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7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26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目的了解β-地中海贫血在贵州从江县侗族、江口县土家族中的基因类型特点、基因型频率及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抗碱血红蛋白(HbF)和血红蛋白A2(HbA2)定量测定对人群进行β-地中海贫血初筛,同时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RBC、Hb、HCT、MCV、MCH、MCHC、RDW等7项血液学指标分析,用常规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筛查阳性受检者DNA,经PCR-反向点杂交法对β珠蛋白基因进行突变分析。结果受检982人中,共检出52例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总检出率为5.27%,其中侗族、土家族检出率分别为7.85%、2.68%;经β珠蛋白突变基因分析,在这两个民族中检出中国人常见3种突变类型:CD17(A→T)无义突变(39例,75.00%),CD41-42(TCTT)移码突变(12例,23.07%)和βE(Codon26)(1例,1.92%)。结论在贵州省少数民族中β-地中海贫血有很高的发病率,基因突变类型具有显著的民族特征,β珠蛋白基因变异情况很独特,可能与族内婚配、家族发病聚集性和通婚地域半径狭小有关。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吸毒人群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纳入调查的初治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每隔3个月随访1次,观察半年。结果180名初次抗病毒治疗的吸毒者,治疗后6个月余的127人中,123人检测了CD4T淋巴细胞,有12人(占9.8%)免疫学失败;120名已检测病毒载量的病人中,92人病毒载量降至最低检测限以下,病毒学成功率为76.7%。治疗前CD4〈50个/μL者[比值比(OR)-0.10,95%可信区间(CI:0.03~O.37]容易发生免疫学失败;半年的服药依从性在95%以上(OR=4.58,95%CI=1.87~12.57)、半年医学随访次数在≥7次(OR=3.23,95%CI=1.16~8.98)者,容易获得病毒学成功。结论吸毒人群的抗病毒治疗疗效低于其他人群,开始抗病毒治疗时间较晚、服药依从性差和参加医学随访次数较少,是造成吸毒人群疗效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4.
大理学院新生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申丽洁  李伟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930-931
目的了解高校新生弓形虫的感染情况,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大理学院2002~2004级600名新生血清弓形虫IgG抗体。结果新生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4.50%,其中男生4.75%,女生4.23%;云南籍新生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5.34%,其他省籍新生为3.28%;少数民族新生抗体阳性率高于汉族新生,分别为7.56%和3.27%;家住城镇和农村的新生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10%和4.69%。结论大理学院新生中存在弓形虫感染,性别、生源和民族等多种因素影响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了解孟连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情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9月,问卷调查分层随机抽取的孟连县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1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情况及其卫生技术人员的评价.结果 2011年度,孟连县调查地区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均达到100%,绝大部分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率较高(约85%),但健康档案建档率(60%~70%)、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约50%)、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55%~70%)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稳定率(50%~60%)偏低,存在着县城、近郊、远郊实施不均衡情况.人力资源不足、设备不足或闲置、服务机构职责定位不清、农村居民不配合和不良生活习惯是影响当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因素.结论孟连县多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情况较好,培训人才、激活闲置设备、居民支持、健康教育等有助于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普遍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情况下孟连县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2月,问卷调查多阶段分层随机抽取的孟连县2 011名农村居民两周患病情况.结果孟连县2 011名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97.5‰(95%CI 84.5‰~110.5‰),低于2008年全国四类农村水平(149.6‰,P<0.05);年龄别两周患病率变化趋势与全国四类农村相似,但0~14岁未成年人的两周患病率高于全国四类农村水平;两周患病率排名前5位的疾病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肠胃炎、骨质增生、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山区为组群水平解释变量、性别为个体水平随机斜率变量、其他个体背景变量为固定斜率变量所拟合的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山区与性别之间有跨层交互作用(P<0.05);家庭年收入<15 000元(OR=3.2378,95%CI 1.9014~5.5130)和年龄(OR=1.0163,95%CI 1.0002~1.0327)对2周患病有正效应;以未婚为参照,在婚对两周患病有负效应(OR=0.4727,95%CI 0.2534~0.8819).结论与普遍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前的全国四类农村水平相比,2012年孟连县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降低.加强山区妇幼保健、改善低收入家庭卫生条件、提高单身人群健康意识等举措有助于人群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8.
《Substance use & misuse》2013,48(12-13):1949-1954
This study uses large,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s of high school seniors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ology,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racial/ethnic differences in drug use. On average, use is highest among American Indians and Whites, at an intermediate level among Hispanics, and lowest among Blacks and Asians. Racial/ethnic differences in drug-related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largely parallel differences in self-reported drug use. We argue that such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taken, to a considerable extent, as evidence of the validity of self-reports.  相似文献   
79.
《Substance use & misuse》2013,48(12-13):1901-1906
This chapter provides a rationale for publishing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Research Monograph No. 130 entitled “Drug Abuse Among Minority Youth: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Recent Research Advances.” This chapter also includes a summary of the chapters found in this monograph. The monograph chapters fall into three categories: (1) review of theory-driven research findings and other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2)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and other barriers; and (3) future research orientation.  相似文献   
80.
背景:国外学者报道人群骨量20%归于环境因素,80%归于遗传因素,骨密度的种族及民族差异是很明显的.目的:调查云南红河地区哈尼族跟骨定量超声测量,分析其与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之间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和调查者入户调查的方式对云南省红河地区哈尼族人群300名进行抽样调查,其中男109名,女性191名.现场访谈填写调查表并测量血压、身高、腰围、体质量等,同时均用Achil es Express跟骨定量超声测量仪测量被调查者的右侧跟骨超声速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被调查的人群体质量平均为(46.39±8.44) kg,体质量指数平均为(21.07±3.21) kg/m2跟骨定量超声传导速度值为(1512.38±36.77) m/s.相关分析显示,右跟骨定量传导速度值与跟骨密度T值相关性高,可以预测跟骨骨密度.跟骨定量超声传导速度值除与年龄呈负相关,与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均呈正相关,并均有显著性意义.提示云南省红河地区哈尼族中老年人的跟骨骨密度与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