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982篇
  免费   24168篇
  国内免费   13373篇
耳鼻咽喉   4161篇
儿科学   5491篇
妇产科学   3607篇
基础医学   13745篇
口腔科学   3972篇
临床医学   73530篇
内科学   44829篇
皮肤病学   8202篇
神经病学   10843篇
特种医学   137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66篇
外科学   25206篇
综合类   136319篇
预防医学   39154篇
眼科学   7280篇
药学   67376篇
  687篇
中国医学   53740篇
肿瘤学   18076篇
  2024年   3218篇
  2023年   11555篇
  2022年   10628篇
  2021年   13326篇
  2020年   12702篇
  2019年   12808篇
  2018年   6439篇
  2017年   10707篇
  2016年   12373篇
  2015年   13969篇
  2014年   23869篇
  2013年   23575篇
  2012年   29591篇
  2011年   31920篇
  2010年   30147篇
  2009年   29122篇
  2008年   32401篇
  2007年   29788篇
  2006年   27261篇
  2005年   27555篇
  2004年   21904篇
  2003年   21104篇
  2002年   17212篇
  2001年   14866篇
  2000年   11214篇
  1999年   8410篇
  1998年   7501篇
  1997年   6691篇
  1996年   6072篇
  1995年   5220篇
  1994年   4307篇
  1993年   2923篇
  1992年   2274篇
  1991年   2225篇
  1990年   1726篇
  1989年   1704篇
  1988年   670篇
  1987年   538篇
  1986年   433篇
  1985年   275篇
  1984年   125篇
  1983年   56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掌握合川片区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确认实验阳性结果的准确性,以便提高检测质量。方法: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操作。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筛查 HIV 抗体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确认结果的一致性。结果:2011-2014年共采集1918人份疑似艾滋病血清标本,经采用两种 ELISA 筛查试剂阳性或一阴一阳的标本经 WB 确认,阳性1803人份,阳性率为94.0%(1803/1918),不确定为61人份.占被检测标本的3.18%(61/1918),阴性69人份,占被检测标本的3.6%(69/1918)。结论:艾滋病初筛实验结果不完全代表检测样本真实性,必须以确认检测实验报告为准。  相似文献   
32.
摘要:<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69岁,因"寒战、发热、腹痛"于2018年12月15日入院,经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提示,诊断为"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既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10年前行肾移植)、高血压病(Ⅲ级)、2型糖尿病、慢性病性贫血、消化性溃疡,1个月前因缺血性心脏病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治疗。患者入院时使用药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对PCI患者凝血功能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PCI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入院后,两组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以及相关血清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凝血指标PT、APT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相关血清指标HO-1、GF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GF-β1、IGF-1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可有效改善PCI患者凝血功能及相关血清指标,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中国医疗设备》2020,(2):191-192
在生活日益紧张的今天,医疗压力也在不断地变大。我国医疗服务发展正处在从“信息化”向“智慧化”过渡的关键阶段。未来,信息化和智慧医院建设将成为中国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而现实的主要困境是,临床产生巨量的数据资源,但大多为非结构化数据,呈分布式、碎片化特征,数据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医院更因此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与医疗成本。于重症而言,床旁监测设备、患者信息集成度低,大部分靠人工抄写,及时性、准确性低,大部分重症数据中心仍处于空白阶段。飞利浦新型重症技术解决方案不断地投入临床,将会进一步改善重症医护人员日常工作流程,提高效率,降低重症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关护。  相似文献   
35.
发作性睡病是致残性白天睡眠增多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其治疗旨在减少白天睡眠增多和猝倒,改善夜间睡眠紊乱、睡眠瘫痪及与睡眠有关的幻觉。2019年,组胺H3受体拮抗剂替洛利生(Pitolisant)和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索利氨酯(Solriamfetol)分别在欧盟和美国上市,前者具有促醒和抗猝倒作用,后者也有促醒作用,且戒断症状和滥用的发生率更低。目前,控释型羟丁酸钠(FT218)、低钠型羟丁酸盐(JZP-258)、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瑞波西汀,又称AXS-12)以及莫达非尼联合氟卡尼制剂(THN102)等药物仍在开发和测试中,均可作为治疗发作性睡病相关白天睡眠增多和猝倒的潜在药物。本文重点介绍这些最近研发的发作性睡病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联合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性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8月-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脾肾阳虚、水瘀互结型糖尿病肾病性水肿患者中选取66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抽签法分成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丸联合真武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7%(32/33),较对照组的81.82%(27/33)要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面浮肢肿、畏寒、腰膝酸痛、便溏方面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联合真武汤治疗脾肾阳虚、水瘀互结型糖尿病肾病性水肿效果显著,可快速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分析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的胃肠功能和C反应蛋白所造成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乃是我院肝胆外科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2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平均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13.6±3.5)小时、肛门排气时间(16.5±2.7)小时以及排便时间(25.7±3.3)小时,均明显少于开腹式手术组患者(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5%)明显低于开腹式手术组患者(25.80%)(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为(10.4±2.5)mg/L,少于开腹式手术组患者(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促使患者的胃肠功能在术后更快的恢复,提高患者的C反应蛋白,从而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心肌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患儿、心肌酶检测、血生化分析及常规药物静脉输液治疗,收集患儿各检查项目的数据资料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本组80例患儿经临床治疗均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临床治愈率100%。患儿中,63例(78.75%)发热,25例(31.25%)电解质紊乱,37例(46.25%)不同程度脱水。2患儿心肌损害同腹泻和发热存在相关性(P<0.05),但同腹泻、发热程度无相关性(P>0.05),与患儿电解质紊乱、脱水症状也无相关性(P>0.05);3患儿心肌酶谱检测指标中,HBHD、CK-MB、治疗后数值明显下降,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CK、LDH与治疗前相比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因轮状病毒性肠炎诱发心肌损伤的概率较高,为防止病情发展,临床治疗需坚持早诊早治原则,注重检查心肌酶谱,以保证患儿心肌健康。  相似文献   
40.
<正>牙源性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odontogenic carcinoma,CCOC)是一种十分少见的牙源性恶性肿瘤,2005年WHO牙源性肿瘤新分型认为,该病是以透明细胞为主的上皮性肿瘤,是一种以空泡状或透明细胞岛和团块为特点的牙源性恶性肿瘤。迄今为止,关于该病的报告约75例~([1])。笔者搜集了1例牙源性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现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