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623篇
  免费   7796篇
  国内免费   9202篇
耳鼻咽喉   1324篇
儿科学   2641篇
妇产科学   1436篇
基础医学   14062篇
口腔科学   1712篇
临床医学   16008篇
内科学   16002篇
皮肤病学   1459篇
神经病学   3528篇
特种医学   27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3篇
外科学   6958篇
综合类   35418篇
预防医学   9798篇
眼科学   1401篇
药学   9272篇
  120篇
中国医学   3197篇
肿瘤学   11368篇
  2024年   787篇
  2023年   3072篇
  2022年   2697篇
  2021年   3076篇
  2020年   2864篇
  2019年   3117篇
  2018年   1798篇
  2017年   2480篇
  2016年   2944篇
  2015年   3132篇
  2014年   4499篇
  2013年   4692篇
  2012年   6408篇
  2011年   7442篇
  2010年   7151篇
  2009年   7485篇
  2008年   8211篇
  2007年   7973篇
  2006年   7800篇
  2005年   8140篇
  2004年   7337篇
  2003年   6698篇
  2002年   5627篇
  2001年   5040篇
  2000年   4092篇
  1999年   3410篇
  1998年   2880篇
  1997年   2218篇
  1996年   1655篇
  1995年   1346篇
  1994年   876篇
  1993年   485篇
  1992年   347篇
  1991年   260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229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大肠癌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而目前惟一的根治方法是早期切除肿瘤。癌相关基因(CAGE)是2002年发现的与癌症有关的基因,其在多种癌组织及肿瘤细胞系中呈高表达,在除睾丸组织外的正常组织中均无表达。现回顾性分析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黏膜组织中CAGE的表达及其启动子低甲基化情况。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细胞癌患者为实验组,100例非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ERB基因Rsa Ⅰ及Alu 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和5号内含子高变区核苷酸(CA)重复序列在两组中的分布.应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Rsa Ⅰ和Alu 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在两组中均呈多态性分布(χ2=11.375,6.162,P<0.05).R等位基因使人患肝细胞癌的风险是r等位基因的51.7%,A等位基因使人患肝细胞癌的风险是a等位基因的2.086倍.5号内含子高变区分离出9种CA重复序列等位基因CA16~24,两组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55,P>0.05).以n≤20作为SS型,n>20为LL型,实验组SS型等位基因为66%,对照组为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4,P<0.05).结论 Erβ基因多态性与肝细胞癌发生有关,R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因素,A等位基因和SS型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3.
新基因Tctex5在雄鼠生殖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雄鼠生殖细胞中是否有Tctex5基因的表达。方法从三株体外培养的雄鼠生殖细胞CRL-1715、CRL-2053和CRL-2196细胞株中提取总RNA和蛋白,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分析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Tctex5基因在CRL-1715、CRL-2053、CRL-2196三株细胞中都有高表达。结论Tctex5基因作为一个未知功能的基因,在雄鼠生殖细胞中有丰富的表达,可能参与了精子发生的功能调节,作为男性正常生育的。个新的标志物,它可能在精子发生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该基因在雄性生殖细胞中的发现可能会对男性不育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PCR检测大鼠外周血及腹水中细菌DNA对空肠-空肠、回肠-回肠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健康Wistar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空肠-空肠吻合组;C组为空肠吻合口瘘组;D组为回肠-回肠吻合组;E组为回肠吻合口瘘组。采集手术前后外周血及术后腹水,抽提DNA, 比较lacZ基因和16SrRNA基因的PCR阳性率,并观察各组的病理学情况。结果:(1)C,E组术后外周血lacZ基因PCR阳性率与B,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C,E组术后外周血16SrRNA基因PCR阳性率显著高于B,D组(P<0.05)。(2)C,E组腹水lacZ基因和16SrRNA基因PCR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D组(P<0.05)。(3)C,E组腹水lacZ基因阳性率显著高于外周血(P<0.05);C,E组腹水16SrRNA基因阳性率与外周血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PCR检测术后外周血16SrRNA基因对空、回肠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2)检测术后腹水lacZ基因和16SrRNA基因对空肠-空肠、回肠-回肠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短发卡RNA对人胃癌细胞STAT3基因的沉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STAT3基因小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对胃癌MKN-45细胞STAT3基因的干扰作用。方法:根据STAT3 mRNA 编码序列,设计RNA干扰靶点,构建STAT3基因的特异性小RNA干扰质粒(psiRNA-H1/STAT3),使用脂质体转染人胃癌细胞系(MKN-45细胞)。实验分为对照(A)组,psiRNA-H1转染(B)组和psiRNA-H1/STAT3转染(C)组。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TAT3特异性小RNA干扰基因对胃癌细胞STAT3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psiRNA-H1/STAT3经限制性酶切及部分序列分析证明基因插入正确,并经测序证实。将其成功转染MKN-45细胞后,该细胞的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 结论:将成功构建的针对STAT3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转染MKN-45细胞,能有效抑制该细胞的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为STAT3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转录因子E2F-4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及其预后等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学的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2F-4的表达,半定量分析E2F-4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分级、术后生存时间等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以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正常乳腺小叶及导管上皮细胞之E2F-4表达呈阴性;65例乳腺癌中33例(50.8%)呈E2F-4高表达;E2F-4高表达与乳腺癌的病理学分级、类型、临床分期以及术后生存时间有关(P<0.05).结论:E2F-4作为肿瘤的相关基因,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E2F-4的高表达可能是评判乳腺癌恶性程度、转移、复发及预后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997.
基因多态性和股骨头坏死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欠佳,最终仍需人工关节置换术,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但其共同特征都是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由于机体对坏死区具有自然的修复能力,当新生骨细胞随新生血管向坏死区生长并形成新骨的同时,坏死骨小梁将被逐步吸收。在此过程中骨的力学性能明显减弱,正常负重即可致股骨头塌陷变形及髋关节退行性关节炎,同时出现以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的临床症状群。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是治疗ANFH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 1,CT1)/破伤风毒素重链C端片段(tentanus toxin C fragment,TTC)(CT1/TTC)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其对大鼠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C12)细胞的靶向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T-A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CT1/TTC融合蛋白。体外培养PC12细胞,并将CT1/TTC融合蛋白与PC12细胞共培养,红色荧光免疫组化染色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蛋白能否在TTC的靶向作用下进入PC12细胞。结果:成功构建了CT1/TTC融合蛋白,测序显示融合基因序列正确,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融合蛋白能够进入PC12细胞,并发出红色荧光。结论:采用PCR和T-A克隆等分子生物学方法能成功构建CT1/TTC融合蛋白.并且TTC能够将CT1靶向进入PC12细胞。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H1)表达与胰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31例癌组织中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水平。结合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分化程度和分期等进行分析。结果31例胰腺癌组织中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强度均低于对照的胰腺组织;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强度与胰腺癌的远处转移能力密切相关;胰腺癌中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具有明显正相关。结论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水平能反映胰腺癌的侵袭转移能力。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之间呈明显正相关。联合检测两种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对临床判断胰腺癌的预后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祛瘀化痰法对食管癌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基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18-1819,18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