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8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福氏志贺菌5型M90T株O抗原多糖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取并纯化了福氏志贺菌 5型M 90T的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亚单位分子———O抗原多糖 (O anti genpolysaccharide ,OPS)进行体内外试验 ,并与该菌LPS作对比 ,揭示其亚单位OPS的毒性作用不同于完整LPS分子。OPS可引起HeLa细胞病变 ,而LPS不能 ;OPS可引起兔回肠襻肠粘膜出血 ,但不引起肠腔积液 ,而LPS引起肠腔积液 ,并严重损伤肠粘膜。说明LPS的亚单位———OPS有其特异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对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查明疫情暴发的原因,为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病例定义,进行个案调查,描述病例的三间分布特点,并对疾病流行的地点开展卫生学调查,寻找导致疾病暴发流行的原因.结果 共搜索到病例111例(罹患率为3.50%),喝生水是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这是一次由水源与食源混合传播的福氏志贺氏2a亚型细菌性痢疾暴发,主要原因是侗族人群习惯饮用未经消毒的饮用水和卫生习惯不良.  相似文献   
63.
江苏省福氏4c志贺菌病原特性及毒力基因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江苏省福氏4c志贺菌生化特征、对抗生素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采用国际金标准细菌鉴定(API)试剂条进行生化鉴定,用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分型,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纸片扩散(K-B)法检测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ipaH、set1、sen和 ial 4种毒力基因。 结果 福氏4c志贺菌发酵葡萄糖、甘露醇,41.0%菌株发酵阿拉伯糖。对阿莫西林/棒酸和萘啶酸耐药率高达100.0%,氨苄西林、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89.7%;79.5%菌株耐受一半以上抗生素。ipaH、set1、sen、ial毒力基因携带率分别为100.0%、100.0%、92.3%和92.3%,92.3%(36/39)菌株携带全部4种毒力基因。结论 福氏4c志贺菌多重耐药情况较为严重,敏感药物有庆大霉素、头孢类药物和诺氟沙星。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高,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64.
目的:福氏2a志贺菌301株染色体编码与代谢相关的酶类基因,分析结构特点并进行同源性比较,以期部分阐明其与大肠杆菌生化特性相似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鸟枪法随机克隆福氏2a志贺菌染色体DNA,经探针杂交和末端核苷酸序列测定筛选出带有磷酸烯醇丙酮酸合成酶(pps)完整基因的阳性克隆,利用exouclease Ⅲ制备嵌套缺失体亚克隆,采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结果:福氏2a志贺菌301株pps基因(全长2474bp)与大肠杆菌pps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8%和97.6%。编码区上游和下游存在较多变异。福氏2a志贺菌301株pps基因与GenBank中其它菌株pps基因的同源性均低于55%。结论:福氏2a志贺菌pps基因苷酸序列与大肠杆菌pps基因核酸序列高度同源。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抗痢疾杆菌膜蛋白和LPS的单抗对痢疾菌入侵HeLa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膜抗原的单抗处理痢疾杆菌后进行HeLa细胞入侵及阻断实验,观察不同膜抗原单抗对痢疾杆菌入侵的作用。结果 观察到抗菌膜蛋白IpaB的单抗和LPS的单抗均不能阻断细菌的入侵且能促进细菌的入侵,在HeLa细胞胞浆内出现成簇的S.flexneri-2a菌,入侵菌数远远超过未经单抗处理的S..flexneri-2a菌感染的HeLa细胞组。结论 提示痢疾杆菌的抗菌膜蛋白单抗和LPS单抗所识别的表位,均具有调节S.flexneri-2a菌进入HeLa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66.
为探索痢疾杆菌感染是否产生免疫记忆,本文以福氏痢疾杆菌2a经口及腹腔免疫小鼠两次(相隔14d),间隔三个月后再刺激,应用BA-ELISPOT法检测了小鼠Peyer(PP)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MLN)及脾脏(SPL)中特异性IgA、IgG、IgM抗体分泌细胞(ASC)的变化;并以MTT比色法测定了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还观察了小肠粘膜组织切片。实验表明:口服途径能诱导PP中ASC及淋转的回忆反应,小肠粘膜可见淋巴滤泡显著增生;而腹腔途径只在SPL中诱导出ASC及淋转回忆反应。结果提示:痢疾杆菌感染存在免疫记忆反应。  相似文献   
67.
本文报告应用抗福氏2a痢疾杆菌膜成份McAb及胶体金探针对细菌膜抗原进行了定位。结果显示4种抗脂多糖McAb(3A6、2E6、4F1.2A3)可不均一的识别位于细菌表面的抗原,而另外一种抗LPSMCAb(1G8)和一抗膜蛋白McAb(1A1)识别的抗原未暴露于细菌表面。应用细菌膜碎片包埋前染色成功地定位了抗胰蛋白McAb1A1位于细菌内膜的抗原。与McAb的生物学活性比较表明。阳性标记细菌表面抗原的McAb的抗原与其阻断志贺氏菌接触性溶血试验和对小鼠的被动保护力密切相关。提示免疫电镜标记技术确定抗原表位在细菌表面的可及性和拷贝数对构建和筛选痢疾工程菌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It has long been accepted that Shiga toxin (Stx) only exists in Shigella dysenteriae serotype 1. However, in recent decades, the presence of Shiga toxin genes (stx) in other Shigella spp. have been reported. We screened 366 Shigella flexneri strains from Alberta, Canada (2003 to 2016) for stx and 26 positive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These isolates are highly related with the majority originating from the Dominican Republic and three isolates with Haiti origin. Both phylogenetic and spanning tree analysis of the 26 Alberta and 29 stx positive S. flexneri originating from the U.S., France, Canada (Quebec) and Haiti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geographic specific distribution patterns (Haiti and Dominican Republic clades).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whole genome base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stx positive S. flexneri strains as well as their global transmission, which signify the public health risks of global spreading of these strains.  相似文献   
69.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福氏志贺菌4 c型生化特征、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为痢疾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本地区2007年~2008年各肠道门诊监测点腹泻病人中分离到的福氏志贺菌4 c型菌株,用ATB进行生化检测,K-B法进行耐药性检测,PCR扩增进行setlA、set1B、sen、ial和ipaH5种毒力基因检测。结果:36株福氏志贺菌4 c型100%发酵葡萄糖、91.7%发酵甘露醇,27.8%菌株吲哚阳性。对萘啶酸耐药率高达100.0%,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氨卞西林的耐药率为97.2%、88.9%、83.3%、83.3%,80.6%菌株耐受一半及以上抗生素。setlA、set1B、sen、ial、ipaH基因携带率均为91.7%、91.7%、100.0%、100.0%、100.0%。结论:福氏4 c志贺菌多重耐药情况较为严重,敏感药物有庆大霉素和第三代头胞类药物。菌株毒力基因携带率高,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7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 of integron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grons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Shigella spp. Methods Ninety Shigella strains (83 S. flexneri and 7 S. sonnei)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tools of patients in China. Susceptibility to 8 antimicrobials was tested for all isolated strains. PCR, RFLP and sequencing analysis of integrons were applied to all of them. Results High prevalence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95.6%) was identified. Of the isolates 79 (87.8%) car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