差异显著。(2)西北燥证是新疆地区亚健康的主要表现形式,更是新疆地区多发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6.
新疆不同民族吸毒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疆不同民族吸毒人群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水平和心理状况。方法选择384名吸毒者、419名普通人群进行病例一对照研究,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艾滋病知识、吸毒情况、《信赖他人量表》和《自尊量表》。结果(1)吸毒人群平均年龄30,62岁,初次尝试毒品平均年龄23.31岁。(2)病例组艾滋病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病例组曾经吸大麻、亲朋吸毒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4)在信赖他人方面非吸毒者比吸毒者有信心.维吾尔族吸毒者信赖他人得分高于其他民族吸毒者(均P〈0.05)。(5)病例组自尊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毒人群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心理方面与正常人群有明显差别,3个民族吸毒者之间也存在差异。在制定控制吸毒策略时应针对该人群的特点,采取有效细致的社会,心理治疗,并重视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新疆2007年检出的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对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全疆各肠道监测点分离的147株沙门菌按《伤寒、副伤寒防治手册》进行系统生化和血清学鉴定以及对24种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147株沙门菌对24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利福平的耐药率高达100%。147株菌中,100%耐受2种抗生素,耐受3种及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株达到93.20%。全疆不同地区的沙门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有一定差异,但绝大多数对新霉素、利福平、链霉素、红霉素和青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新疆2007年检出的沙门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多重耐药菌已成为优势菌株,对临床及预防性服药应引起高度关注并加强对其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5年居民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居民食用盐含碘状况,为制定消除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按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抽样,对居民食用碘盐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食盐876份,居民户碘盐覆盖率98.4%,碘盐合格率98.2%,合格碘盐食用率96.7%,非碘盐率1.6%。结论:兵团居民户碘盐合格率总体上已经达到标准要求,但仍然有部分团场存在非碘盐,应加强综合干预措施和健康促进来提高合格碘盐食用率。  相似文献   
39.
新疆克拉玛依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新疆克拉玛依市社区卫生服务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克拉玛依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框架,包括对社区卫生资源的总体配置与布局、社区卫生服务与人才培养和完善社区服务服务中心功能的重要举措;并提出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保障措施。提出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框架对我国边疆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0.
伊犁三道河地区拜虫杀防治蚊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对新疆伊犁三道河地区拜虫杀防治蚊虫效果观察。实验表明:该药室内滞留喷洒效果较好,持效2周左右;营院喷洒,由于此地蚊虫密度高,孳生地广泛存在而难以控制,该药虽能有效降低蚊虫密度和刺叮指数,但持效仅4~5天。因此对蚊虫的防制应采取以环境治理、消除孳生地为根本并结合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制措施,但在环境治理困难的情况下,应以室内防治和单兵防护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