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6篇
  免费   780篇
  国内免费   105篇
耳鼻咽喉   552篇
儿科学   149篇
妇产科学   92篇
基础医学   953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1427篇
内科学   1201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214篇
特种医学   750篇
外科学   1419篇
综合类   1823篇
预防医学   518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766篇
  9篇
中国医学   125篇
肿瘤学   84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363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358篇
  2016年   426篇
  2015年   413篇
  2014年   807篇
  2013年   705篇
  2012年   697篇
  2011年   688篇
  2010年   639篇
  2009年   497篇
  2008年   497篇
  2007年   451篇
  2006年   439篇
  2005年   358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9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甲状腺超声联合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FNAC)对Bethesda(甲状腺细胞病理学贝塞斯达系统)Ⅰ-V类结节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65个结节)术前FNAC资料,统计结节微钙化、边界不清、结节呈低回声、纵横比及结节周围声晕声学特征参数,分析上述参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绘制阳性超声参数预测结节的ROC曲线并计算AUC面积,确定最佳诊断界点,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价值和阳性超声参数个数有关,满足0、1、2、3、4、5项超声参数的恶性率分别是12.50%、46.67%、66.67%、81.82%、88.89%及100%;边界不清和纵横比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其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0%和90.0%;结节大小不是良恶性的较好分辨指标,其阳性预测值仅为39.13%。阳性超声参数预测结节恶性率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19,以具有2个以上阳性超声参数为恶性结节的诊断标准。超声联合FANC对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性为75.00%,特异性为75.90%。 结论 超声联合FANC可以提高对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预测,有助于减少诊断性手术和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在鉴别甲状腺肿块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 对97例甲状腺肿块患者的123个肿块于术前分别采用CDFI、PDFI及SMI技术探查肿块血流情况及血管分布特征,观察穿支血管的有无及数目,对比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与病检结果。结果123个肿块中62个良性,61个恶性,CDFI、PDFI、SMI对良、恶性肿块检出的穿支血管数分别为0.10±0.47条及0.57±0.96 条、0.10±0.47条及0.72±1.07条、0.16±0.66条及1.61±1.74条。在123个肿块中,良、恶性肿块的穿支血管数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64.93,P=0.00),三种技术检出的穿支血管数良、恶性肿块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0.50,P=0.00),SMI与CDFI、PDFI比较检出的穿支血管数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CDFI与PDF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个恶性肿块中SMI与CDFI、PDFI相比检出的穿支血管数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CDFI与PDF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技术在62个良性肿块中检出的穿支血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96,P>0.05)。结论 穿支血管可作为甲状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依据,SMI对穿支血管较CDFI、PDFI更敏感,可作为甲状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的一种超声指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总结甲状腺癌术后症状管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15.4.1-2015.9.30我科1526例甲状腺癌患者,通过心理护理、疼痛评估、伤口引流管护理、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高水平的术后症状管理有利于保障医疗手术安全,提高护理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994.
CT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作用,重点探讨CT检查对肿瘤定性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35例甲状腺肿瘤的CT扫描资料。结果:甲状腺癌17例,CT诊断符合率88.9%;甲状腺腺癌18例,CT诊断符合率83.3%。结论;CT对甲状腺肿瘤的定性诊断优于其它影像学方法,在判断肿瘤的良、恶性时,应重点观察病变与腺外结构的分界情况而非腺内结构的边缘。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对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56例CRF患者和35名正常对照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高敏促甲状腺素(h-TSH)的含量,同时测定其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 A-Ⅰ)、载脂蛋白B(apo B)及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和白蛋白(A1b)等,并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RF患者血清TT3、FT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T4、FT4、h-TSH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LDL-C和apo 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P〈0.05),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C和apo A-Ⅰ虽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β2-M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1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直线回归和相关性分析显示,CRF患者血清TT3、FT3均分别与Cr、TG、LDL-C、apo B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P〈0.01),h-TSH与Cr、TG、HDL-C、LDL-C和apo B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与CRF患者血脂代谢紊乱有一定的关系。因此,CR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监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囊实性结节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瑞金康复医院接受超声检查的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患者79例,所有结节均经细胞学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结节。其中74例选择化学消融+物理消融治疗、1例药物治疗、4例自行吸收。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随访,随访主要观察囊实性结节吸收后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钙化及血流信号等特征,记录结节体积,并与吸收前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79例甲状腺囊实性结节在超声随访过程中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吸收,结节吸收均在同一部位表现为低或极低回声结节,囊性成分逐步减少,甚至消失,体积明显减小,末次随访缩小后平均体积与首次超声检查时的平均体积比较[(1.42±1.36)ml vs(40.78±34.0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节体积最大缩小率87%,最小缩小率68%,平均缩小率(75±5)%。79例吸收后结节中,74例超声表现具有恶性结节特征,5例不具有恶性结节特征。 结论超声随访可动态观察结节变化过程,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超声随访时常出现恶性结节征象,明确既往囊性或囊实性结节病史可为判定"木乃伊结节"提供重要依据,避免过度诊断及不必要的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评估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AD)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1035例患者资料(共1065个甲状腺结节),所有甲状腺结节均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或外科手术证实。利用CAD系统基于Kwak提出的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K-TI-RADS)、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指南、美国放射协会(ACR)发表的ACR-TI-RADS指南分为3组并进行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采用Z检验比较组间AUC的差异。根据约登指数最大的切点值确定最佳诊断临界点,计算以最佳诊断临界点区分良恶性时,不同组间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采用McNemar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 结果ACR-TI-RADS指南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K-TI-RADS及ATA指南(0.743 vs 0.703,0.743 vs 0.6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026、3.669,P均<0.01)。ACR-TI-RADS指南敏感度高于K-TI-RADS指南(91.95% vs 6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ATA指南比较(91.95% vs 9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23)。以4c类为诊断界值时,K-TI-RADS指南特异度最高(66.23% vs 49.74%,66.23% vs 47.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节大小影响CAD的诊断效能,其中当结节最大径线为5~<10 mm或≥20 mm时,CAD的AUC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CAD在正常甲状腺背景与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 结论甲状腺CAD基于ACR-TI-RADS指南进行诊断时,显示出更好的诊断效能,而结节大小影响CAD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确定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阳性临界值,并探讨这两种抗体出现的临床意义。方法 1999至2000年对3个中国农村社区3761名进行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采血、尿标本,同时行甲状腺B超检查,2004年对该人群进行随访。所有血清标本均用固相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测定TPOAb和TgAb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 甲状腺功能及形态正常人群(2437名)TPOAb和TgAb的95%正常可信区间上限分别为37.8IU/ml和38.6IU/ml。总人群(3761名)中随TPOAb浓度的升高发生TSH升高(〉4.8IU/m1)或降低(〈0.3IU/m1)的比率也呈阶梯式增加,但仅当TPOAb≥50IU/ml时,发生TSH异常率比TPOAb438IU/ml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样TgAb≥40IU/ml时,发生TSH异常率比TgAb≤39IU/ml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TPOAb以50IU/ml和TgAb以40IU/ml为阳性临界值时,总人群中TPOAb和TgAb的阳性率女性(11.71%、11.21%)显著高于男性(4.07%、2.68%)。抗体阳性人群的TSH水平显著高于抗体阴性组(P〈0.05)。原TSH正常抗体阳性人群(515名)随访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抗体阴性人群(P〈0.05)。结论 用高灵敏性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在尿碘中位数为100~600μg/L的普通人群中确定TPOAb和强Ab的阳性临界值分别为50IU/ml和40IU/ml。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和TgAb阳性是发生甲状腺功能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术后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癌术后颈部肿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颈部淋巴结的超声表现 ,比较转移性淋巴结和非转移性淋巴结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表现 ,以及阳性淋巴结与原发病灶的位置关系。结果67枚转移性淋巴结中 ,沙粒样钙化点出现率为67.16% (45/67) ,周边缺损率为41.79 %(28/67) ,外周长入血管支数>2支的占77.61 %(52/67) ,26枚非转移性淋巴结中 ,沙粒样钙化点出现率为3.85% (1/26) ,周边缺损率为7.69 %(2/26) ,外周长入血管支数>2支的占7.69%(2/26)。转移性淋巴结中有38.81% (26/67)出现在第III群 ,有25.37 %(17/67)出现在第IV群。结论高频超声对甲状腺术后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