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28篇
  免费   6021篇
  国内免费   2462篇
耳鼻咽喉   544篇
儿科学   973篇
妇产科学   788篇
基础医学   7059篇
口腔科学   1494篇
临床医学   6025篇
内科学   10043篇
皮肤病学   606篇
神经病学   4300篇
特种医学   18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172篇
综合类   10565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9338篇
眼科学   1072篇
药学   5809篇
  78篇
中国医学   3694篇
肿瘤学   2506篇
  2024年   210篇
  2023年   1346篇
  2022年   2258篇
  2021年   3481篇
  2020年   3100篇
  2019年   2418篇
  2018年   2332篇
  2017年   2409篇
  2016年   2387篇
  2015年   2532篇
  2014年   4331篇
  2013年   4915篇
  2012年   3809篇
  2011年   4346篇
  2010年   3390篇
  2009年   3355篇
  2008年   3301篇
  2007年   3192篇
  2006年   2645篇
  2005年   2368篇
  2004年   1893篇
  2003年   1730篇
  2002年   1282篇
  2001年   1140篇
  2000年   1009篇
  1999年   850篇
  1998年   653篇
  1997年   630篇
  1996年   524篇
  1995年   464篇
  1994年   449篇
  1993年   335篇
  1992年   325篇
  1991年   253篇
  1990年   254篇
  1989年   204篇
  1988年   172篇
  1987年   180篇
  1986年   133篇
  1985年   197篇
  1984年   170篇
  1983年   113篇
  1982年   114篇
  1981年   115篇
  1980年   121篇
  1979年   100篇
  1978年   66篇
  1977年   52篇
  1976年   56篇
  1973年   4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心气虚细胞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索心气虚细胞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NIH小白鼠乳鼠培养心肌细胞用缺氧(1~3小时)再给氧损伤方法研制心气虚细胞水平动物模型。结果培养心肌细胞采用缺氧再给氧损伤后,出现LDH和CK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或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根据缺血缺氧是导致心气虚证的重要因素之一,探索采用缺氧再给氧损伤制作离体心气虚细胞模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津白Ⅱ小鼠BCML-TAⅡ99乳腺癌模型和615小鼠Ca761乳腺癌模型证候属性,以期建立证病结合肿瘤模型。方法①将BCML-TAⅡ99乳腺癌瘤株接种于津白Ⅱ小鼠,Ca761乳腺癌瘤株接种于615小鼠,昆明小鼠不接种瘤株,2种模型于接种后第19~29天分别与昆明小鼠同步系统检测生物学特性,然后评价2种小鼠乳腺癌模型的证候属性。②治疗反证:将BCML-TAⅡ99乳腺癌瘤株接种于津白Ⅱ小鼠,然后分为5组。在接种瘤株的同时开始灌喂给药,于接种瘤株后22~32d取样,观测体质量,瘤质量(瘤大),病死率。③预防性治疗反证:津白Ⅱ小鼠分为4组,给药73d,在给药第45天接种BCML-TAⅡ99乳腺癌瘤株。接种瘤株后第40天动物全部死亡。观测体质量、瘤质量(瘤大)、病死率、接种瘤株后生存时间。结果津白Ⅱ小鼠BCML-TAⅡ99乳腺癌模型和615小鼠Ca761乳腺癌模型均有寒证表现,以前者为明显。2种模型虚证表现不明显。结论首次系统评价2种自发性可移植性恶性肿瘤模型的证候属性。2种小鼠乳腺癌模型的证候属性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993.
复方白虎加桂枝汤防治大鼠痛风模型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药对大鼠痛风模型的防治作用。方法 用尿酸盐注入大鼠后肢的内踝关节,制备大鼠痛风模型.观察中药对大鼠痛风模型内踝关节炎症的防治作用。结果 中药组体征好转,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K^+浓度降低,病理显示关节炎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中药对大鼠痛风模型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石榴叶鞣质对高血脂高血糖模型动物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石榴叶鞣质对高脂模型鼠脂代谢的影响 ,以及体外对HMG CoA还原酶的抑制作用。方法 :造大鼠高脂模型 ,以四氧嘧啶诱导高血糖伴高血脂小鼠模型 ,检测TC、TG等生化指标 ;制备大鼠肝微粒体HMG CoA还原酶液 ,测 1min内A34 0nm的变化。结果 :石榴叶鞣质大中剂量 (15 0、75mg kg)对高脂大鼠的TC和TG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大小剂量 (30 0、75mg kg)对高血糖伴高血脂小鼠的TC降低作用明显 ,体外抑制HMG CoA还原酶的最低有效浓度为 1× 10 - 6 g mL ,抑制率 15 16 %。结论 :石榴叶鞣质对高脂模型鼠脂代谢紊乱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体外可较强的抑制HMG CoA还原酶活性。  相似文献   
995.
桂枝茯苓胶囊中有效成分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中苦杏仁苷、芍药苷、丹皮酚等主要的3种成分在大鼠的肠吸收性质,了解中药组方对吸收的作用.方法:运用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桂枝茯苓胶囊内容物的灌流液以及直接溶解有这3种成分的灌流液在肠灌流过程中的浓度变化.结果:苦杏仁苷、芍药苷、丹皮酚分别在19.2~304.8、 18.4~329.5、 7.8~125 μg/mL浓度范围内,吸收量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无高浓度饱和现象,Ka、Kapp值基本保持不变;除丹皮酚外,在pH 5.0至pH 7.4范围内苦杏仁苷、芍药苷的吸收不受pH影响;3成分在各肠段的Ka、Kapp均无明显差异;仅含有上述3成分中一种成分的各个提取物的苦杏仁苷、芍药苷的Ka、Kapp值显著小于由配方药材提取得到的胶囊内容物的相应成分的Ka、Kapp值.结论:桂枝茯苓胶囊中3种有效成分在大鼠小肠主要以被动扩散方式吸收,且3成分无特殊的吸收窗;桂枝茯苓胶囊组方配伍显著增加苦杏仁苷、芍药苷的吸收.  相似文献   
996.
兔颈动脉狭窄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一个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简单、重复性好的方法。方法利用双氧水化学烧灼12只、大白兔颈动脉内膜,并分别在术后3 d、1周、4周行DSA检查,观察颈动脉狭窄模型的动态变化。结果成功获得颈动脉狭窄模型。结论本方法可以建立一种成熟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而且此方法简单、重复性好,有利于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97.
葛根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骨钙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红  黄少华  苏子仁 《新中医》2005,37(2):92-93
目的:观察葛根总黄酮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选取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5组建立去卵巢大鼠的骨质疏松模型,低剂量组予葛根总黄酮水溶液,50mg·kg-1;中剂量组予葛根总黄酮水溶液,100mg·kg-1;高剂量组予葛根总黄酮水溶液,200mg·kg-1;雌激素组予力维爱1.25mg·kg-1;假手术组及模型对照组予蒸馏水灌胃。3月后测定各组大鼠骨重量、骨密度及骨钙含量。结果:葛根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及假手术组、雌激素组大鼠的右股骨重、左股骨骨密度及右股骨骨钙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葛根总黄酮可有效地防治雌性大鼠的骨质疏松,其机理可能与其具有雌激素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概述了“数字人体——人体系统数字学”提出背景,阐述了数字人体与数字化虚拟人的区别;从数字人体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数字人体系统模型与计算方面介绍了数字人体方法体系。作者重点阐述了数字人体理论和数字人体原型和模型;较全面地介绍了数字人体技术及其应用,并简述了数字人体微观研究——量子人体和量子人体中远红外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99.
天津市区甲状腺癌流行状况调查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描述天津市区甲状腺癌的发病状况、流行趋势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统计分析1981年1月~2001年12月市区全部甲状腺癌新发病例数据,描述发病情况并根据有关年份人口数,按年龄、性别、病例诊断时间计算发病率,研究各年份的发病变化状况.结果:天津市区甲状腺癌21年新发病例共1 318例,病理类型构成以乳头状癌最为常见.男性中位发病年龄为55岁,女性为49岁,女性明显早于男性.甲状腺癌男性平均发病率为0.938/10万,女性为2.615/10万,女性高于男性.21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女性的发病增长幅度高于男性.结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较快,提示今后需加强病因学研究和肿瘤相关健康教育并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监测和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000.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frequently walk with excessive internal rotation of the hip. Spastic medial hamstrings or adductors are presumed to contribute to the excessive internal rotation in some patients; however, the capacity of these muscles to produce internal rotation during walking in individuals with cerebral palsy has not been adequately investigat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hip rotation moment arms of the medial hamstrings and adductors in persons who walk with a crouched, internally-rotated gait. Highly accurate computer models of three subjects with cerebral palsy were created from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These subject-specific models wer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joint kinematics obtained from gait analysis to calculate the rotational moment arms of the muscles at body positions corresponding to each subject’s internally-rotated gait. Analysis of the models revealed that the medial hamstrings, adductor brevis, and gracilis had negligible or external rotation moment arms throughout the gait cycle in all three subjects. The adductor longus had an internal rotation moment arm in two of the subjects, but the moment arm was small (<4 mm) in each case.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neither the medial hamstrings nor the adductor brevis, adductor longus, or gracilis are likely to be important contributors to excessive internal rotation of the hip. This suggests that these muscles should not be lengthened to treat excessive internal rotation of the hip and that other factors are more likely to cause internally-rotated gait in th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