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4篇
  免费   646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02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163篇
内科学   358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472篇
预防医学   1968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17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快速反应部队士兵焦虑症状的发生、分布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和相关因素。结果:①士兵焦虑总体发生率为12.9%;②影响焦虑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入伍时间、服役兵种、躯体性疾病和连队业余文化生活,与士兵的文化程度关系不明显。结论:快速反应部队士兵的焦虑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主要与部队的生活工作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992.
长沙市2~12 岁儿童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长沙市2~12岁儿童的睡眠时间和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为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提供指导。方法:2006年6月~2007年4月,在长沙市5个行政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3 756名2~12 岁儿童的睡眠情况,由专人负责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12 岁儿童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10.60 h。从2~12岁共11个年龄组儿童的每天平均睡眠时间分别为12.26,11.57,11.33,11.26,10.95,10.64,10.62,10.45,10.28,9.83和9.61 h。2~12 岁儿童睡眠障碍总发生率为40.9%,其中睡眠时频繁鼾症发生率为8.2%,喉头哽咽1.5%,睡眠呼吸暂停0.8%,睡眠不安7.6%,张口呼吸4.9%,睡眠中多汗22.6%,睡眠中肢体抽动3.2%,磨牙9.5%,梦呓5.5%,梦游0.9%,夜间遗尿2.5%(≥5岁),不明原因睡眠中觉醒或憋醒1.9%。白天睡得多、夜间清醒者1.5%,入睡过早 2.1%,易惊醒者1.6%,睡眠中出现尖叫、哭喊者1.8%。不同症状的发生率存在性别、年龄差异。结论长沙市2~5岁年龄组儿童睡眠时间略低于儿童保健学要求的同年龄段儿童睡眠时间需求标准,长沙市2~12 岁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高于其他城市的调查水平,需引起儿童保健工作者及儿童父母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枸橼酸杆菌肠炎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腹泻组患儿 2 196例 ,应用抗生素 ,非腹泻对照组(患其它疾病 )患儿 40 0例 ,应用抗生素 ,健康对照组 40 0例 ,均进行枸橼酸杆菌检出率、药敏试验、临床特征等比较。结果 :腹泻组患儿的枸橼酸杆菌检出率为 5 87% ,明显高于非腹泻组、对照组 ,且与年龄、季节、喂养方式等有一定相关性。但临床症状及实验室常规检查缺少特异性。药敏试验结果对丁胺卡那霉素、喹喏酮类药物敏感 ,而对头孢菌素类及氨苄青霉素等耐药。结论 :枸橼酸杆菌肠炎在各类腹泻患儿中占较高比例 ,且以 <1岁人工或混合喂养儿及夏秋季节多发 ,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94.
青海省泽库县包虫病流行病学评价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6-9月对青海省泽库县境内人、家畜和野生动物感染包虫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共检查1046人,确诊囊型包虫病77例,泡型包虫病3例;女性包虫病感染率和患病率均高于男性,牧民病例数最多,患病率也较高;包虫病的感染率和患病率在年龄分布中有随年龄增长而逐升的趋势;泽库且绵羊、牦牛、高原鼠兔和灰尾兔有多房棘球蚴的感染,感染率分别为5.36%、4.69%、3.45%和12.50%;共剖检无主犬12只,5只感染细粒棘球绦虫,1只感染多房棘球绦虫。结果表明泽库县包虫病流行十分严重,是两型包虫病并存的混合流行区。  相似文献   
995.
邳州市1993~1999年伤寒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邳州市 1993~ 1999年伤寒发病特点作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表明 :7年间本地区伤寒平均发病率为 6.396/10万 ,呈中等强度流行 ,发病率递增有极显著意义 ,发病有明显季节性特点 ,流行高峰期为 6月 2 5日~ 11月 5日 ,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 ,2 0~ 39岁人群伤寒发病危险度突出 ,职业性分布以农民为主 ,性别间发病率无显著差异。发病率上升与本地区大卫生状况差、人群免疫水平低 ,流动人口增加、就诊、诊断及时性差及传染源管理不规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绍兴市1999~2004年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绍兴市新生儿破伤风(NT)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和消除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绍兴市1999~2004年NT专报系统的监测资料和个案调查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T发病率波动在0.15‰~0.65‰之间,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04年有2个县(区)发病率≥1‰。NT病死率波动在11.11%~37.50%之间。病例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越城区和绍兴县,发病无明显季节性。78例确诊病例中流动人口占89.74%,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12∶1,发病日龄集中在5~8d。在家分娩的占83.33%,接生员均未受过培训,所有母亲均无明确的破伤风类毒素(TT)接种史。结论旧法接生和产前未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及人口流动是NT发病的主要因素。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推广住院分娩,对高危人群接种TT,加强新法接生培训,是消除NT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997.
薛维军 《疾病监测》2005,20(6):285-288
目的研究洪涝灾害对钩体病流行因素的影响及有效防治策略。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研究洪涝对公安县人间钩体病流行因素的影响。结果1990~2000年公安县钩体病年均发病率7.99/10万,发病时间以7~8月份为主。采集鼠肾53只、猪肾168只培养为阴性,用PCR法检测,鼠肾有6只阳性,阳性率为11.32%,猪肾有1只阳性,阳性率为0.59%,鼠带菌率比猪带菌率要高。健康人群血清黄疸出血群平均抗体与波摩那群一致,均为0.048μg/μl,流感伤寒群平均抗体为0.056μg/μl。开展钩体疫苗接种能有效预防钩体病的发生与流行。通过对1999~2000年公安县降雨量、气温、长江水位与钩体病发病率作单因素分析,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洪涝灾害可以影响钩体病的流行,但不是决定因素。钩体病防治策略应采取以加强传染源控制与管理、健康教育、接种钩体疫苗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通过对5 938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的儿童病例进行分析,为本地区患儿制定预防策略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20年2月期间长治市妇幼保健院5 938例患有呼吸道系统疾病的住院儿童标本,采用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对13种病原菌进行核酸检测。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两组间...  相似文献   
999.
BackgroundAdolescence is a risk peri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illness, as well as a time for pronounced change in sleep behaviour. While prior studies, including several meta-analyses show a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there were many inconsistences found in the literature.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e sleep and depressive symptoms.MethodsFollowing PRISMA guidelines, we conducted a literature search that yielded forty-nine recent studies (2014–2020) with adolescent samples aged 9 to 25-year-olds, and more than double the sample size of previous meta-analyses (N = 318,256).ResultsIn a series of meta-analyses, we show that while several common categories of subjective sleep are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dolescents, the strength of this relationship varies. Measures of sleep perception: poor sleep quality (r = 0.41), insomnia (r = 0.37), sleep disturbances (r = 0.36), wake after sleep onset (r = 0.31), and daytime sleepiness (r = 0.30) correlated more strongly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than measures of sleep behaviour: sleep latency (r = 0.22), and sleep duration (r = −0.19).Conclusions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 studi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t may be important to assess an adolescent's perception about their sleep, in addition to their sleep/wake behaviours.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分析无锡市2004 - 2018年老年HIV/AIDS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制定老年人群的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无锡市2004 - 2018年老年HIV/AIDS病例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 - 2018年无锡市累计报告老年HIV/AIDS病例843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25.1%,确证时平均年龄(57.6±7.5)岁,男女比例4.5∶1,已婚有配偶占52.1%,初中及以下占78.3%,经性传播占98.8%;经医疗机构检测发现占69.3%。男性病例中同性传播占比从2004年的0.0%上升至2018年的55.7%(χ2趋势 = 18.168,P<0.001)。经异性性传播的病例中,98.4%的男性病例有非婚异性性接触史,高于女性病例的42.1%(χ2 = 229.381,P<0.001);59.2%的女性病例配偶/固定性伴阳性,高于男性病例的3.0%(χ2 = 216.699,P<0.001)。结论 无锡市老年HIV/AIDS病例主要经性传播途径感染,同性性传播比例上升趋势明显,应根据该人群艾滋病流行特点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以控制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