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146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 毫秒
21.
通过分析医院信息化阻碍因素以及云计算技术的构成与优势,确定云计算在医院信息化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案、面临问题及应用效益.云计算应用的重点在基础平台、信息应用、运维管理、软件系统等方面.在医院信息化云计算应用过程中,要更新观念,合理规划,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22.
“云诊断管理平台”包括基于云计算的“云诊断平台”和“云管理平台”两大部分.“云诊断平台”充分利用局域网、互联网运行医院数据,可实现业务数据的集中处理及远程会诊,同时可以减少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重复投入,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患者就诊体验,节约医疗资源.文章对“云诊断管理平台”的功能设计及系统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3.
依托信息化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分布状况及其特点,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原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控软件逐床查阅预警病例,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监测患者2 186例,实际监测2 186例,实查率为100.00%;发生医院感染患者86例、12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93%、例次感染率为5.58%;ICU、血液科、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率最高,分别为47.62%、26.67%、17.65%,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6.72%;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0.24%,抗菌药物使用者病原学送检率为40.38%;限制类抗菌药物使用率22.22%,送检率43.48%;特殊类抗菌药物使用率3.38%,送检率57.14%;引起医院感染的前3位病原菌均为革兰阴性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0.45%、18.20%、13.93%;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时间仅用12h。结论依托信息化手段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显著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效率,应给予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建设足够的重视,使医院感染管理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4.
随着各级新农合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统一新农合数据编码标准越来越重要。数据编码标准是新农合数据资源共享的基础,也是实现业务协同的前提条件。本文重点梳理了新农合数据编码标准的建设和应用情况,简要分析了数据编码标准改造与统一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新农合数据编码标准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医疗设备验收工作及其管理。方法:结合以往验收工作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外医疗设备管理的先进方法对医疗设备验收的主要环节和流程进行分析,设计出适用于计算机软件系统的验收路径,并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其表达。结果:设计和开发出一套用于引导和管理医疗设备验收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中包括验收事务、业务管理、验收结果查询、表格单据模板管理以及设置供应商通道,将其纳入验收体系全过程中。结论:该系统很好地将复杂的医疗设备验收工作简单化、实用化,在提高验收工作效率的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医疗设备的验收工作。该系统的设计理念顺应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满足了医院医疗设备验收工作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构建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非药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并进行初步应用,评价其在GDM管理中的可用性及准确性,为后期将该系统应用于临床奠定基础。方法 成立系统构建小组,构建GDM非药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包括患者个人信息、血糖监测与预警、饮食监测与反馈、体重监测与反馈和运动记录5个模块。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在上海市某妇产科医院产科营养门诊就诊的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初步应用。分析系统数据并调查GDM患者、系统构建小组成员、临床医护人员对于系统的可用性及结构化评价。结果 GDM非药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识别血糖异常值并发送即刻处理提示的有效性为100%,生成血糖预警及预防报告的有效性为51%;GDM患者对于系统的可用性评价标准化得分为88.15分,系统构建小组人员和医护人员对于系统的结构化评价标准化得分为90.63分,均处于高水平。结论 GDM非药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能够为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准确、客观的决策依据,初步应用结果显示,该系统的准确性较高、可用性良好,可进一步开展研究探讨其对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效果,以期改善现有GDM非药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构建手臂输液港信息化管理平台并验证其应用效果,为手臂输液港的应用提供系统化管理方法。方法 2018年3月由手臂输液港信息化管理平台研究团队构建由植入输液港前评估、植入输液港登记、维护记录、统计查询、院外随访、系统维护6个模块组成的手臂输液港信息化管理平台。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9月植入手臂输液港的肿瘤科患者为试验组,使用该平台进行管理;选取2019年4月—6月植入手臂输液港的肿瘤科患者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手臂输液港并发症发生率和应用该平台后护士的满意度。 结果 手臂输液港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后,统计到的手臂输液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上升( χ 2=4.146,P=0.042);护士对平台的满意度得分为(91.59±4.52)分,整体较为满意。 结论 手臂输液港信息化管理平台有良好的实用性,有助于实现携带手臂输液港患者的系统管理,为临床科研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构建医院感染监测系统自动调取客观的医院感染监测指标数据,及时了解医院感染防控的情况,提高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效率。方法架设服务器从HIS、PACS、LIS、手麻系统、ICU监测系统等业务系统收集数据,经过规范化的逻辑处理生成医院感染监测所需数据,结合用户使用需求构建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结果通过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能高效获取医院感染监测数据,通过监控过程数据及时评估风险因素,及早发现疑似医院感染聚集事件,快速完成各种统计类的医院感染数据管理工作。结论基层医院院内感染监测系统可以将医院感染监测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及时处理医院感染潜在风险,减轻医院感染防控专职人员的日常数据处理工作压力,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9.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可以完善和规范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加强信息互通互联,完善信息统计上报制度,提高国家的卫生宏观调控和卫生应急能力。国内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已取得初步进展但问题重重,其瓶颈问题在于国内缺乏统一的社区卫生服务业务模型标准、信息分类标准、数据元素标准、数据采集标准和信息运行规范等一系列社区卫生服务信息技术标准和规范。因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首要任务是建立和制定社区卫生信息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规范电子健康档案,建设社区卫生信息数据集标准和功能规范,逐步实现社区卫生信息的垂直流动和平行流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信息化在超声"危急值"报告精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超声科应用信息化对超声"危急值"报告进行精准管理,采用χ2检验对2年的超声"危急值"报告成功率、报告漏报率、随访率与报告符合率进行比较,对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2年实施情况比较,2018年、2019年我科报告成功率分别为90.5%(484/535)、98.6%(477/484),漏报率9.5%(51/535)、1.4%(7/484)。随访率分别为89.2%(477/535)、97.1%(469/484)。报告符合率分别为96.1%(458/477)、98.3%(461/469)。对比分析报告成功率、漏报率、随访率、报告符合率均存在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0.955、30.955、24.449、4.746,P均<0.05)。实施后超声"危急值"报告制度落实较好。 结论信息化可以实现对超声"危急值"报告的精准管理,超声"危急值"报告信息化精准管理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