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27篇
  免费   5515篇
  国内免费   1811篇
耳鼻咽喉   386篇
儿科学   421篇
妇产科学   465篇
基础医学   6328篇
口腔科学   1334篇
临床医学   4848篇
内科学   5080篇
皮肤病学   426篇
神经病学   3452篇
特种医学   16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329篇
综合类   9558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7951篇
眼科学   786篇
药学   5409篇
  77篇
中国医学   2912篇
肿瘤学   2184篇
  2024年   177篇
  2023年   1024篇
  2022年   1566篇
  2021年   2643篇
  2020年   2280篇
  2019年   1785篇
  2018年   1770篇
  2017年   1950篇
  2016年   1857篇
  2015年   2010篇
  2014年   3445篇
  2013年   3789篇
  2012年   3171篇
  2011年   3512篇
  2010年   2726篇
  2009年   2790篇
  2008年   2741篇
  2007年   2704篇
  2006年   2271篇
  2005年   2038篇
  2004年   1625篇
  2003年   1419篇
  2002年   1049篇
  2001年   931篇
  2000年   851篇
  1999年   718篇
  1998年   560篇
  1997年   515篇
  1996年   437篇
  1995年   396篇
  1994年   380篇
  1993年   296篇
  1992年   278篇
  1991年   217篇
  1990年   224篇
  1989年   191篇
  1988年   155篇
  1987年   150篇
  1986年   107篇
  1985年   153篇
  1984年   119篇
  1983年   76篇
  1982年   84篇
  1981年   73篇
  1980年   72篇
  1979年   54篇
  1978年   42篇
  1977年   33篇
  1976年   31篇
  1974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前后挤压型骶骨Ⅱ区骨折与骶丛神经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后挤压致骶骨Ⅱ区骨折造成骶丛神经损伤的机制。方法 经甲醛短期(1年内)浸泡固定的国人尸体6具,12侧。解剖保护骶丛神经,制成前后挤压型暴力致骶Ⅱ区骨折模型,定量测量不同骨折移位时骶丛神经被拉长的距离。另外,利用X线片观察骶从神经受压情况。结果 随耻骨联合分离逐渐增大,骶丛神经张应变呈直线相关逐渐加大,以S1,S4为最显著,且可造成神经的刺伤,多见于L5和S1,X线未发现骶丛神经受压表现。结论 前后挤压型暴力致骶骨Ⅱ区骨折神经损伤以牵拉伤为丰,以S1,S4为主,且与骨折移位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神经的刺伤,多见于骨折移位较大的L5和S1。  相似文献   
62.
犬颈动脉囊状动脉瘤模型的建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建立犬颈总动脉囊状动脉瘤模拟人体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建立犬颈动脉囊状侧壁动脉瘤模型。结果建立20条健康实验犬颈动脉囊状侧壁动脉瘤模型40枚,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均通畅者有36枚,4枚动脉瘤腔自发性完全性闭塞,但颈总动脉均保持通畅,模型建立成功率为90.0%。结论犬颈总动脉囊状侧壁动脉瘤是模拟人体颅内动脉瘤的最佳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63.
盐酸氟西汀对抑郁症模型小鼠神经肽Y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盐酸氟西汀对慢性应激抑郁症模型小鼠下丘脑神经肽Y(NPY)的表达影响。方法 采用旷场试验(Open-Field)法,比较抑郁症模型小鼠与正常对照组行为学改变方面的差异。将慢性应激抑郁症小鼠模型随机分成盐酸氟西汀和阿米替林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法、细胞酶联免疫法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技术,比较试验组小鼠下丘脑NPY的表达变化。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在总路程缩短、活动斑数减少和体重增加幅度下降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2)与正常组比较,抑郁症模型组下丘脑NPY的mRNA表迭下降。(3)经过3周的治疗,盐酸氟西汀组和阿米替林组小鼠下丘脑NPY的mRNA及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差别,但是两组的表达结果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的结果接近。结论 脑内NPY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加可能是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小鼠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4.
目的建立胰胆管合流异常的动物模型。方法选用健康杂种猫10只。术前禁食12 h,3.5%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取上腹正中切口约6 cm切开各层至腹腔。于胆总管入十二指肠处旁边,切开胰腺背膜,解剖胰管;靠近十二指肠处分别纵向切开胰管、胆管长约4~6 mm的切口。6-0线间断吻合切口,造成类似人类的胰胆管合流的共同通道。术后20天胆道造影。结果术后动物精神、食欲良好,无萎靡、烦燥等表现,造影显示胰胆管合流共同通道延长。结论本动物模型最接近于人类的胰胆管合流异常生理,优于其他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体外从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形成破骨细胞的2种不同方法,建立研究细胞因子对破骨细胞分化作用的2种不同实验模型。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10-8mol/L LTB4和25μg/LM-CSF刺激下,经过2周的直接诱导分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RAFLs共培养,加入10-8mol/L LTB4和25μg/L M-CSF,经过3周的间接诱导分化,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鉴定破骨细胞样细胞(OCL)。结果通过直接分化和间接分化均可形成破骨细胞样细胞。结论2种不同实验模型能分别用于研究细胞因子对破骨细胞的直接和间接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建立原发性肝癌三维大分割适形放疗Lyman NTCP模型的参数和探讨放射性肝病的影响因素。方法109例患者进行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其中93例患者肝硬化Child-Pugh分级A级,16例为B级。患者每星期治疗3次,每次间隔48h,(4.8±0.5)Gy/次,平均剂量(53.5±5.5)Gy。用最大拟然比方法分别得到Child-A和Child-B患者Lyman模型中的NTCP参数。结果共有17例发生放射性肝病,发生在Child-A组8例,Child-B组9例。多因数分析表明,肝硬化分级程度是与放射性肝病相关的独立因素(P=0.000)。所有患者的NTCP参数为n=1.1,m=0.35,TD_(50) (1)=38.5Gy;Child-A级为n=1.1,m=0.28,TD_(50)(1)=40.5Gy;Child-B级为n=0.7,m=0.43,TD_(50)(1)=23Gy。结论肝硬化分级是预测放射性肝病发生的危险因子。Child-B患者进行适形放疗易引起放射性肝病。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利用人肝门部胆管癌细胞系(FRH-0201)接种裸鼠脾脏,建立肝、肺转移模型。方法将FRH-0201细胞系(120代)接种于7只Balb/c裸小鼠脾脏。出现转移时,将转移瘤行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将转移的肿瘤行细胞培养,再次接种裸鼠脾脏,观察转移成瘤情况。结果脾脏局部成瘤率为100%(7/7),转移瘤发生率14.3%(1/7)。转移瘤细胞再次接种于裸小鼠脾脏,转移发生率100%。转移瘤电镜显示典型恶性细胞特征。转移瘤细胞染色体众数19条,主流范围18~44条。结论该实验所建立的肝门部胆管癌转移瘤,符合恶性肿瘤的特点,与人肝门部胆管癌生物学特性一致。  相似文献   
68.
20世纪后半叶美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历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模式的确立是以20世纪初Flexner报告发表为开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已基本完善,并经历了二战的考验。二战后,随着社会和医学发展,美国高等医学教育一直在进行着改革。按照时间顺序在50年代、60年代以及70、80年代进行了改革。分析历次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改革的特点特别对指导20世纪80年代后医学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GPEP报告进行详细阐述,包括GPEP报告的内容、作用以及与Flexner报告的对比分析。通过回顾与分析,对美国医学教育改革历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进行梳理,为我国正在进行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9.
制作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乏动物模型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蔺琪  吕岚  金涛  赵晓玉  邱波 《眼科新进展》2006,26(8):565-568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乏模型制作方法,为干细胞缺乏疾病的治疗性研究提供可靠的模型。方法利用9mm环钻划界,板层切除角膜组织,通过临床评分、印迹细胞学、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验证模型的成功。结果板层切除术后30~45d,模型眼角膜混浊、上皮缺损、大量新生血管长入,印迹细胞学可见PAS( )的杯状细胞,组织病理学检查上皮符合结膜细胞表型,免疫荧光染色可见结膜杯状细胞特异性标志MUC5AC阳性表达。结论环钻划界加板层切除法为一种可靠、有效的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乏模型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70.
Although there are effective antibacterial agents against plague, newer antibacterial agents have been developed which show more potent activity against other bacterial organisms, but have not been tested againstYersinia pestis. A strain ofYersinia pestis was selected (no. 22;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okyo, Japan) that caused a systemic infection in mice.Y. pestis no. 22 was intraperitoneally inoculated into DDY-strain mice, and 13 oral or 6 injectable antibacterial drugs given to the infected mice at varying doses 1 and 24 hours after infection. Levofloxacin, sparfloxacin and ofloxacin were the most effective oral agents against the infection, and prulifloxacin and pazufloxacin were also effective but to a lesser extent. Also, gentamicin and arbekacin were the most potent injectable antibacterial agents againstY. pesti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are several new drugs, both oral and injectable, which exert excellent in viv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a mouse infection model and may be useful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lag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