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2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260篇
内科学   220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151篇
综合类   570篇
预防医学   909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23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分析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讨论其临床诊断依据,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指标.方法:分析2007年3月~2009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诊断为颈源性头痛的患者共108名,按就诊顺序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头痛程度的VAS评分,头痛部位、头痛的性质、颈部僵硬感、颈部阳性体征及颈部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表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讨论其诊断依据.结果:在颈源性头痛的各项临床表现中,颈部僵硬感、颈部阳性体征、诊断性神经阻滞有效以及颈部影像学检查结果阳性是最主要的表现.结论:颈部僵硬感、颈部阳性体征、诊断性神经阻滞有效以及影像学阳性结果是颈源性头痛最主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92.
血吸虫性门静脉高压症术后近期并发症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吸虫性门静脉高压症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制定围手术期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9月在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附属湘岳医院手术治疗的血吸虫性门脉高压症患者病例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结合专业知识,选取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323例患者病例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的52个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性别、出血史、吸烟史、腹水史、术前住院天数、门静脉内径、A/G比值、白蛋白、总胆红素、总胆汁酸、血氨、右肝大小、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术后镇痛、留置胃管时间等17个因素与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有关(P均〈0.05)。选取其中15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静脉内径、A/G比值、出血史、术中出血量、留置胃管时间为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镇痛为保护因素。结论血吸虫性门静脉高压症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与门静脉内径、A/G比值、出血史、术中出血量、留置胃管时间及术后镇痛等因素密切相关,其门静脉内径越大、A/G比值越低、有出血史、术中出血量越多、留置胃管时间越长的患者发生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风险越大,且以术中出血量影响最大;而适当的术后镇痛有益于减少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3.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高危因素、发生MODS患者中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总结CABG术后MODS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安贞医院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共276例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将CABG术后发生与未发生MODS的患者进行对比,总结CABG术后发生M...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析广东省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脱失情况,探讨影响患者治疗脱失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城市治疗点和3个农村地区治疗点,利用国家统一的美沙酮维持治疗信息收集系统所收集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数据资料,包括社会人口学情况、尿检、治疗及随访情况等,采用Lo-gistic模型对21个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影响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脱失的因素。结果共有2 728名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病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性2 448人,女性280人,2 728名患者维持治疗时间中位数为12.52个月(25%、75%位数分别为3.88、25.10月),累计脱失率为77.7%。经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脱失率的因素包括:女性(OR=0.66)、有各种生活来源(OR=0.34~0.71)、尿吗啡检测阴性(OR=0.52)、没有被抓捕过(OR=0.49)、无脱失史(OR=0.36)等变量是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率的保护因素;而初中以下(OR=2.64)、高中或中专(OR=2.29)、认为治疗费用偏高(OR=4.09)、与家人关系较差(OR=1.68)、每天治疗剂量较低(少于30mg OR=1.61;31~50mg OR=1.34)、对治疗不满意(OR=1.71)、参加治疗时间较短(少于1年OR=1.96;1-2年OR=1.72)等变量是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的危险因素(均P<0.01或P<0.05)。结论广东省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脱失率较高,为了提高病人的维持率,减少脱失应该改进门诊服务质量和治疗水平,应加强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和对病人的支持。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因素,为DN的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267例,其中DN患者102例(DN组),单纯糖尿病无。肾病165例(NDN组),采集血糖等临床资料,进行t检验、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组间比较显示,DN组与NDN组的年龄、糖尿病(DM)病程、BMI、吸烟、高脂饮食、合并高血压、FPG、2hPG、0.5hPG、HbA1c、TC、TG、LDL-C和纤维蛋白原(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DN的发生与DM病程、TG、HbA-C、FPG、2hPG和合并高血压有关(P〈0.05或P〈0.01)。结论TG、DM病程、HbA1C、FPG、2hPG和合并高血压是DN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影响肺动脉高压心脏手术后发生肺高压危象的因素。方法对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心脏手术后发生肺高压危象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29例肺动脉高压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高压危象26例,死亡6例,死亡率为23.08%。术前呼吸道感染、术前吸氧、术前使用卡托普利、手术时间、通气频率、再次插管和术后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um,NO)吸入对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发生肺高压危象具有一定的影响(均P<0.05)。术前呼吸道感染、手术时间和再次插管为肺动脉高压手术后患者发生肺高压危象的危险因素;手术前吸氧、满足通气频率和NO吸入等为保护因素。结论在对肺动脉高压心脏手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发生危险因素,以及加强保护因素的措施,对术后预防肺高压危象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儿童婴幼儿龋患病状况,探讨引起婴幼儿龋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乌鲁木齐市9所双语幼儿园的474名3~5岁维吾尔族、汉族儿童进行口腔检查,由儿童父母填写问卷表,并对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族别、喝牛奶频率、睡前吃甜食/喝甜饮料、是否帮助刷牙、母亲的文化程度与婴幼儿龋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汉族、喝牛奶频率高、睡前吃甜食/喝甜饮料、不刷牙、母亲的文化程度低是婴幼儿发生龋病的危险因素。应早期开展儿童龋病的防治工作和加强维、汉两种语言文字的口腔疾病防治宣教活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对远期产生抑郁症状(DS)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入选排除标准选择143例脑卒中后前3周的病人,选择预测变量为早期认知功能、人口基性特征、血管危险因素、病变部位、抑郁症状、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因变量为入组后6~10个月后远期抑郁症状(蒙哥马利抑郁量表评分>7分)进行多元Log...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脑梗死(CI)患者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结果将205例伴颈动脉颅外段斑块的CI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73例)及稳定斑块组( 132例);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家族史等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以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  相似文献   
1000.
颅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CT监视下颅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CT监视下颅脑穿刺术治疗的4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再出血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90例患者再出血48例(9.7%)。手术时机(比值比=2.401,P=0.035)、术中首次抽吸量(比值比=3.012,P=0.001)、术后高血压控制情况(比值比=2.562,P=0.028)、肝脏疾病(比值比=1.987,P=0.037)等4个因素是影响CT监视下颅脑穿刺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T监视下颅脑穿刺术后再出血主要受手术时机、术中首次抽吸量、术后高血压控制情况、肝脏疾病影响,重视这些因素有利于再出血的早期识别与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