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6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90篇
基础医学   139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429篇
综合类   178篇
预防医学   94篇
药学   111篇
  2篇
中国医学   100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激素替代治疗(HRT)绝经妇女的子宫、卵巢和乳腺的声像图表现、绝经期症状及性激素的变化,评价长期小剂量HRT的临床价值.方法82例长期HRT的绝经期妇女,其中服用尼尔雌醇(CEE3)38例、利维爱(OrgOD14)23例、倍美力(CE)21例,利用超声对其子宫、卵巢和乳腺进行观察,服药前及服药后每6个月检查1次,观察时间最短3年,最长10年,同时行Kupperman评分及性激素测定.结果HRT后子宫内膜厚度增加,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平均子宫内膜厚度未超过5mm,卵巢和乳腺未发现占位性病变,绝经期症状均显著改善.结论绝经妇女长期小剂量HRT,具有副作用少、安全、有效、依从性高等优点,定期超声检查是一种很好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益气温经方联合新编五禽戏的综合疗法对绝经后骨量减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绝经后骨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日光浴和饮食干预。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益气温经方联合新编五禽戏的综合疗法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周期为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12个月后的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isty,BMD)、SF-36生活质量(SF-36 quality of life score,SF-36)评分,并统计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率。结果腰椎骨密度: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骨密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腰椎骨密度逐渐升高,对照组患者腰椎骨密度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及治疗12个月后,两组腰椎骨密度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骨质疏松发生率: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有5例(10.0%)患者继发为骨质疏松症,对照组有13例(25.0%)患者继发为骨质疏松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SF-36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经方联合新编五禽戏的综合疗法能够改善绝经后骨量减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对比鲑鱼降钙素注射液与唑来膦酸钠注射液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0年2月-2016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82例,分为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组(40例,治疗时间3个月/年,连续3年),唑来膦酸钠注射液组(42例,治疗时间1次/年,5 mg/次,连续3年)。同时口服碳酸钙D3(600 mg/d)、骨化三醇(0.25μg/d)。采集患者基线及治疗3年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肾功能、血钙(blood calcium,BC)、血磷(blood phosphorus BP)、骨碱性膦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进行组间及治疗前后对照;以视觉模拟标度尺(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骨痛情况,判定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人次及发生率。结果(1)对两组患者肾功能、血钙、血磷、骨碱性膦酸酶水平进行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骨痛评价: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鲑鱼降钙素组VAS评分较唑来膦酸钠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面积骨密度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唑来膦酸钠组患者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升高幅度高于鲑鱼降钙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本研究中唑来膦酸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唑来膦酸钠与鲑鱼降钙素治疗3年均有效提高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其中唑来膦酸钠组优于鲑鱼降钙素组。两种治疗均有效减轻患者骨痛症状,鲑鱼降钙素组临床疗效优于唑来膦酸钠组。  相似文献   
104.
BackgroundAdv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MR) scanning techniques, such as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 and proton MR spectroscopy (1H-MRS) permit microstructural evaluation of water diffusivity and intramyocellular lipid content, respectively. We aimed to determine the feasibility of performing advanced MR scanning (proton density [PD] weighted imaging, DTI, and 1H-MRS) to evaluate properties of leg muscles in older women with respect to: (1) participant recruitment using three community-based strategies; (2) participant tolerance to the MRI scan acquisition protocol; and (3) scan acquisition and analyses protocols.MethodsRecruitment feasibility was evaluated based on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enrolled using various strategies. Participant tolerance was feasible if the scanning session was uninterrupted and image artifacts were absent. Optimal PD imaging, DTI, and 1H-MRS acquisition and analyses protocols were established.ResultsNine women (mean age = 71 years) were recruited over four months. The acquisition protocol was well tolerated by all participants. Adaptations were required for women with short stature and vertebral fracture risk. PD-weighted image analyses were improved by using the phased array uniformity enhancement filter to increase tissue contrast.ConclusionsIt is feasible to use a combination of MR scanning methods to evaluate muscle macrostructure and microstructure in the leg of older women.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advanced MR scanning methods can be used for future studies interested in quantifying components of muscle structure in older women, but prospective studies are needed to confirm whether change in microstructure can be detected in response to an intervention.  相似文献   
105.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低骨密度为特征,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骨密度由多重因子决定。本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运动疗法的影响因素及其疗效等方面进行综述,探明预防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运动途径,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6.
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糖代谢、性激素及骨密度(BMD)资料,受检者有1个或1个以上部位BMD低于2.5个标准差(T值)为骨质疏松,据此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骨质疏松(OP)组(n=72)和正常骨密度(NOP)组(n=70),比较两组糖代谢、性激素等各项指标,使用多因素相关方法分析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果 OP组与NOP组相比,糖尿病病程、BMI、E2水平均低于NOP组,年龄、FSH、LH高于N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的发生与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及FSH、LH、E2水平有关(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合并糖尿病与众多因素有关,包括糖尿病病史、高龄及低E2和高FSH、LH等.  相似文献   
107.
杨树琳 《医学综述》2010,16(14):2159-2162
心血管疾病(CVD)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女性CVD的预防已经逐渐变成女性CVD危险因素的预防。绝经女性CVD发病风险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吸烟、不健康饮食、体质量超标、高血压、高血脂等。CVD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绝经妇女的CVD发病风险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脆性骨折部位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740例有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妇女,分析骨折部位和次数与BMD关系,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腰椎1~4和股骨近端BMD值。结果740例患者中,共发生838次骨折,椎体骨折、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和外周骨折分别为192次(22.9%)、53次(6.3%)、159次(19.0%)和434次(51.8%),骨质疏松检出率分别为75.0%、81.1%、57.9%和49.1%,不同部位骨折处骨质疏松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多次骨折组的年龄显著高于一次骨折组(P〈0.05),而其腰椎1~4、大转子(Troch)部位的BMD则显著低于一次骨折组(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脆性骨折以椎体、桡骨远端为常见,髋部骨折较少见;发生髋部骨折者常具有低BMD;多次骨折患者年龄为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米非司酮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124例绝经后取环妇女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每组62例。观察组予米非司酮25mg、口服、1次/12h、共3天,第4天术前禁食6h,行丙泊酚静脉麻醉、无痛取环;对照组在丙泊酚静脉麻醉后常规宫颈注射1%利多卡因2ml,观察两组宫颈软化、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宫颈软化率82.26%,手术时间〈5min者占77.42%,出血量(2.0±0.7)ml,一次性取环成功率100%。对照组:宫颈软化率9.68%,手术时间〈5min者占17.74%,出血量(3.6±0.9)ml,一次性取环成功率85.4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丙泊酚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0.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绝经后的骨密度变化及其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对76例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及80例健康的绝经女性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行L2-4、Ward’s三角区、股骨颈、大转子骨密度测量,并测定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糖基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①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L4、Ward’s三角区骨密度均较健康者显著降低(P〈0.05)。②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改变与糖尿病病程、糖基化血红蛋白及绝经年数是负相关(P〈0.05),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P〈0.05),与空腹血糖、胰岛素及C-肽等未见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绝经后骨密度降低较健康女性更为明显。糖尿病的病程和长期的高血糖对骨密度降低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