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451篇
  免费   13328篇
  国内免费   6521篇
耳鼻咽喉   2885篇
儿科学   9316篇
妇产科学   3673篇
基础医学   18154篇
口腔科学   4615篇
临床医学   29490篇
内科学   45641篇
皮肤病学   3334篇
神经病学   12030篇
特种医学   129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37324篇
综合类   23865篇
现状与发展   25篇
预防医学   23281篇
眼科学   4759篇
药学   25398篇
  94篇
中国医学   4787篇
肿瘤学   11631篇
  2023年   2264篇
  2022年   4824篇
  2021年   11265篇
  2020年   6187篇
  2019年   12819篇
  2018年   7939篇
  2017年   6207篇
  2016年   7498篇
  2015年   10467篇
  2014年   19569篇
  2013年   16865篇
  2012年   20366篇
  2011年   17241篇
  2010年   15678篇
  2009年   15138篇
  2008年   13540篇
  2007年   13552篇
  2006年   11358篇
  2005年   7499篇
  2004年   3848篇
  2003年   3342篇
  2002年   2661篇
  2001年   2144篇
  2000年   1910篇
  1999年   1228篇
  1998年   1666篇
  1997年   1546篇
  1996年   1235篇
  1995年   1255篇
  1994年   1203篇
  1993年   920篇
  1992年   1153篇
  1991年   1004篇
  1990年   1059篇
  1989年   1020篇
  1988年   946篇
  1987年   840篇
  1985年   2308篇
  1984年   2805篇
  1983年   2086篇
  1982年   2229篇
  1981年   2183篇
  1980年   1898篇
  1979年   1853篇
  1978年   1573篇
  1977年   1313篇
  1976年   1382篇
  1975年   1027篇
  1974年   1012篇
  1973年   10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皮肤损伤后的异常愈合会导致病理性瘢痕的产生。病理性瘢痕的出现不仅影响美观,严重时还会造成心理和生理功能障碍。病理性瘢痕的机制研究对于瘢痕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中,动物瘢痕模型是目前研究病理性瘢痕的重要模型手段之一。理想的动物瘢痕模型应该在组织学、细胞学等层面尽可能接近于人类的病理性瘢痕。该文分别从传统技术动物瘢痕中的啮齿类动物模型、兔耳模型和猪模型,以及新技术动物瘢痕模型这两个方面,结合近年来在瘢痕领域应用较多的研究,进行了相应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52.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交叉科学,通过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各种工具,来阐明和理解大量生物数据所包含的生物学意义。随着基因组学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大量的生物学数据资源,从大数据中挖掘所蕴藏的生物学意义,已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主要归纳总结基于特征基因的肝癌风险预测模型,为肝癌的早期检测、预后和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新观点。  相似文献   
53.
54.
《Radiography》2020,26(2):140-146
IntroductionClinical placements provide rich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health professional pre-registration education but add significant workload pressure to clinical departments. Advances in simulation approaches mean that many aspects of students’ clinical learning can be undertaken in the academic environment. There is, however, little data identifying specific pedagogical gains afforded by simulation compared to clinical placement. This study measured the impact of a comprehensive integrated simulation placement on student clinical skill acquisition.MethodsA virtual department was developed using a range of simulation equipment and software, with actors and service users providing a range of patients for students to engage with. A cohort of 29 first-year undergraduate therapeutic radiography stud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ither simulated or conventional clinical placement. Clinical skills assessment scores provided by a blinded assessor were then compared.ResultsMean overall assessment scores for each cohort were within 3% of each other. The simulation cohort had over 10% higher “communication” scores than the traditional group (p = 0.028). The ability to gain both technical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 simultaneously improved learning compared to clinical placement. Students valued the structured approach of the simulated placement and the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techniques in a safe unpressured environment.ConclusionAn integrated simulated placement can help students to achieve clinical learning outcomes and lead to improved interpersonal skills.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Use of blended simulation resources can enable students to acquire technical, procedural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 which in turn may enable reduction of overall clinical placement time and departmental training burden.  相似文献   
55.
复杂性胸壁缺损的修复一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肿瘤性复杂性胸壁缺损的修复决策及其执行困难是限制胸壁肿瘤治疗方法选择及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皮瓣解剖学研究的深入、胸壁支持结构重建技术的进步、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麻醉护理的发展、对综合治疗的重视和治疗手段的进步等,使传统认为不可切除的胸壁肿瘤得以彻底地切除和安全有效地修复,从而使与缺损修复相关的肿瘤切除及辅助治疗的禁忌证缩减到最小程度,有效地提高了胸壁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很大程度上延长了生存率。作者以湖南省肿瘤医院整形外科15年565例胸壁肿瘤切除后修复重建的临床资料为依据,充实了胸壁肿瘤切除及修复的策略:(1)可靠的胸壁骨性支架重建;(2)有效的软组织修复;(3)麻醉及护理与手术团队的合作;(4)系统有序的综合治疗。并进一步明确了复杂胸壁肿瘤切除及重建的细节理念,包括胸部肿瘤治疗中加强多学科合作的密切性和科学性,整形外科医生参与肿瘤治疗整体规划的主动性和时机前移等。  相似文献   
56.
57.
58.
59.
60.
目的分析POLG基因变异致线粒体病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方法回顾分析于2019年5月就诊,并经采集外周血DNA进行医学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靶向二代测序和一代验证,1个确诊为POLG基因变异致线粒体病家系的临床资料。结果先证者,男,10岁,与其同卵双胎哥哥均有相同的体征,深感觉受损、腱反射消失、肌肉可疑萎缩。先证者3个兄姐先后于1岁多夭折。提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先证者及同卵双胎哥哥POLG基因均存在G.2558A(p.R853Q)、c.2890T(p.R964C)复合杂合变异,分别来源于患儿父母亲。结论 POLG基因复合杂合变异线粒体病家系成员有不同的表型;POLG相关疾病,即使同种基因变异,其临床异质性也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