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5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15篇
内科学   18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179篇
综合类   679篇
预防医学   42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19篇
  5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骨质疏松是临床常见骨科疾病,全身均可发病,是由于增龄和体内激素水平降低引起的骨组织结构异常和/或骨量降低、易出现骨折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大部分病人没有症状,少部分病人表现为骨痛或身材变矮,甚至发生骨折,若病变累及肌肉和神经,可引起呼吸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容易患骨质疏松症,也会增加骨折的风险。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既要避免长期高血糖对骨骼的不利影响,又要防止低血糖引起的跌倒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92.
目的 了解老年脑卒中患者害怕跌倒(fear of falling,FOF)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害怕跌倒单条目问题和修正版跌倒效能量表(modified falls efficacy scale,MFES)分别测量17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的FOF发生率和FOF程度,并应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 up and gotest,TUGT)测量其平衡力和移动能力.结果 老年脑卒中患者FOF发生率为39.4%,FOF老年患者的跌倒效能得分低于非FOF老年患者[(78.21±21.88) vs (116.15±10.1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衡力受损、移动能力低下和近6m内跌倒史是发生FOF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三个因素可以解释总变量的56.6%.结论 FOF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较常见,平衡力低下、移动能力受损和近6m内跌倒史是害怕跌倒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对FOF老年脑卒中患者给予运动锻炼和跌倒预防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干预,以改善其害怕跌倒心理.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14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肌功能减退发生情况,分析其与跌倒风险发生的相关性,找出跌倒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握力计和6米步行测验测量肌功能减退情况,应用多频体成分测量仪测评患者的肌肉量,用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评估跌倒风险,同时收集患者人口社会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63例(48.46%)发生肌力减弱,58例(44.62%)发生活动能力低下;106例(73.6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跌倒风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力减弱(F=5.403,P=0.005)和活动能力低下(F=10.961,P<0.001)均可增加跌倒风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P<0.001)、性别(P=0.015)、超重(P=0.030)、合并周围神经病变(P=0.023)和外周血管病变(P=0.014)是导致患者跌倒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肌功能减退、超重、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可引起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风险增高,临床应做到早筛查,积极干预,从而最大程度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常累及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典型症状为肢体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1-2]。DPN患者常存在躯体感觉输入减少及运动表现减弱等问题,导致其在进行转移、步行等日常功能性活动时难以维持身体平衡,甚至在睁眼的情况下也可能跌倒[3]。平衡功能障碍是导致患者跌倒、骨折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4]。DPN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未阐明,临床治疗上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中医则采用辨证论治,但目前尚无公认的特效治疗方法[5]。本研究旨在探讨虚拟运动游戏对DPN患者静、动态平衡和跌倒风险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结合案例分享宣教方式在老年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防跌倒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情景模拟结合案例分享的方法进行防跌倒宣教,比较两组患者跌倒情况、宣教效果,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老年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10.0%,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防跌倒知识知晓率、防跌倒意识、防跌倒措施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采取情景模拟结合案例分享的宣教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防跌倒意识,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7.
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对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的作用。方法建立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制定跌倒专项管理制度、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建立跌倒监控管理体系、护理人员培训机制等,并在全院78个护理单元实施,对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进行调查,每季度对临床各科室进行预防跌倒质量控制1次。结果78个科室实施预防跌倒管理模式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下降,跌倒质控总分提高。结论预防跌倒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患者跌倒风险评估的准确性,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索社区老年人双重任务行走步态参数与过去一年跌倒史的关系。方法方便抽取135名社区老年人,根据过去一年有无跌倒史分为跌倒组(23名)与未跌倒组(112名)。运用问卷和便携式步态分析仪分别采集老年人一般信息、健康资料与10m双重任务行走步态参数。结果两组居住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及TUG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单脚支撑时间、单脚支撑时间/双脚支撑时间、步幅持续时间、周期时间、地面冲击、落脚强度、离地时脚的角度、速度与步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双重任务行走时步态性能较差的社区老年人易发生跌倒。政府应加强公共活动场所的安全基础建设,鼓励老年人加强腿部肌肉锻炼和双重任务训练;医务人员应重视对老年患者步态的评估和功能锻炼,提高老年人行走能力,以预防跌倒发生。  相似文献   
99.
陈建平  杨航 《广东医学》2016,(Z1):178-179
目的:探讨住院的老年精神科患者的跌倒风险,从而在医疗及护理方面提供干预对策。方法对跌倒的42例老年精神科患者的具体情况与同时期未发生跌倒的42例患者的信息进行对照分析,包括跌倒时状况、服药情况及合并症等,了解跌倒风险因素。结果发生跌倒的42例中,男17例,女25例;年龄60~90岁,平均(75.9±8.1)岁,比同时期无跌倒老年患者年龄稍大;跌倒发生时间主要在非正常班上(80.96%),其中又以下夜及清早多见(38.1%)。行动不便跌倒有28例(66.7%),患者精神行为异常如躁动等导致跌伤8例(19.0%)。大部分患者均使用了抗精神病药物及镇静类药物,但跌倒患者与未跌倒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跌倒患者使用药物种数少于未跌倒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精神科患者行动不便、精神症状控制不好、年龄增大是增加跌倒的主要风险因素;在住院期间,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及镇静类药物未增加患者的跌倒风险,加强护理及照料干预有利于减少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分析影响社区老年人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南宁市某社区1 222名老年人(年龄≥60岁)进行调查,分析其发生跌倒的情况,对可能影响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222名老年人中,在1年内有363例发生1次跌倒(29.8%),男性跌倒的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生活自理是社区老年人跌倒的保护因素(P<0.05),高龄、心功能不全、骨折脱臼、晕厥、痴呆、卒中、帕金森病是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针对相关危险因素予以相应的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