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2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0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1993~2006年本土麻疹病毒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流行趋势。方法依据全国麻疹实验室网络监测数据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病毒学监测数据库,分析中国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资料。结果1993~2006年,从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分离到748株麻疹病毒,其中743株为H1基因型,1株为H2基因型,1株为A基因型,3株为疫苗相关A基因型。在H1基因型中,684株为H1a基因亚型,50株为H1b基因亚型,9株为H1c基因亚型。从29个省分离到H1a基因亚型(西藏、湖北省未开展),H1b基因亚型只从10个省分离到,H1c基因亚型在1993~1994年从4个省分离到。自2000年以来,H1a基因亚型逐年成为优势流行亚型,并呈上升趋势;H1b基因亚型逐年转为弱势,其传播于2006年被阻断;而H1c基因亚型的流行自1995年已经消失。结论通过对1993~2006年中国29个省流行的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的系统研究,阐明了在麻疹控制和加速控制阶段中国流行的麻疹野病毒的基因变异规律,以及病毒基因型别在地域和年代上的分布,证实H1基因型是中国近14年麻疹病毒流行的绝对优势本土基因型,其中H1a逐渐成为中国近几年流行的绝对优势基因亚型。  相似文献   
62.
聊城市麻疹疑似病例血清学检测和麻疹病毒的基因分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确定麻疹疑似病例的诊断和麻疹病原毒株的基因分型,为麻疹的预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集麻疹疑似病人的血清和病人的咽拭子标本,检测麻疹抗体和分离麻疹病毒.用ELISA法检测麻疹抗体,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病毒悬液中的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N碳末端的核苷酸450个(bp)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基因分型. [结果]从110份麻疹疑似病例中检测出69份麻疹抗体阳性,同时从该69例病人的咽拭子中分离出19株H1基因型麻疹病毒,其中H1a亚型14株,H1b亚型5株. [结论]最近几年我市的麻疹流行是由H1基因型麻疹病毒引起,并且流行株出现了变化.  相似文献   
63.
恒河猴麻疹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恒河猴麻疹病的诊断、治疗及防制方法。方法隔离病猴,采集猴血清,环境消毒,对病死猴进行病理学观察、抗体ELISA和病毒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及治疗。结果病猴被确诊为患猴麻疹,隔离发病猴3只,其中死亡1只,康复2只,未出现麻疹病的进一步扩大流行。采用头孢曲松钠、地塞米松、利巴韦林等治疗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结论预防是控制麻疹病的关键,运输及环境改变是致病的诱因,快速诊断、科学用药和综合防治是减少损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64.
某学院新学员麻疹病毒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分析湖北省麻疹病毒流行株基因型特征。方法 收集湖北省2016-2021年麻疹监测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麻疹病毒核酸检测、分离培养、N基因C末端基因扩增,构建分离株与基因库(GenBank)中麻疹病毒基因型参考株的系统进化树,分析核苷酸同源性和基因型别。结果 从湖北省2016-2021年麻疹监测病例中共获得335株麻疹病毒流行株,其中H1基因型327株(2016-2018年)、B3基因型5株(2019年)、疫苗株A基因型3株(2016年和2021年)。H1基因型麻疹病毒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40%-98.90%,与H1基因型参考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30%-97.80%;B3基因型麻疹病毒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30%-100%,与B3基因型参考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10%-97.60%。结论 2016-2018年湖北省麻疹病毒优势流行株仍为中国本土H1基因型,2019年首次发现B3基因型,2021年仅检测到疫苗株A基因型。需继续加强麻疹病毒基因型监测,及时发现和阻断输入性麻疹传播。  相似文献   
66.
麻疹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多于冬春季节发病。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支气管肺炎,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多不严重,并发细菌感染时病情加重,严重者导致心肺功能衰竭,占麻疹患儿死因的90%以上。为提高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我们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给予患儿精心的护理也是相当重要的。我科对2006~2007年间收治的89例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已设计出代表麻疹病毒(MV)糖蛋白表位的合成肽,以诱生中和抗体和保护性抗体。那些可逃避被动获得的抗全病毒抗体识别的肽,有可能用作“前疫苗”的成分,该疫苗可用于儿童期早期而不必顾及存留的母体抗体。与重组蛋白疫苗不同,表位疫苗可以设计使之适合于随后用常规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合成肽可能只诱生短期免疫,但它们能封闭幼婴中的麻疹易感豁口直至9-15月龄可接种常规减毒活疫苗为止。  相似文献   
68.
中青年人麻疹的观察护理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6):204-205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快的特点,冬春季多见,儿童的发病率较高,近年来统计显示成人患病有增加的趋势。2007吉林省麻疹病例显著增多,截止到3月末,全省共发生麻疹病例数2276例,本科在此期间也收治了68例成人患者,经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69.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和全身皮肤斑丘疹为特征。小儿多见,体弱幼儿并发肺炎。青少年及成人发病率相对升高。给临床诊断带来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0.
ELISA法快速诊断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