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5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11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534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230篇
内科学   234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90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科学   99篇
综合类   925篇
预防医学   354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156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月经初潮年龄对壮族女大学生体型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月经初潮年龄对女大学生体型分布的影响。方法 对 10 3名 2 0岁壮族女大学生的月经初潮年龄进行调查研究 ,并作Heath Carter体型分析。结果 得出 4个不同月经初潮年龄组的体型均值和 10 3名 2 0名壮族女大学生的体型均值 ,表明均为三胚中间型体型。结论 壮族女大学生的体型不受月经初潮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23.
新疆塔塔尔族肤纹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本文报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塔尔族人群的肤纹参数。方法:在知情同意手续下捺印调查对象的手纹和足纹,样本包括29名男性和24名女性。结果:调查的项目有TFRC、a—bRC、atd、tPD、指纹、指间纹、手小鱼际、猿线、大拇趾球纹、趾间纹、足小鱼际纹和足跟纹等。结论:左右同名对应的指纹(足纹)显示同类花纹的组合多于期望值,表明同类花纹有亲和性或相容性。本文为人类学、遗传学和医学提供了较完整的数据集。  相似文献   
24.
Genetic polymorphism in the ABO blood group gene of Han, Kazak and Uygur populations inhabiting the most northwestern part of China was investigated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based techniques. The present study enrolled 43 healthy unrelated Han, 37 Kazak and 59 Uygur volunteers. The allele in A1 blood group is distinguished A0101 and A0102 in difference of nucleotide position 467. The A0101 allele is more frequent in Caucasian and the A0102 allele is characteristic in Mongoloid. It must be notable that A0201 in the A2 group (with a single base deletion at nucleotides 1059 to 1061) which was characteristic of Caucasian was observed in Kazak and Uygur populations but not in Han. Further, 00201 (with no nucleotide deletion at 261 and three nucleotide differences), which is frequent in different races including Caucasian except for Mongoloid, was detected also in Kazak and Uygur populations. The frequencies of B0101 in Kazak, Uygur and Han were comparable to those of other Asian populations but higher than those of Caucasian populations. Collectively, thes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allele frequencies of Kazak and Uygur at the ABO blood group locus are an intermediate between those of Mongoloid and Caucasian, suggesting the admixed feature of Kazak and Uygur with Mongoloid and Caucasian.  相似文献   
25.
中国汉族人群APOE等位基因频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APOE)基因是一个多功能基因,除调节脂类及脂蛋白代谢之外,近年来还发现它与Alzheimer病及Ⅲ型高血脂症等病之间有密切关系。为对上述疾病进行病因学研究,作者采用一步法PCR技术对438名无亲缘关系的中国汉族健康受试者的APOE基因进行分型,并计算其基因频率分布,结果表明,中国治疗人群APOE3种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E2=0.0400,E3=0.8  相似文献   
26.
8~16岁苗族学生体型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广西苗族中小学生体型特点与规律。方法:应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广西8~16岁苗族学生体型进行研究。结果:(1)苗族平均体型男生为均衡的中胚层体型(1.9-4.1-2.3),女生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2.8-3.8-2.0);(2)苗族男生8~16岁间随着年龄增加,中、外因子值明显增加,内因子值略有减少;(3)苗族女生自10~岁起,随着年龄增加外因子值减少,内、中因子值明显增加,15~16岁有所回落;(4)苗族学生男、女之间体型除8、9~岁组外,其余年龄组差异显著;苗族男生体型分布较集中。女生体型分布较分散。结论:与其他民族比较,苗族学生身材矮小,皮下脂肪少。  相似文献   
27.
对合江县川南苗族 2 0 7例 (男 113,女 94 )青壮年进行 73项活体测量 ,结果显示 :川南苗族身材矮小 ,男女性身高平均为 15 4 5 6cm和 14 3 89cm ,83%受检者身高分类属矮或很矮 ;体部垂直高度均偏小。川南苗族偏瘦弱 ,其体部宽度、深度测量及围度测量均偏小 ,体质稍差。川南苗族头长偏小 ,头宽与头高相对较大 ,故 6 8%以上受检者为圆或超圆头型、阔头型也较狭头型为多、 75 %以上为高头型 ;面高与面宽均小 ,面高尤甚 ,75 %以上的受检者属阔或超阔面型 ;鼻部测量值均小 ,6 0 %的个体属中鼻型 ,属狭或超狭鼻型较阔鼻型的略多。两性间各项测量差异显著 ,但具共同体质特征。三年龄组比较青年组头面部与胸部测量值较成年组与壮年组小 ,表明其发育尚未终止 ,但因长度与宽度或长度与高度、宽度与高度均平行增长 ,故头型、面型、鼻型等均无显著差异而三组保持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28.
正常新疆维吾尔族人头发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地区12名(6女,6男),年龄在17岁至20岁之间的维吾尔族人不同部位的头发进行了初步观察研究。发现头发呈圆柱形,毛小皮鳞片呈叠瓦状。但鳞片排列方式、紧密度及形态因个体及部位不同而异。根据毛小皮排列方式可分为三型:即平行型,交错型及混合型,又根据毛小皮排列的紧密度分为密型和疏型。毛干的直径因个体不同大致可分为粗发和细发,粗发毛小皮单位距离内的层数大于细发,毛小皮排列多呈平行线。细发毛小皮排列多呈交错、混合型。  相似文献   
29.
苗族成人体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我国苗族成人体型特点与规律。方法:应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广西隆林县德蛾乡456例20~55岁苗族成人体型进行了研究。结果:(1)苗族平均体型男性为均衡的中胚层体型(1.9—4.7—1.9),女性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3.2—4.2—1.3);(2)苗族男、女20~50岁间随着年龄增加,中因子值明显增加,外因子值略有减少,内因子值变化不大,中因子值的最大值及外因子值的最小值均在45岁组;(3)苗族男女间体型各年龄组差异极高度显著;结论:苗族与其他群体体型比较,苗族体脂较少,骨骼肌肉较发达,身体线性度较低。  相似文献   
30.
对新疆伊犁地区维吾尔族404人(男232人、女172人)、哈萨克族 359人(男197人、女162人)、蒙古族209人(男117人、女92人)×32项活体测量项目及22项体质指标指数的性别和民族间比较.结果表明,三民族共同特征:身材超中等,头短而宽,头长高指数属高头型,头宽高指数属阔头型,面高而宽,中等鼻高,窄型鼻宽,鼻指数属狭鼻型,口裂宽中等,女性头较男性圆、高、阔.主要不同之处:哈萨克族身材较高、面宽、唇厚、头型阔而圆;蒙古族额部、面部较宽、骨盆值最大;维吾尔族面较窄、唇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