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79篇
预防医学   34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5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目的 了解反复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痰培养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无菌操作采集患者晨痰,1h内送检,接种于血琼脂平板上,经37%,24h培养,怀疑有致病菌生长者进行相关的生化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在136例患者,共72例痰培养阳性,阳性率52.9%,痰培养连续3次为单一细菌者为16例,阳性率为11.8%。16例患者痰菌结果分别为:溶血性链球菌6例,绿脓杆菌4例,克雷伯杆菌2例,产气杆菌2例,阴沟杆菌2例,136例患者386例次痰菌培养,106例次阳性(27.5%),而连续3次以上培养为同一细菌,仅为42例次(10.8%);非相同单一痰菌培养64例次,占16.6%。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内科常见病,其急性发作期患者易发生肺心病、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所以了解其病原菌组成,对指导临床用药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2.
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应用与耐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以及抗生素应用与耐药性的关系,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医院新生儿科2000年1月-2005年12月临床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进行普通培养和高渗培养,用法国生物梅里埃系统鉴定细菌,以K-B法进行药敏分析。结果有156份脑脊液培养出了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溶血葡萄球菌。早期新生儿组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比晚期新生儿组高,晚期新生儿组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率比早期新生儿组高。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较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较敏感;使用过抗生素患儿检出产耐药酶菌的比率明显高于未使用过抗生素患儿(χ2=7.68,P<0.05),尤其使用过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患儿检出产耐药酶菌的比率显著高于后者(χ2=10.04,P<0.005)。结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分布与新生儿肺炎病原菌有相关性。合理应用抗生素尤其第三代头孢菌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43.
2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和高危因素,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中1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71.4%;检查分离出细菌15株,真菌4株;高危因素为各种侵入性操作、激素和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等。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高、预后差,除减少各种侵入性操作、合理应用激素和抗菌药物外,关键在于早期发现与治疗,更重要的是注重全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44.
目的明确广州地区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方法2004年1月-2005年10月,在广州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发生HAP的病原菌进行鉴定,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结果HAP前8种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均严重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91.8%,溶血葡萄球菌全部耐甲氧西林。结论广州地区HAP耐药严重,必须加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5.
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监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谱等,为临床和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方法对309例外科住院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培养出病原菌210株,病原菌分布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分离出产ESBLs 54株,耐亚胺培南病原菌1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5株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8株,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仍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结论外科切口术后感染问题值得高度重视,对耐药菌株应严密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46.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脑脊液标本中常见病原菌的微型寡核苷酸芯片。方法根据脑脊液中常见病原菌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和检测探针;探针固定于尼龙膜上制成寡核苷酸芯片;通用引物扩增病原菌DNA并标记生物素,产物与芯片进行反向杂交检测;对该体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了测试,并检测了32例临床病原菌感染的脑脊液标本。结果所有实验菌株均只与芯片上相应探针杂交。该法最低可检测出10 CFU/ml的大肠埃希菌;32例临床本的检测结果与常规鉴定法完全一致。结论该寡核苷酸芯片法能够准确、敏感、快速地检测脑脊液标本中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47.
2000-2006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2,他引:18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的医院感染临床特点和病原菌类型,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医院2000-2006年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3.8%,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率最高为16.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45.65%、真菌占31.9%、革兰阳性菌占20.58%;肠球菌属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减少侵入性操作、提高手卫生的执行率、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对儿童常见病原菌的耐药菌株进行耐药性监测,为医院感染的控制和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用细菌自动鉴定仪Vitek60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产F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P)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的检出率逐年上升。不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菌必治、头孢他定的耐药率较低,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结论MRSA和HMSSA、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不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不产ESBLs大肠埃希菌、PNSP和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之间的耐药性存在很大的差别,且有严重的交叉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老年人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用ATB—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分析鉴定仪对285例尿路感染的老年患者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鉴定,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病原菌31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4.4%,主要为大肠埃希菌(44.2%)、肺炎克雷伯菌(7.1%)、铜绿假单胞菌(6.0%)、变形杆菌(4.5%),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低(0%~29%),革兰阳性球菌占22.4%,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为0。真菌占12.2%,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耐药率为0。结论:老年人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严重,持续耐药监测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0.
2004~2005年临床病原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健康  宋秀兰  费哲红 《中国药师》2007,10(10):1012-1016
目的:分析某医院2004—2005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并评价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从2004—2005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用半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定仪进行耐药性监测;统计同期病区抗菌药物消耗金额、用药频度以及构成比。结果:2004年分离病原菌4 657株,其中G~ 菌占25.1%,G~-菌54.1%,真菌20.8%,列前5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粪肠球菌。2005年分离病原菌4 582株,其中G~ 菌占20.9%,G~-菌63.7%,真菌15.4%,列前5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仍是对G~-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除外)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类抗生素,葡萄球菌中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临床抗菌药物消耗金额以及占药品消耗比例呈下降趋势。结论:2004—2005年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种类、抗菌谱以及构成比与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组成和药敏试验结果基本相符,但对碳青霉烯类、糖肽类抗菌药物使用比率的逐年提高应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