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0篇
  免费   520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5篇
临床医学   574篇
内科学   24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29篇
综合类   1620篇
预防医学   304篇
眼科学   4268篇
药学   737篇
  16篇
中国医学   694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363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450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396篇
  2008年   436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437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蔡善君  唐健 《贵州医药》2003,27(8):682-683,F003
目的 探讨单侧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对侧眼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特征。方法 分析34例经ICGA确诊的单眼渗出型AMD患者对侧34只眼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ICGA图像资料。结果 单眼AMD患者对侧眼分别有中晚期后极部簇状强荧光点、强荧光斑、斑片状强弱相间的荧光图像,以及脉络膜灌注不良等几种异常荧光形态。玻璃膜疣在ICGA和FFA上显示强荧光、弱荧少.和正常荧光3种表现;玻璃膜疣在FFA呈强荧光,ICGA一直为弱荧光有18只眼。ICGA中晚期后极部见簇状分布的强荧光点5只眼;中晚期出现1个或多个强荧光斑6只眼;脉络膜灌注不良7只眼。结论 一眼发生渗出型AMD,ICGA检查有助于发现对侧眼是否有病变、病变程度,以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对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55例(69眼)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患者进行视力、屈光度、A/B超、眼底彩色照相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检查。结果43例(78.2%)近视病程超过20年,54眼(78.3%)眼轴超过29mm,44眼(63.8%)出现后巩膜葡萄肿,所有患者屈光度均超过-10D,黄斑出血时8眼(11.6%)可见漆样裂纹,6眼(8.7%)显示视网膜下新生血管(subretinalneovaseularization,SRNV)。出血吸收后19眼(27.5%)可见漆样裂纹,9眼(13.0%)出现SRNV。结论近视病程超过20年、眼轴超过29mm、屈光度超过-10D、有后巩膜葡萄肿的患者容易发生黄斑出血,漆样裂纹与高度近视黄斑出血有密切的关系。高度近视黄斑出血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不伴SRNV的单纯型出血,另一种是伴有SRNV的出血。单纯型黄斑出血预后较好,伴有SRNV的黄斑出血预后差,定期检查眼底及FFA,有助于早期发现SRNV。  相似文献   
103.
将黄斑疾病分为肝肾阴虚、肝郁气滞、湿浊上泛、气血亏虚 4个证型 ,配合复方丹参、血栓通、路路通、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总有效率达 89 6 8% ,治疗前后对数视力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相似文献   
104.
香港理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每日服食少量枸杞子,有助降低出现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几率。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65岁以上者丧失视力的最主要原因,黄斑是位于视网膜后面低度敏感的组织薄膜,当感光细胞老化发生病变时,就会长出脆弱的新血管,这些血管一旦渗血,便可迅速使人丧失中央视力。 理工大学护理学院老年及健康部教授彭雅诗认为,黄斑主要是由玉米黄质(plasma zeaxanthin)组成,这种物质有助于抗氧化,并吸收容易损害眼睛脆弱细胞和组织的蓝光。因此,他们进一步作临床研究,以了解含丰富玉米黄质的中药材枸杞子是否有助降低患老年性黄斑变性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比较脑疝复位天幕裂孔切开与常规去骨瓣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引起脑挫裂伤脑水肿、颅内血肿出现脑疝晚期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 共收治重型脑外伤脑疝晚期患者5 6例,分为2组:脑疝复位组31例;常规手术组2 5例。患者术前GCS计分均为3~5分、双瞳孔散大或有不同程度散大,所有患者都经头颅CT扫描确定脑损伤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存活者随访1a ,脑疝复位组:恢复良好/中残1 0例、重残/长期昏迷7例、死亡1 4例(45 %) ;常规手术组:恢复良好/中残1例、重残/长期昏迷3例、死亡2 1例(84 %) (P <0 .0 5 )。脑疝复位组术后大脑后动脉梗死、应激性溃疡、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P均<0 .0 5 )。结论 脑疝复位天幕裂孔切开治疗重型脑外伤引起脑挫裂伤脑水肿、颅内血肿出现脑疝晚期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去骨瓣手术。  相似文献   
106.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目前全球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发病率不断增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尚无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发病机制、遗传因素、危险因素等方面又有了新的研究,治疗手段也有增加,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中医中药在治疗AMD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并有其独特的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28眼)黄斑裂孔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注气术,术中行剥膜、气液交换、注入C3F8气体。结果:术后6mo随访28眼解剖成功率为86%,视力成功率为78%,两者均与症状持续时间成反比。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注气术为特发性黄斑裂孔提供了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焦永红  段安丽  王京辉  卢炜  魏文斌  刘宁朴  吴晓  张方华 《眼科》2004,13(4):224-226,i001
目的 :针对应用 36 0°视网膜切开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出现黄斑转位的患者 ,分析发生视网膜旋转、黄斑转位的原因 ,并探讨旋转性斜视和复视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2例因视网膜脱离合并严重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眼 ,行松弛性 36 0°视网膜切开术后视网膜复位 ,但发生黄斑转位。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双眼视功能、主客观偏斜和眼位情况、视网膜旋转度数及黄斑移位程度。结果 :病例 1随诊 2 1个月 ,术后 15个月取出硅油 ,视力从眼前光感提高到 0 0 1;病例 2随诊 3个月 ,硅油存留 ,视力从眼前光感提高到 0 0 3。 2例患者均有垂直和水平斜视 ,黄斑旋转 4 0°~ 5 0° ,黄斑移位约 1 5DD(discdi ameter,视盘直径 ) ,均有主观视物偏斜症状。结论 :36 0°视网膜切开术可能造成视网膜旋转、黄斑转位 ,出现旋转性斜视和复视。  相似文献   
109.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对正常眼黄斑结构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OCT)是一种能对活体组织进行断层扫描的成像技术 ,不仅能够根据光的反射特性发现人眼视网膜的各种形态改变 ,而且能对黄斑进行定量测定 ,从而有利于随访和比较。我们利用OCT对正常人黄斑进行活体检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1年  相似文献   
110.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氩激光光凝前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coherenceto mography ,OCT)观测分析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行氩激光光凝视网膜水肿变化。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视网膜水肿行氩 (绿 )激光光凝术 ,格栅状光凝 2 7眼 ,象限性光凝 14眼。光凝前 ,后 3、6个月及 6个月后分别重复同样扫描方式获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应用扫描仪自动测量程序记录黄斑水肿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 13.1个月 ( 7~ 2 9个月 )。 6个月以后失随访 2眼。视力记录为 <0 .1,0 .1~ 0 .3,>0 .4 ;光凝前分别为 6、2 4、11眼 ;光凝后 3、6个月分别为 5、2 5、11眼及 3、2 4、14眼 ;随访终了时分别为 3、2 5、11眼。光凝前、后 3、6个月及 6个月后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平均值分别为 378.2 ,30 1.0 ,2 10 .3和172 .1μm (我院正常值 14 0 μm± 12 μm)。统计学分析视网膜厚度光凝前与 6个月后 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 =2 .0 2 3,P <0 .0 5 ) ,余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能较准确定量测算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可对比观察氩激光光凝前后视网膜厚度变化 ,进而判断糖尿病视网膜黄斑水肿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