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97篇
  免费   3457篇
  国内免费   1016篇
耳鼻咽喉   274篇
儿科学   875篇
妇产科学   1356篇
基础医学   4249篇
口腔科学   824篇
临床医学   5017篇
内科学   6833篇
皮肤病学   277篇
神经病学   1809篇
特种医学   16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3537篇
综合类   725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022篇
眼科学   315篇
药学   5149篇
  100篇
中国医学   1776篇
肿瘤学   1770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596篇
  2022年   1060篇
  2021年   1818篇
  2020年   1710篇
  2019年   1458篇
  2018年   1500篇
  2017年   1459篇
  2016年   1554篇
  2015年   1485篇
  2014年   3022篇
  2013年   3118篇
  2012年   2854篇
  2011年   3071篇
  2010年   2301篇
  2009年   2113篇
  2008年   2081篇
  2007年   2230篇
  2006年   1800篇
  2005年   1619篇
  2004年   1389篇
  2003年   1164篇
  2002年   1028篇
  2001年   907篇
  2000年   795篇
  1999年   740篇
  1998年   607篇
  1997年   614篇
  1996年   576篇
  1995年   510篇
  1994年   506篇
  1993年   380篇
  1992年   402篇
  1991年   365篇
  1990年   301篇
  1989年   299篇
  1988年   261篇
  1987年   210篇
  1986年   195篇
  1985年   256篇
  1984年   218篇
  1983年   138篇
  1982年   187篇
  1981年   164篇
  1980年   143篇
  1979年   126篇
  1978年   105篇
  1977年   98篇
  1976年   93篇
  1975年   9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21.
22.
23.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身麻醉(全麻)的效果。方法 62例腹腔镜、泌尿科、骨科、肛肠科、妇科等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实验组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插入喉罩(插管)、插管1 min、插管3 min、拔出喉罩(拔管)1 min、拔管3 min时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麻醉效果;全麻起效时间、维持全麻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实验组插管时、插管1 min、插管3 min、拔管1 min、拔管3 min的HR水平分别为(77.52±6.36)、(73.26±5.56)、(72.01±4.69)、(75.35±7.63)、(72.34±6.79)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92.34±7.85)、(87.97±5.25)、(78.85±5.20)、(95.69±9.21)、(85.63±7.43)次/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插管时、插管1 min、插管3 min、拔管1 min、拔管3 min的MAP水平分别为(90.25±6.73)、(87.65±7.98)、(88.79±7.65)、(88.09±5.61)、(88.52±5.16)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对照组的(109.51±7.85)、(103.27±12.43)、(102.52±8.21)、(106.74±7.68)、(104.62±7.71)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的19.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总有效率96.77%均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全麻起效、维持全麻、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1.61±0.23)、(100.59±6.72)、(17.99±3.52)min,均短于对照组的(2.93±0.41)、(123.61±7.85)、(36.87±4.16)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腹腔镜等手术患者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全麻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麻醉效果良好,降低对机体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索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到医院接受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药物干预前、干预后两组,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过程中采用药学干预的方法 进行护理,对比干预前后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不合理用药率和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 药学干预后,喹诺酮类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降低,且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用法用量和用药禁忌等不合理用药率也显著降低,不合理使用情况也在逐渐减少(P<0.05).结论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5.
26.
27.
目的了解护理专案改善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组,传统护理组对于住院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护理专案模式组对于住院患者采取护理专案模式。比较两组满意评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评分;护理前后住院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的掌握水平、住院患者遵医行为;跌倒的发生率。结果护理专案模式组满意评分、住院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的掌握水平、住院患者遵医行为、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评分、跌倒的发生率对比传统护理组有优势,P<0.05。结论住院患者实施护理专案模式效果确切,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住院患者自我防护能力,降低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8.
This study deals with a series of operations to isolate the micro-cellulose from the palm tree spathe sheath by using a modified chemical metho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low cost and the completion speed and its characterization using X-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 (XRD),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coupled with element analyzer (SEM/EDX).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ion method succeeded in obtaining very pure microscopic fibers with a width of 2–10 μm with a crystallinity index equal to 79.21%, containing the two cellulose features Iβ and II, that, the conversion ratio of the first to the second was estimated at 32, 87%.  相似文献   
29.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患者生存率是评价恶性肿瘤诊治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描述以医院登记为基础的20万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情况,以真实世界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之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共计202 542例。通过患者复诊病史资料、电话随访及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生存随访信息,随访统计时间截至2019年11月30日。应用寿命表法估计各个病种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以性别、年龄组、首次治疗时间分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绘制各病种的总体生存曲线。结果:患者总体的1年、3年、5年OS分别为89.8%、77.4%和71.0%;男性患者5年OS为58.8%,女性患者为78.7%。在常见的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患者的5年OS最高,为98.6%;胰腺癌患者最低,为11.4%。2013—2017年首次治疗的乳腺癌、肺癌和肾癌患者5年OS分别为90.0%、55.9%和80.7%,显著高于2008—2012年首次治疗患者,其他肿瘤未见显著上升。结论: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经规范诊治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预后,女性生存情况显著优于男性,乳腺癌和肺癌患者的生存改善可能归功于新的临床治疗和早诊手段。  相似文献   
30.
Stress related to parenting a child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can differently affect caregiver's physiological reactivity to acute stress. Here, parental stress level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ping strategies were assessed alongside measures of heart rat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cortisol during a psychosocial stress test in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ASD (M‐ASD, n = 15) and mothers of 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n = 15). M‐ASD repor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parental stress, anxiety, negative affectivity, social inhibition, and a larger preference for avoidance strategies. M‐ASD showed larger heart rate and cortisol responses to the psychosocial stress test.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parental stress levels and the magnitude of the cortisol stress response in both groups. The present findings indicate exaggerated physiological reactivity to acute psychosocial stress in M‐ASD and prompt further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rol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mediating the effects of parental stress on physiological stress respon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