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2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0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麻疹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变化与现行疫苗的预防效果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麻疹病毒仅 1个血清型 ,但通过对流行株的血凝 (H)蛋白和核 (N)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 ,至 2 0 0 1年 10月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有关资料确认麻疹病毒有 8个基因组 (A、B、C、D、E、F、G、H) ,共 2 0个基因型。其间H蛋白基因和N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差异达 7% ,而N基因COOH端的 4 5 0个核苷酸的差异在不同型之间 >12 %。中国流行的麻疹病毒主要为H基因组的H1型 ,是一种新的基因型。目前国内外使用的麻疹疫苗皆为A基因型 ,通过交叉中和试验证实 ,现行的麻疹疫苗免疫后的抗体能中和不同基因型的麻疹病毒流行株 ,但中和抗体滴度略低 ,仍可预防麻疹发生。  相似文献   
72.
73.
实施免疫规划是控制乃至消灭疫苗针对的传染病的主要策略。继人类消灭天花后,消灭脊髓灰质炎即将成为现实,世界卫生组织将麻疹列为下一个拟被消除的传染病。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易引起爆发流行。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人感染后产生持久免疫力,人是唯一宿主,且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74.
测定麻疹病毒滴度常用微量板细胞病变法(CPE)或蚀斑法。为简化实验结果判定过程,使实验指标判定更客观,我们在CPE方法基础上建立了微量板酶免疫斑点法(Microplateenzymeimmunospots,MEIS)。该方法通过酶促底物显色和抗原———抗体特异反应,使培养板上感染病毒造成细胞病变的部位形成可见的染色斑点。经肉眼直接观察,以培养板孔底出现特异性染色斑点为病变阳性,计算半数细胞感染浓度(CCID50),免去了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的过程。经测定50批麻疹病毒,MEIS法与CPE法比较,结果CCID50符合率为98.0%(49/50);实验共用800板孔,各孔结果总符合率为99.88%(799/800),敏感性100%(510/510),特异性99.66%(289/290)。本实验方法是敏感、特异的滴定麻疹病毒的新方法,尤其适用于多份病毒的滴定。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 了解皖北地区儿童麻疹病毒IgG、风疹病毒IgG、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IgG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IgG 4种免疫抗体水平.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共采集1 ~16岁儿童手指血清样品5 542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进行上述4种病毒IgG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在调查的5 542份有效样本中,麻疹病毒、风疹病毒、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9%、92.5%、89.4%和94.2%.结论 皖北地区1~16岁儿童麻疹病毒IgG抗体、风疹病毒IgG抗体、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IgG抗体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IgG抗体具有较高水平,形成了较牢固的免疫屏障,对控制上述4种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离并鉴定北京市输入性D9基因型麻疹毒株。方法使用Vero/SLAM细胞,对可疑麻疹输入性病例的咽拭子和尿液标本进行麻疹毒株的分离培养。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麻疹病毒核蛋白(N)基因羧基末端676个核苷酸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并以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构建基因亲缘关系树,进行遗传距离及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该病毒分离株BJCY13026-2和世界卫生组织D9基因型代表株Victoria.AUS(维多利亚.澳大利亚)12.99在基因亲缘性关系树上同属一个分支,核苷酸同源性为95.8%,氨基酸同源性为96%;和其他23个基因型代表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88.1%~95.6%和90.7%~96.7%。和中国大陆目前所使用的麻疹疫苗株沪191相比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1.1%和90.0%;和中国目前流行的麻疹病毒绝对优势本土基因型H1a基因型代表株相比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4%和91.3%。结论该输入性病例的病毒分离株为麻疹病毒D9基因型。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广东省户籍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 2010年,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东省1332名户籍人群进行个案调查和采集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抗体。结果麻疹抗体阳性(≥1:200)率为97.35%,几何平均滴度为1∶1903.8;麻疹抗体保护(≥1:800)率为81.41%。不同性别、职业、城市和农村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和保护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保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20岁、21~30岁和1~2岁人群的保护率相对较低。结论广东省户籍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较高。1~2岁人群和15~30岁人群麻疹抗体保护率较低,应通过及时初种和复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和对15~30岁人群查漏补种等措施提高相应人群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79.
文章介绍了麻疹病毒与耳硬化症之间的关系,认为麻疹病毒应该考虑为自发性耳硬化症的可能病因。  相似文献   
80.
麻疹病毒流行株主要结构蛋白的基因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54年Enders分离到第1株麻疹病毒(MV)以来,在麻疹流行过程中MV发生了基因改变,导致生物学特性的变化。通过对H、N、M、F、L、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可了解地区间流行毒株的基因差异和疫苗的预防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及消除麻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