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组结梅和功能均类似激素样的物质,由某些细胞分熹珏,经旁分泌或自分熹珏形式作用于靶细胞受体,维持靶细胞的存活、生长或促进增殖、分化,在人体生理过程(如:生长发育)和病理过程(如:创伤愈合、组织修复、肿窟发生和扩散,动脉硬化等)中,许多生长因子各自或协同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是机体重要的抗肿瘤免疫机制之一。作者用干扰素对20例放疗后的NPC(鼻咽癌)患者的ADCC作用进行了探讨。实验中,靶细胞为低分化NPC细胞株(CNE-2),效应细胞为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靶细胞抗体为兔抗CNE-2细胞抗体,用~(51)Cr释放法测定。结果表明经干扰素预孵的效应细胞比未经干扰素预孵的效应细胞的细胞毒平均增加33.5%(P<0.001),表明干扰素有促进ADCC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抗肿瘤免疫核糖核酸诱生细胞毒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人肺癌细胞制备免疫核糖核酸(i-RNA)再用i-RNA致敏家兔诱生细胞毒因子,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其细胞毒因子对L929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用抗肿瘤细胞i-RNA能诱生杀伤作用较强的细胞毒因子。血清稀释1:800时,仍具有50%以上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44.
郝刚  孙天胜 《医学综述》2012,18(4):501-504
间充质干细胞(MSC)广泛存在于胎儿、成人骨髓、脂肪等不同组织中,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祖细胞,且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在组织工程和免疫调节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应用价值。MSC介导的免疫调节主要表现为免疫抑制,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2,发挥对各型免疫细胞非特异性的抗增殖及功能抑制效应。目前,对MSC免疫抑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地诺前列酮、一氧化氮等可溶性细胞因子以及调节性T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靶细胞。现就MSC免疫调节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5.
背景:脂质体是常用的安全的基因载体,然而由于其本身组成及结构的原因,应用和发展受到了限制,其转染效率和治疗效果成为基因治疗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参考因素。目的:回顾脂质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以及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计算机检索1995/201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ALIS全国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以及康健循证医学知识仓库,中英文检索词分别为"脂质体、基因、转染"和"liposome、gene、transfection"。结果与结论:脂质体作为基因载体较病毒载体具有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小,毒性小,容易制备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很多体外及动物体内实验,但由于其转染效率低,靶向性低等缺点使其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所以目前脂质体在基因治疗中的研究热点在于提高脂质体的转染效率,在靶细胞和靶器官达到治疗浓度才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6.
侵袭性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研究恶性肿瘤,探寻其治疗方法,必须明确其侵袭能力。单层细胞侵袭实验(monolayer invasion assay,MIA)是体外研究肿瘤侵袭性的方法之一,因所需材料简单易得而常用。本研究在原单层细胞侵袭实验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对细胞进行HE染色,获得清晰图像。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基因治疗逐步运用到CNS损伤及再生的研究中 ,获得理想的靶细胞是CNS基因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一般认为能用于基因修饰并植入CNS内进行基因治疗的理想靶细胞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容易被修饰、具有表达和分泌转基因产物的能力、具有在体外及移植后在宿主内生存的能力 ,以及基因修饰前已经具有促神经元生长的固有特性等等。目前运用于CNS基因治疗的靶细胞主要是雪旺细胞、成纤维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干细胞和成肌细胞。本文对这些靶细胞本身在中枢神经再生方面的作用、在基因治疗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可塑性研究是最近干细胞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这一类细胞可以跨系统甚至跨胚层分化为三个胚层来源的细胞。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易于导入和表达外源基因,作为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结合使用的靶细胞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49.
50.
趋化因子是一类对不同靶细胞具有趋化效应的细胞因子家族,已发现50余个成员。该家族成员依据其分子N端半胱氨酸的数量及其间隔,可分为CC,CXC,C,CX3C四个亚家族,分别趋化和激活不同类型免疫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