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内科学   695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6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21.
荣芽杀灭钉螺和对野生鱼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荣芽杀灭钉螺的效果及其对野生鱼的急性的毒性,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浸杀和喷洒法在现场进行灭螺试验,同时用野生鲫鱼进行鱼急性毒试验。结果现场荣芽25g/m^3浸杀施药2、3和5d后。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1.52%、88.04%和94.67%;荣芽12g/m^2喷洒3、7和15d后,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7.22%、85.71%和88.06%,鱼毒显示荣芽25g/m^3施药7d后未见死鱼情况。结论荣芽具有较强杀螺作用,对鱼类安全。杀螺机理和对非靶生物的毒性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相似文献   
822.
目的了解分析清新县2006-2010年血吸虫病疫情,为制定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广东省血吸虫病巩固监测方案》,在原疫区对钉螺和传染源进行同步监测,对清新县2006-2010年的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共查螺13hm2,未查获活钉螺。复查历史病人12人,未发现慢性或晚期病例。低年龄组(中、小学生)监测1122人,血清抗体阳性者10人,未查到血吸虫病人。检查流动人口2456人,抗体阳性者80人,查获血吸虫病慢性病人13例,其中虫卵阳性者2例。检查耕牛1900头,未发现血吸虫感染牛只。结论目前清新县血吸虫病防治成果巩固,今后要重点加强输入性传染源和钉螺的监测。  相似文献   
823.
密达杀灭钉螺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密达不同剂型杀灭钉螺效果,有关因素的影响以及对非靶水生物的毒性.方法分别采用泥盘接触法、烧杯浸杀法和斑马鱼实验法,观察密达5种剂型杀灭钉螺效果,了解泥土湿度和温度对密达杀螺作用的影响,测定密达2种剂型的急性鱼毒.结果施药后5 d和7 d,5种剂型杀螺效果均有明显差异,其中75%可湿性粉剂的生物活性最高,泥盘接触法3 d、5 d和7 d的LC 50分别为3.93 g/m2、0.91 g/m2和0.69 g/m2;实验表明密达杀钉螺效果有随泥土湿度和温度提高而增强的趋势;密达10%沙粒剂和75%可湿性粉剂24 h、48 h、72 h和96 h对斑马鱼的LD50均>10mg/L.结论密达各剂型对钉螺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其中以75%可湿性粉剂杀螺效果最好;湿度和温度对密达杀螺效果影响较大,实际使用时须掌握条件;密达为一类低毒杀螺剂,适用于水产养殖地区及其它特定环境的灭螺处理.  相似文献   
824.
槟榔碱与杀螺药合用对钉螺头足部影响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槟槟榔碱(Arecoline,ARE)灭螺增效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加入和未加入ARE的灭螺药分别浸泡钉螺24h,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一定浓度的ARE单用或与杀螺药合用对钉螺头部及触角,足跖肌,壳轴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25mg/LARE,0.625mg/L五氮酚钠(NaPCP),0.0625mg/L氮硝柳胺(NC)单用时,钉螺的头部及触角,足跖肌、壳轴肌的形态与正常钉螺形态结构相近,而5mg/LARE分别与0.625mg/LNaPCP,0.625mg/LNIC合用时,钉螺的触角,足跖肌和壳轴肌的表面皱褶变平坦,形态结构完全破坏,与单用5mg/LNaPCP,1mg/LNIC的结构相同,结论:ARE能增强灭螺药对钉螺软体结构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825.
目的 观察包裹钉螺卵的泥皮结构和泥皮下胶质膜 (三级卵膜 )表面构造。 方法 自东洞庭湖草滩钉螺孳生地采集泥皮无破损湖北钉螺螺卵 ,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与结论 钉螺卵泥皮呈蜂窝状 ,由无定形腐植质小块和直径约 2 .6~ 9.2 μm的土壤颗粒粘接而成。泥皮有许多小洞 ,洞壁有细小皱褶。泥皮厚度约 6 0 μm,泥皮与内侧胶质膜接触面布满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凹陷 ,未见小洞穿通迹象。胶质层表面有蛋白质纤维呈网状覆盖 ,并有锥状突起形成。  相似文献   
826.
目的 探究日本血吸虫毛蚴感染对湖北钉螺生存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按钉螺与毛蚴数量比为1:10的比例感染钉螺,同时设对照组(未感染毛蚴的阴性钉螺),各设3组平行.在感染后的0、6、12、24、48、72 h和1、2、4、6、8、12周检测钉螺软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  相似文献   
827.
目的 利用气象数据建立模型,预测洪水季节血吸虫病风险区域,为血吸虫病监测预警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开源R软件,建立交互式血吸虫病预警系统.以血吸虫病传播指数为基础参数,根据累积降雨量及气温数据拟合钉螺物种分布模型,预测钉螺分布概率,判断洪涝灾害期间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区域.结果 基于R软件Shiny包构建网页框架,成功建立了...  相似文献   
828.
本文对中国大陆的福建、湖北、云南、四川4个自然隔离群的13个县钉螺进行酯酶同工酶(EST)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电泳酶谱比较,EST共出现10~14条酶带,MDH共出现3~4条酶带。比较它们的酶谱特征可见:(1)同一省内不同地区间钉螺的酶谱非常相似,具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2)四川、云南2省钉螺的酶谱特征差异较小,而与福建、湖北2省的酶谱比较,差异明显;(3)4个自然隔离群钉螺呈现为3个地理分布种群,分别分布于福建、湖北和滇川3个区域,各群体共有的EST酶带有3条,MDH酶带仅1条,其它酶带数目和电泳迁移率均呈现明显差异,提示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已出现明显的分化  相似文献   
829.
云南省钉螺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研究云南省钉螺的核型,结果其2n=34,核型公式为18m+4sm+8st+2t+性染色体,与作者以往报道的湖北省钉螺的核型公式不同。同时还探讨了钉螺核型在其分类学和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